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伽丹
摘要:高职“经济学基础”理论性强、抽象、包含一定的数理知识,相对于高职学生薄弱的文化基础和理解能力,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较差。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基础”课程通过借鉴推行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辅之以在其他方面的改革措施,提升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经济学意识。
关键词: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30.073
《经济学基础》是高职院校金融、贸易、电商、会计、物流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大多数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基础》课程源自本科学校的《西方经济学》课程,只是在难度和广度上有所降低,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过于强调经济理论的讲解,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推导、公式记忆和图形描绘等,忽略了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等。笔者自2013年以来一直承担该课程的教学工作,根据我校目前的教学现状,提出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教学改革方案,并已将其应用于一轮教学中。
1高职院校经济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经济学课程知识点多且抽象、理论性强,与学生接受能力不相适应
《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其中有很多的公式、数学证明、图形图表以及经济理论的推导,对学生的数学推理、逻辑思维、理解和思辨能力要求较高。这门课程的高要求与绝大部分高职学生的水平是有差距的,一方面,高职学生普遍数学基础较差,而且,学习经济学要求有一定的微积分知识,但是《经济学基础》这门课通常会被安排在大一上学期,与高等数学同时讲授,这显然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另一方面,经济学课程起源于西方,运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再加上它偏重于理论分析,内容涉及面广、抽象,而且每一个结论的成立都包含一定的前提假设条件,学生理解起来有相当大的困难。
1.2教学过程僵化,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环节缺乏
在《经济学基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形式,教师采用PPT讲课,学生就在下边听着,且教学中只注重理论公式和模型的推导,交流探讨互动非常少。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经济学理论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培养,使学生感到晦涩难懂,枯燥乏味,并使学生只会死记硬背,孤立、僵硬地掌握经济学知识,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另外,在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很少,学生学习后只记住了几个概念、会做几道题,这与高职培养应用型职业人才的目标不符。
1.3课时安排不足,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全面掌握知识
《经济学基础》的课程内容包括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本科院校类似内容都是安排在两学期内讲完,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只安排给学生两年的文化课学习时间,因此不得不将这门课的讲授时间压缩在一学期内,而且一学期的总课时数基本上都低于能将微、宏观基本知识讲得比较全面所要求的70课时,像我校至多安排56课时,有的学校甚至只安排48课时。这么少的课时使得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而不得不匆匆完成教学任务,大大降低了教学质量,学生对讲授的知识也不能充分理解和消化,由于课程的连贯性,如果前一章的知识没有理解势必影响下一章的学习,久而久之,学生就对经济学失去了兴趣,最终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1.4缺乏真正适合高职阶段经济学教学的教材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所采用的《经济学基础》教材基本沿用本科院校《西方经济学》的架构体系,内容的理论性、技术性很强,有很多抽象理论、公式推导、图形分析等,前者只是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取舍和压缩,这样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理解的难度;保留的部分也未针对高职学生薄弱的文化基础和较贫乏的知识储备进行改写,这使得学生产生畏难、厌学情绪,学习的积极性大为降低。
1.5考核方式比较单一
大多数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的考核是采用平时分加期末分加权平均来得到的,平时分和期末分的占比设置比较随意。平时分就是通过学生的出勤率和作业来给定,依据很简单。期末分则通过期末考试来给出,期末考试往往采用闭卷考试,教师会将题型和考试重点划给学生,学生只要临时抱佛脚,卷面分都会很高,平时不学习也没关系,这就使学生失去了平时学习的动力;考试题型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计算题为主,这些题目侧重考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但却忽视了对学生应用经济学理论和思维解释现实问题的能力的考察。除此之外,整个考核中还缺乏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察。
