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中小学劳动课的理论和现实分析

2018-01-22 00:30朱云娟
文理导航 2018年1期
关键词:劳动课马克思劳动

朱云娟

【摘 要】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严重缺乏劳动教育,本文从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是人的本质、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等理论方面,同时从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匮乏与教育发展不相称的现实方面,论证了恢复中小学劳动课的理论和现实的必要性。

【关键词】恢复中小学劳动课的必要性;理论论证;现实论证

功利性应试教育导致素质教育扭曲,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受到较大削弱,忽视对学生的生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劳动习惯的养成,忽视劳动对教育的作用,劳动和教育是分离的。在中小学中恢复劳动课程已经刻不容缓。

一、恢复中小学的劳动课的理论分析

(一)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思想中关于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

1.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和实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根本特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一个著名论断。“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式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里说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和“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指的就是人的劳动和实践,劳动是人类产生的根源,人来自动物但从动物种类中脱颖而出成为社会性的人,是因为劳动。恩格斯也曾经说“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是自然界改变;而人则通过他所做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生存的基础,劳动是人发展的动力,劳动还是人的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形式。

2.马克思主义视角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在人的本质认识基础上又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即知识同实践相结合。马克思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劳动的一种方法,更是造就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列宁指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无论是脱离生产劳动的教学和教育,或是没有同时进行的教学和教育的生产劳动,都不能达到现代技术水平和科学知识现状所要求的高度。”。在马克思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上,我国对马克思理论进行了中国特色的发展,相继提出了各个时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理论同中国的时代实际情况相结合,提出培育“新人”(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把教育方针必须落实到劳动中,把是否参与工农民众相结合作为评价当时青年的一个标准;邓小平同志提出培育“四有”新人,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和方法上也要不断创新;江泽民同志也提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强调公民应该“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一项基本措施”。

3.恢复中小学劳动课的价值取向与发展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表现、落实途径等做了详细阐释。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时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六大素养。其中的社会参与强调的是实践创新,培养劳动意识、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主动参加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具有通过诚实合法劳动创造成功生活的意识和行动等。因此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能把劳动课纳入基本课程科目中是顺应发展核心素养的趋势,两者的价值取向都是要是要培养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正确劳动意识,形成劳动的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中小学的劳动课的现实情况分析

1.中小学的劳动教育匮乏的现状是亟待解决的一个教育问题

劳动教育的匮乏。“学而优则仕”的功利性应试教育严重影响整个民族的创新精神的培育,学校、家庭和学生追求高分数,教师、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对劳动教育只停留在理论上和表面上的承认,没有在实际上真正重视劳动对教育的作用。学校已经多年取消劳动课,在低年级的课表里有活动课,活动课的内容没有明确,活动课经常被语文课数学课占用,或者用来补上其他课程;为了高分家长放弃让孩子参与劳动,参与实践,孩子连起码的家务活动都不需要参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物质的更丰富,但拜金主义,一夜暴富的心态,娱乐明星不正常的高薪酬,社会对劳动、劳动者的尊重降低,影响整个民族的教育质量。学校劳动教育硬件匮乏,缺乏专业的劳动课师资、场地和经费,教材不统一不规划等问题。吉林通化市教科所曾对全市中小学劳动技术教育调查,发现学校的劳动技术课老师都不是有能力有专长的人,而是些老弱病残差的人被安排教劳技课,还被抽调做其他事,而且唯独劳技课从来不进行师资培训,劳动场地、基地只有50%农村学校建立了,城市学校只有5%建立了。

2.恢复中小学劳动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的一个有效的解決方法。在中小学中恢复劳动课程,能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劳动素养,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使他们明白“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精神,为他们终身发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是实现核心素养的一个必要的方式。

综上所述,恢复现时代的中小学劳动课程在理论上的论证是充足的,现实需求野兽紧迫的,让劳动课程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发挥实践和教育功效,让学生在劳动中认识真实的世界,让教育和劳动结合起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和支持这项改革。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517页

[3]《列宁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461-

463)

[4]《人民日报》,1994年6月20日

[5]陈志尚.《人学原理》,北京出版社

[6]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7]高清海.《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6页,人民出版社,1979endprint

猜你喜欢
劳动课马克思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我们期待孩子做出怎样的饭
小学生农场摘菜捡鸡蛋上劳动课
重庆小学生劳动课上捉泥鳅
最有思想的句子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太闲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