为女儿,再一次成为《风流一代》的作者

2018-01-22 18:06李占梅
风流一代·青春 2017年7期
关键词:铅字营业员风流

李占梅

1991年,高考落榜的我,像一只凄惶的小鸟飞离家乡,来到天津大邱庄——一个刚刚兴起的小镇打工。小镇经济发达,民风淳朴,但是文化娱乐设施几乎没有。每到发工资的日子,同宿舍的姐妹们除了进食品城,就是服装店,我只有趴在宿舍的床铺上翻看从老家带来的几本历史书。偶然的一个机会,我去邮局给父母寄信,看见旁边的窗口售卖杂志,阳光下,那些报刊格外惹眼。我慢慢走过去,心里竟有些异样的激动,好像见到了久别的家人。

我爱不释手地翻看着杂志,直到营业员问我:“你到底买不买?”我才缓过神,原来我已经翻看老半天了。我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都要寄给父母,自己所剩的钱不多,于是我挑了一本最便宜的《风流一代》。

从那以后,每个月初我都像被施了魔法一样走向邮局。有时杂志没到,我就一天两次往那跑,生怕错过时间,有限的几本杂志再被别人抢走。日子久了,营业员姐姐和我熟悉起来,每个月她会悄悄地帮我留一本。

我是个自尊又自卑的女人,这样的人注定了要活在梦幻世界的边缘,《风流一代》便成为我的好友,成为我驱散孤独的伙伴。宿舍的姐妹们见我看得入迷,也抢着看,每每一本《风流一代》杂志再传回到我手上时,不是毛了边,就是少了页。

看得多了,我渐渐有了想法,打工的酸甜苦辣不时在心里冒出来,我开始尝试着写下来。没多久我所在的集团成立了第一份内部刊物,我把我写的东西交给办公室赵主任看,就这样,我成了集团内刊的第一批撰稿人。赵主任是上世纪70年代末的大学生,他把我们一大群爱好文字的年轻人召集在一起,让我们把自己经常看的书拿出来,大家互相交流,分享看书和写作的经验。我没有别的书籍,只拿了一摞《风流一代》杂志,心里有些忐忑。到那一看,有一个大男孩也是抱了好多杂志,竟然也是《风流一代》,只不过要比我多好多。看见我手里的杂志,他多看了我几眼,悄悄向赵主任打听了我工作的部门(这是我后来才知道的),之后每個月他都早早去邮局买两本《风流一代》,一本送给我,一本自己留下。

没多久,他成了我男朋友,姐妹们笑我:“一本杂志就把你收买了。”她们哪里知道,打工的日子虽苦虽累,杂志里青春励志的故事给了我好多鼓励和安慰,而他能懂我就是最好的爱啊。

在赵主任和男友的鼓励下,我试着把自己的作品投给了《风流一代》。无数次的退稿信后,我终于尝到了文字变成铅字的喜悦。虽然只是一篇一千多字的小稿,也足够我振奋的。为了这份幸福,我努力着。可是结了婚后,有了孩子,我便全力投入了柴米油盐、带娃养娃的生活,慢慢忘了写作这回事。

那日清扫家具,竟从柜底翻出了旧日发表文章的粘贴本,小女儿不相信似的读了一遍又一遍,连连说:“妈妈,你好伟大哦,我要让我的同学们都知道我有一个会写文章的妈妈。”我苦笑了一下,合起粘贴本说:“都过去了,妈老了,就看你的了。”女儿歪着头看了我好大一会,说:“妈妈,你老吗?以后我不要零花钱了,攒起来,你也像电视里的阿姨那样把头发烫了,就不显老了。”不谙世事的女儿不懂得人老有时只是一种心态。晚上,我看到她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向妈妈一样爱学习……”那一刻我欲语无声,说不清心中的感受。我感到作为一个母亲,不仅是给孩子一个衣食无忧的家,更多的应是营造一种氛围,一种不能泯灭的希望。

我翻出粘贴本下面仅存的几本《风流一代》杂志和杂志上我唯一一次变成铅字的名字,竟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二十多年过去了,迷失的孩子想要回家了,《风流一代》,您不会拒绝我吧?我知道女儿殷殷的期盼就是我最大的安慰和支撑。夜已深,人初静,钟表在细细地走动,女儿也甜甜地入睡,我轻身下地,静气凝神,走到书桌前,打开了电脑……endprint

猜你喜欢
铅字营业员风流
轮上风流载春秋
鸡冠花
芳华不再亦风流
取款有术
回报
中魔法的铅字
一下
爱的表白
变成“铅字”的文章
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