2《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思路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基本任务是向学生讲授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更準确地说,高职阶段经济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传授给学生一种经济学的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看问题,而不是学习一定量的经济数理分析。《经济学基础》内容庞杂,理论各异,鉴于高职教学有限的课时数,是不可能对其逐一讲解,而且这样做也会使初次接触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学生觉得杂乱无头绪、摸不着头脑。因此,高职层次的经济学教学应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选择那些最实用且必须掌握的内容进行讲授,又要照顾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发展需求。另外,通过前几年的《经济学基础》教学,笔者认为这门课的教学迫切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这项基本任务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思路,通过设计“任务”、创设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通过这项教改,我们期望学生:一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二是掌握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endprint
3《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的是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的由白霞、王静主编的《经济学基础》教材。该教材是高职高专教材,并且是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改思路编写的。我们按照这本教材,将课程分解为12个项目(见表1),每个项目包含了项目介绍、项目实施、项目小结、项目
练习等环节(以项目三为例,见表2)。下面以项目三为例来说明对每个项目的教学过程。在这个流程中,我们首先介绍一下该项目的主要知识点,接着通过案例导入,提振学生的兴趣,将学生引入事先设定的情境中思考,比如项目三中对iPhone4抢购事例的介绍把学生带入对消费者行为的思考,“是什么导致消费者争先恐后购买苹果手机?”,从而引导学生逐步总结出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然后,进入到项目的实施阶段,项目三中主要讲授两小节内容——“基数效用分析”和“序数效用分析”,在简单地提出“基数效用分析”的概念后,教师提出学生学习这一小节内容需达到的任务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实质就是学生要完成的“任务”。随后,展开教学。之后的知识拓展部分主要留给学生去看,教师上课只稍微提一下。在每个项目的倒数第二步,由教师总结该项目的知识点,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包括每个项目最后的案例分析)。
为了配合“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改革,我们还在《经济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作业和课程考核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在教学内容方面,鉴于我校高职学生有限的学习时间和文化基础,我们不像有的学校那样另选教材作为补充读物,而是以选用的这本清华版高职高专教材为基础讲课。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经济学的兴趣,我们在讲授教材的同时在课上评讲一些国内外经济方面的新闻、评论或报道,或推荐学生课后去阅读这些消息,以培养学生分析经济热点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方法方面,我们以案例教学法为主,辅之以其他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理论性很强,如果只是填鸭式的灌输,就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联系实际,尽可能结合一些贴近日常生活、浅显易懂的案例和事实。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生活实践、调研过程中积累一手资料,也可以通过报刊、媒体评论和网络等方式收集相应的教学案例。在课堂上,教师将这些案例穿插到经济学知识点的讲授中,化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可感的内容,将枯燥乏味的图表、公式等化为生动有趣的事件,使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例如在讲机会成本的概念时,可以让学生列举讨论上学期间上网玩游戏、谈恋爱、喝酒、玩牌的机会成本,让学生对机会成本有一个最直接的感性理解;在讲商品的均衡价值及其决定时,列举了房价波动和家电产品价格波动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另外,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应用,给案例教学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在备课时下载了多种经济类的视频节目,选取有代表性的在课间进行播放。比如央视的《经济信息联播》和《经济半小时》就是很好的教学案例。
在讲授有关章节时,我们还采用了现场教学法。例如,我们在讲“市场分析”这部分时,带领学生去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以及房交会现场,让学生亲身体验各种类型的市场,了解各个市场的竞争和垄断程度、产品差异性、信息完全程度等。在这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机会,进一步使学生直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参观的现场要根据课程内容或某个经济问题,讲解相关理论和经济知识。现场讲解可以由教师讲解,也可以由企业或经济部门的相关人员讲解。
