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廉+于建新
秋日的朔州儿女山,夺人目光的不仅有天高云淡和层林尽染的景色,更有散布在沟壑间的藜麦的绚烂与火红,它引来镜头的聚焦和无数目光的眷顾,这是山西省朔城区利民镇郭家窑一带的新景象。
近期,我们在利民镇的村庄走访,重点对藜麦种植与市场效应进行采写,获得体验与感悟是:中国传统种植业转型为现代农业的模式,经历着从顶层设计的理论到乡村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触及到种植与市场两个基点,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朔州晋西北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晋西北公司)凸显。这个公司作为二者链接的中介,率先在朔州儿女山区示范推广藜麦种植,使这一地区的种植业从结构、发展和激发农民参与改革实践的积极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真正实现种植订单化,产品市场化,种植结构改变,农民收入增加,公司得到发展,社会市场效益明显,展示出中国农村绿色发展和供给侧改革的无限活力,以郭家窑为中心的藜麦种植扩散效应,是晋北广大农村由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转型的一个缩影,也成为原始耕种文化向现代耕种文化的过渡。
儿女山地处朔城区西部山区,距市区35公里。朔城区利民镇所辖的40个村庄就分布在这里。该镇地处温带,平均海拔1300米,无霜期110天,全镇以莜麦、土豆、大豆、豌豆、胡麻等高寒作物種植为主,靠天吃饭,遇上好年景时,投入产出基本平衡,略有节余。反之,入不敷出。如此致使青壮年劳力更集中向城镇流动,由老弱群体支撑的种植业固步自封,停留在原始生产状态下,与富裕地区的收入悬殊愈来愈大。让更多的山庄脱贫,让农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增收,成为绿色发展的当务之举。
种啥,农民说了算
郭家窑隶属利民镇管辖,在镇西10里处,依山而居。全村共有113户,330余人,常住人口为23户,45口人,有耕地2300多亩,以种植业为主,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00多元。当种植业领域的革命浪潮席卷中国乡村时,晋西北公司与郭家窑联手,成为这场风暴中的弄潮儿。以郭家窑为示范,先行尝试,2015年从山西静乐县引进了新经济作物藜麦籽种,试种了100亩。晋西北公司的当家人——从郭家窑村走出去的企业家郭宝,主动为家乡父老架“桥”,将新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技术延伸到地头。又以营销为手段,让山乡走向外界、产品走向市场。这一年,藜麦均产300多斤,他们将归仓的藜麦精加工和包装后,以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做了宣传。村民们暗地里算了一笔账,种藜麦的收入能高出传统农作物的三四倍,也想试着种一些。2016年,长势喜人的藜麦红遍了儿女山,郭家窑有三分之一的农户种藜麦,30亩以上的种植户有5户,以郭家窑为中心的辐射效应扩展到全镇二分之一的村庄,总亩数上了2000多亩。
西出利民镇,不远处的山坡上就是郭家窑村。斜阳里,六七位村民聚集在村口的场面上,有扬场的,有翻晒藜麦、燕麦、莜麦的。村党支部书记蔚汉华说,自己是郭家窑最早的藜麦种植户,2016年种了60亩,收入4万多元,今年又种了50亩,看起来收入确实比种莜麦、土豆高。
场面旁是村民董雄的家,院外平坦处摊晒着脱粒后的莜麦、藜麦,两口子正在忙碌。聊天中得知,董雄65岁,妻子常翠梅63岁,三个儿子都在外工作,2016年共种10亩地,其中种了3亩藜麦、2亩土豆、5亩大豆,算了一笔账,亩产与售价:藜麦亩产700斤,5.00元/斤、土豆亩产1000斤,0.38元/斤、大豆亩产700多斤,1.50元/斤。土豆和大豆一半卖出去了,一半留作口粮和作了饲料,这两项除去籽种、化肥、雇工费,只赚了吃喝,藜麦则收入一万余元。他种的藜麦从单产和收入看,在种植户中独占鳌头。今年又种了40亩藜麦。他笑着说,种啥都是自己说了算,在一旁的老伴儿也笑了。
种不种,收入大不一样
2016年10月,我们走访到兰家窑村孙姓村民的地头,一家三口正刨土豆,堆在地上的土豆最大的有三四斤,小的也不下半斤。老孙说:他家种了15垧(1垧折合3亩)地,与往年相比产量大增。说要买给我们,可按照每斤0.5元,批发价是0.85元,零售价是1元。路上又见三两村民用驴车往家拉土豆。他们说前几年不用装袋,在地里就卖了,都是从川区上来的土豆贩子。今年种的亩数多,产量大,反倒跌价了,没有买主上门。再说也卖不了几个线,卖低了就得赔本,只好拉回去储藏,等有好行情再卖。明年说啥也少种些,要么就不种了。
不久前又到利民镇参访,遇见利民村的老张,正在刚收割过大豆地里放驴。他今年种了3垧地(每垧折合3亩),其中莜麦2垧,大豆1垧,按照去年的种地的全部支出算下来,除去籽种、化肥、雇工费、机械费等,几乎没有收入,辛苦就不用说了。依眼下情势看,庄稼遭遇了旱、涝、冰雹等灾害,产量和收入都不及上年。还说没有种藜麦,吃不准哩,话到这里,他低头牵着毛驴向远处走去。
