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宪有
朗读,是一种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造性的活动,是一种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在各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老师大多是通过朗读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文本内容,进入文字所创造的情境,体会文学作品中的情感。这种方式其实自古便成渊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说的就是朗读的意义。但是,随着现代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学环境的不断优化,课堂上的教学方式也不断丰富,朗读教学这种较为传统的方式逐渐开始显现出一些问题,对于语文课堂教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重讲轻读,朗读时间不足。在素质教育的积极发展响应下,大部分教学课堂的教学形式日益丰富,老师们似乎一直忙于各种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内容的丰富与拓展,对于传统的这种朗读教学日益忽视,朗读教学被简单片面地定义为死板的教学方式,不再被提倡并运用,更多的本属于朗读的时间,被转移为文本分析、课堂讲解、课件浏览等形式,课堂朗读时间大量减少,甚至部分课堂上就完全被取代了。
朗读教学固然是一个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朗读本身的意义却从未过时。朗读就是一个需要反复思考体味的过程,他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学素养,一篇文章、一首诗歌,读和看,读一遍和读几遍之间都是不同的。很多时候,靠浏览的阅读,我们可能往往会忽视一些文章的细节,进而难以真正领会到作者的神思匠心,但多朗读几遍,很多我们忽视的细节串联起来可能就能帮助我们理解其中的情感与深义,这种领悟往往比强硬的解释和灌输来得更加自然,有感染力。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意义,不要简单地摒弃它,而是加以改善,更好地利用它,让朗读也与时俱进,更富有现代性的张力。
2.朗读目的不明确,朗读形式不当。相比较一些教师完全忽略了朗读的必要性,还有一些老师可能是因为对朗读教学的认知存在偏差,多以齐读、自由朗读、学生范读这些形式进行指导教学,没有结合不同语文内容教学的差异性,一概而論,毫无创新可言。我们必须明确的是,“朗读”不等于“读”,不是只把课文大声读出来、快速读完就可以了,这种如同“和尚念经”的做法,忽视了朗读的规范性,并不能达到朗读所期待的理想效果。朗读是要讲求节奏感和情感性的,不同的文章内容,也有不同的朗读讲究,“快读”“唱读”这种不规范的朗读形式,都应该及早进行调整,以免适得其反。
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还喜欢找一些名家的朗读音频用作示范教学,这种教学形式同样存在一定问题。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篇文章对于不同的人,或许本身就有不同的理解。让学生去刻意地模仿名家的朗读方式,从某种角度而言也局限了学生对于朗读的认知以及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朗读品质难以提高。
针对不同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不同的策略调整,以期达到语文朗读教学的效果最大化。
1.针对诗歌进行艺术性朗读。诗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且富有韵律,兼具色彩美、音乐美等多重特点,是最适合朗读的文体之一,无论是现代诗歌还是古代诗歌,都能给读者带来丰富的想象空间,其朗读的形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特征。因此,在进行诗歌的指导教学时,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做到正确的停顿、注意语气的轻重缓急。一般朗读时的规律是“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同时朗读的停顿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正确的停顿也体现出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和把握。
2.针对散文进行情境性朗读。散文是一种以抒情或记叙为主的图文并茂的文学形式,是作者表现主体意识和情感的载体,意蕴更加深邃,素有“美文”之称,在我们的中小学课本中占有重要地位。散文虽然也带有一定的记叙性,但它也并不像小说和戏剧那样具有丰富的情节故事性,因此,在针对散文的朗读教学时,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营造符合文章内容的环境和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能够充分感受到散文之美。
3.针对戏剧进行角色性朗读。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单纯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戏剧单纯指的就是剧本。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大多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到戏剧,一定程度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其实对于语文教学而言是有很大益处的,因此,也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更多的考验。结合戏剧表演本身的特点,戏剧中大量的人物对白都需要学生通过朗读去感受,去体会,进而感受到戏剧本身的冲突与张力,体会丰富的戏剧情节。(作者单位: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教育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