我们采用的第三种教学方法是通过向学生布置活动型作业来进行反馈式的教学。例如,我们在讲微观经济学的第一章供求定理时,就给学生布置一项小组作业,调查学校周边各类饭店、小吃店的价格,并解释一下远离城区的学校周边饭菜价格比较贵的原因。学生分成4、5人一组,每个小组通过分工实地走访学校周边的饭馆调查,然后小组成员间讨论得出结论,最后让各小组把调查的过程和结论做成PPT在课堂上汇报。教师则通过点评学生的PPT演示,进一步做出精炼的总结,引导学生最终形成对经济理论的概括理解。学生通过此类活动型作业,自主研究和分析,锻炼了运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的能力。教师则通过让学生完成此类作业,引入了实践教学环节,体现了高职的教学特色。
在课后作业方面,我们主要加强了案例题和活动性作业这两方面的内容,大幅度减少了计算题。笔者前面提到高职阶段经济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给学生一种经济学的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用经济学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不是进行高深的经济数理分析,因此大可不必掌握很多经济学的计算,如果有,也仅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得经济学的意识。为了配合案例教学,我们在下一次课前布置给学生课上即将要讲的案例去阅读,这样我们在下次课上就可以快速地提及这些案例,然后从中引出相关的知识点。除此之外,我们还在每一章结束后,给学生布置包含案例题的作业,以检验学生掌握该章中所学知识的程度。另一方面,正如上节所提到的,我们在一学期中布置一次活动型作业(通常是一次小調查)来培养学生自主研究与分析的能力。
在课程考核方面,我们主要的改革措施有三点:加强过程的考核,加入对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提高期末考试题型中主观题的比例。为了改变学生平时不听课、到了期末就靠死记硬背混过考试的习惯,我们加大了对学习过程的考核:1.在总的评分体系中加入课堂表现一项,采用加扣分制,认真听讲、积极回答提问的在计算总评成绩时最高加5分,上课经常睡觉、讲话或玩手机的最高扣5分(见表3);2.作为对实践环节的考查,在总评成绩中,活动型作业的分数将占20分,具体评分标准是任务完成的程度与质量(调研活动成果汇报展示)、小组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等;3.在期末考试中削减客观题和计算题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知识应用型主观题的比例。增加的主观题主要是案例分析题,这些题目不设标准答案,学生答题时只要做到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分析案例内容,自圆其说即可得分。通过这些改革,意在提高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endprint
4教学改革效果
在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市场营销班学生中进行的基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给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划分成项目和任务,加上减少数理推导和大量使用案例,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对于这门课的恐惧心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上课注意力,经济学的意识逐渐在他们头脑中建立。在活动型作业中,学生们积极投入调查,开动脑筋踊跃参与讨论,这一点在他们的PPT汇报中可以看出来。
(2)教學成绩总体合理。将上课情况记入总评成绩,起到了约束学生、促进他们上课态度转变的作用,这点从平时分和加扣分的得分情况可以显示出来(平时分的平均得分为21.5分,平均加扣分为+1分)。在期末成绩方面,从成绩分布看,与上轮“经济学基础”教学相比,中等成绩(70~80分)的学生人数有所增加,优秀的(80分以上)略有减少,不及格人数持平,总体分布更趋向于正态分布。考虑到主观题的大量运用,这种成绩的分布还是合理的,灵活主观题的运用并未明显增加学生答题的难度,说明案例教学促进了学生经济学意识的培养。
当然,我们注意到这次教改积极的效果在女生中体现较为明显,对男生的推动作用并不大,这可能还是源于男生一贯的懒散敷衍的学习态度。第二,起初学生学习的兴趣还是被激发起来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学理论知识框架的复杂化、各个“项目”结构的重复,学生的兴趣就逐渐消退,注意力急剧下降,说明这些95后的学生还只是被教改所带来的新鲜感所吸引。这些情况要求我们《经济学基础》的教师需持续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设计,以对这些方面做出应变,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俞健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思路探讨[J].知识经济,2017,(05):166168.
[2]杨小兰,章文芳. 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决策与信息,2015,(11):97.
[3]华亿迪.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
[4]张琼.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 经营管理者,2016,(15):410.
[5]夏超.关于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考——兼以消费者均衡理论为例[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32):294295.
[6]申益美.基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高职《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设计[J].当代职业教育,2012,(07):4344.
[7]文良. 对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115116.
[8]蔡璐.对高职高专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探索[J].时代金融,2015,(11):282283.
[9]杨付红.高职高专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改革探讨[J]. 新校园旬刊,2016,(01) :105105.
[10]米海真.浅析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04) :2332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