有了保底的,种多少也不愁
登高凭望,长城自天边逶迤而来,近处的田地被一坡坡色彩斑斓的树木与庄稼切割成网状,儿女山盆地流金溢彩。正是庄稼成熟季节,一台台收割机在麦田里忙碌着,路上不时有村民们运粮的身影。此刻令人触景浮想,有关这块土地的记忆纷至沓来,农耕文化的悠长和边塞军事文化的厚重交融,在赋予了她历史文化的底蕴、人民的耿直善良和勤劳智慧的同时,人们观念的封闭守旧与受制于环境,难以摆脱贫困的束缚,使得其生产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水平始终处于劣势。这块饱经岁月风霜,战争蹂躏的土地,同时由于农耕文化的根深蒂固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原始化,使得传统农作物种植效益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平均水平,少数偏远山村仍有一些群体积贫积弱,挣扎在温饱线上。尽管有来自国家政策、政府和社会的帮扶,收入低下的现状没有尽如人意的改变。
我们不禁联想到了耕种文化。每一地域的村庄都形成各自的耕种文化,他们从未想到要改变种植品种,被祖祖辈辈视为命根子的土豆、莜麦、大豆、胡麻等,久之形成对耕种文化的依赖与守卫,将“民以食为天”固化为对原有农作物的“钟情”,包括不灌溉田地,不喷洒农药等,在种植上沿袭了原始的耕种方式,使得辈辈相传,代代贫困,因而看不到固鼎革新的“红利”。有幸的是学者专家的研究“同时关注到文化的功能,又关注到文化与所处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而注意到了文化的进化和历史演进的联动关系,从民族文化的视角去解读植物与人类历史进程的关系变得可能”。“文化的功能正体现为能够有效组织社会成员去推动植物的规模性、连续性栽种和收割,从而为相关社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食物来源。”因此,带来的是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endprint
在郭家窑村地头放驴的郭银,今年70岁。他说身体有病,种不了地,村里人倒是种了不少,种和不种可不一样(藜麦),一斤就能卖五块钱哩,比种其它的强多了,数我们村种的多,再说还有保底的公司。
蔚汉华也说,所谓保底是指郭家窑村委会代表种植户与晋西北公司统一签订的藜麦种植合同,在利民镇30多个村庄中,张家窑、梁井沟、口外村等一半的村都签了合同,种藜麦的户少的三五亩,多的五六十亩。利民镇藜麦种植2016年是2000多亩,2017年是5000多亩。村民们说,种啥庄稼赚钱就种啥,这是常理,可也离不开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引导,更离不开营销公司的示范与保底。
在利民一带以郭家窑为中心辐射,通过种植藜麦,实现脱贫增收的村子正在逐步增加,可复制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贫困山村所采用。部分形成规模化种植的乡村主动与订单公司联合,发展订单式种植,于营销公司来说,既能满足自身的原料供应,又能帮助当地农民脱贫,达到双赢。因经济作物的种植与扩展,所引发的种植业革命在朔州多个山村风起云涌。
藜麦种植为啥能在利民一带红火起来,并能波及到相邻的神池县烈堡乡等村,村民们说这与晋西北公司的引导是分不开的,要说为啥敢尝试,就是因为有公司保底,签订了合同就亏不了,也不用怕受骗。对晋西北公司的走访也证实了这一点:那就是该公司所秉持的“建藜麦之乡,做增收文章”核心理念,突破“乡”的狭义概念,指向了更广地域上的乡村,为农民增收架设桥梁,发挥作用,做强市场,实现互赢,转化为农民走向市场的动力源。这种由传统种植业转向现代农业的实践,是农民真正走向市场的必经之路。做市场就得围绕农民增收做,市场做强了,等于给种植业上了新的保险。
公司开在家门口
村民们说,种地就得算账,我们近几年也意识到了市场与订单种植的重要性。种地得讲科学,讲作物更新换代。比如加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增加藜麦种植。秋后算账,种与不种经济作物,收入大不一样。
实践证明:传统农作物与新品种的种植两相对比,前者仍沿用自产自售模式,收入较为低下,产品流向市场渠道不畅,离村民们的期望有很大的落差。后者按照新品种的引进与推广,以订单种植模式进行,地头与市场连接,产品转化为商品有营销公司保底,可以大放心。
郭家窑村最醒目的有座黄白色围墙的院落——大门上挂着两块牌子,分别是朔州晋西北农副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与朔州藜麦种植示范园区。公司门前是村里的场面,晾晒了藜麦、燕麦、莜麦等,董雄说开在村民家门口的公司,哪有不放心的。
村民们的信任让公司坚持将藜麦的种植与推广做的更好。2016年是公司走的最坚实的一年,从2015年在郭家窑试种的100亩藜麦起步,到2016年的大面积种植推广,公司当年收购并回笼资金2400多万元。2017年,与利民镇毗邻的神池县烈堡乡等六七个村种了1200亩,仅郭家窑、张家窑村、梁井沟村近3000亩。这里除涉及到产业转型、公司收效、农民增收外,因为藜麦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最有营养的食物,其后面具足了市场的最大价值和无限潜力,由于又是营养学家推崇的最适于人类的全营养食品,使得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份额。
农户与公司双受益
公司加农户,农产品不愁卖。晋西北公司也算过一笔账:农民前期种藜麦尝到了甜头,2016年,藜麦收购价最高的每斤上到了6至7元,平均亩产近300斤,最高达到700斤,仅此收入比传统农作物翻了3至5倍。负责市场营销的马经理说,2016年,公司收回藜麦达30多万斤,单纯卖米只能消化一部分,如果把握不好市场,会导致产大于销,种植规模受到限制不说,对农民的种植积极性也是削弱。再就是农民看不到种植红利,增收幅度不大,种植面积缩减,一旦原料供应不足,又会带来产品生产和交换的脱节甚至波动,再走下去只能是种植规模的萎缩和农民增收期望的落空。
他若有所思地说:“如果想在市场上占有较多份额,就得做好市场,多花费心思。”他的话可换种思维来说,就是要先让农民懂得与适应市场运行规则,通过公司引进适合本地种植的新品种示范,使其看到前景,相信改变种植结构确实能增加收入。再就是農业分工细化,使传统农作物与经济作物分离,收益高的新品种更快更好地进入市场流通,这已是现代农业和绿色发展的必然趋势。由公司来引导种植,减小了种植的盲目性,降低了种植户的风险,公司介入种植与市场的交换环节,市场分工细化将农民的种植与销售分离,公司为其后盾,使其无忧,便于更好发挥种植优势,集中精力种植。归根到底提高农民收入才是种植业革命的趋势和目标。
我们在采访中获悉,营销公司所谓做大市场的要义就是延长产业链,不能局限和停留在藜麦米的初加工水平上,要具备战略眼光,立足绿色发展。首要的就是注重在提高科技含量,在藜麦的深加工上下工夫。他们在2016年11月起步进行藜麦酒的合作、研发、生产,2017年5月将“芮康”藜麦酒成功推向市场,消化藜麦达270吨,产值达到2000多万元,带来了多方合作的皆大欢喜。
再就是在增强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前提当然要守信誉,创品牌,闯新路,在战略上重视起来,这是公司上下达成的共识。守信誉是创品牌的前提,做事没诚信就谈不上发展。如果保不住产品销路畅通,又如何创得出、保得住牌子呢?只有市场做得好,企业实力加强,农民的确看到了红利,种植劲头才会高涨。这样的良性循环无形给藜麦种植户又上了保险,也为企业的新发展夯实基础。
今年以来,该公司不断加大藜麦的市场研发项目引进,逐步引入藜麦饮品、保健品项目研发生产意向。计划与南方某医药研发机构合作,以藜麦为原料来提取皂酐,扩大藜麦的种植和市场化效应,由此可带来农民收入的跃升,从而形成农民与公司、公司与市场多方互动,实现多头赢利。
儿女山上藜麦红
在山菊花的摇曳里,儿女山秋景引人入胜。2017年10月2日,郭家窑迎来了有史以来的一场盛会,中国首届藜麦文化节体验活动在这里举办,别开生面的活动,对郭家窑的藜麦种植户与晋西北公司来说尚属首次,无疑是向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利民的藜麦种植不仅仅是墙里开花了,且要在墙外馨香绽放了。10月8日,又迎来“藜麦之春”文化采风活动,这既是作家和艺术家钟情于乡土创作,零距离触摸乡土的体验,又是为中国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一次加油助威。踏上这块热土的人们,用心中的诗和歌,为这片土地奏响了一曲曲动听的“藜麦之歌”。
这场“藜麦”的盛会使有幸踏上了儿女山的人们,获得一场灵魂的体验:只要有青山绿野在、有家园故土在、历史文化在,何处不是心灵的归处。晋西北公司要做大藜麦加工与市场交换,且是包括了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在内的新筹划,以此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改变藜麦用途,做成含有文化创意的产品。相信他们会做的更好,走的更远。也相信所架设的这座金桥,会为利民一带乃至晋西北地区的种植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来美好的愿景。
在此,我们欣喜地发现,从农民自身来说,祖先传承的以温饱为中心,对经济附加值认识不到位的文化架构正在发生改变。因政府引导和市场驱动,使农民对新经济作物的营养保健等健康理念有了新的认知,以接受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理念来迎合市场,农民增收和创新绿色发展有了文化元素的渗透,种植业与市场和文化产业一起来做,这种观念上的更新,获取的就是种植业革命的丰硕成果。当藜麦再次红遍儿女山时,像郭家窑村一样的更多村庄,就会成为人们钟情向往的地方,到那时山乡会更美丽,农民会更富裕。
责任编辑/廖全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