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蓁
“绿色+民生”——努力把民生工作做实,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工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大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社會事业。
2017年12月的一天,武隆区庙垭乡双桥村。
宽阔的村道,整洁的庭院,葱郁的山林,成群的鸡鸭,小白楼、琉璃瓦房鳞次栉比……
萧瑟的冬季里,这片土地上浓厚的乡愁气息,令人流连忘返。
“现在我们村有点牛哦,村干部心齐了,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村民收入增加了,都快成为全乡的窗口和典范了。”提到自己的村子,村民王军一脸的自豪。
这份骄傲,源于双桥村依托生态经济反哺民生的发展哲学。
空壳
忙完一天的农活,放下背篼,60多岁的村民杨才仲总喜欢端根小板凳坐在新房门槛边抽几口旱烟。
老杨就喜欢这样一声不吭地坐着,两眼直勾勾地盯着山坡,直到妻子喊“吃饭了”才起身。
“这荒山坡上都是钱呀,能不盯紧点吗?”穷了大半辈子的老杨,现在终于看到了希望,山坡上的核桃、中药材等长势很好,盖新房的欠账、儿子上大学的学费有了盼头。
而这些,老杨过去从未奢望过。
双桥村位于庙垭乡西部,地处武隆区、涪陵区、南川区三地交汇处,面积9.7平方公里,辖7个村民小组,共1394人。
多年前,村里修建灌溉渠堰和环线公路时,产生了30余户占地补偿问题。
村集体的补偿款一拖再拖,使村“两委”失去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我们也想尽快解决问题,可村集体没家底呀。”村党支部书记杨尚余道出尴尬。
村里曾想通过发展种养殖业增加收入,但由于缺乏大户带动,加之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落后,尽管守着绿水青山,村集体也没能带领村民干成大事,打造出金山银山。
“莫说把村里建得多漂亮,把村级道路硬化好就不错了。”不少村民抱怨。
因为空壳、底子薄,“第一书记”徐波也遇到了不少冷言冷语,坐过不少“冷板凳”。
为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村“两委”下决心带领村民改变……
破题
要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以什么为载体和抓手呢?
成立农业公司,借此调整村里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效益产业成了最强音。
2017年初,经过多方努力,重庆市霖浪农业有限公司挂牌成立,“借住”在村委会。
虽然霖浪公司的挂牌仪式没有鲜花、没有掌声,但是杨尚余深知其中的分量。
2016年,武隆区委、区政府下发《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意见》,为发展村集体经济提供了政策支撑,指明了发展方向。
霖浪公司就是由双桥村村民委员会和自然人共同出资创建的,其中村民委员会占股80%,自然人股东入股占20%。村里31户脱贫能力较弱的贫困户将相关扶持资金入股公司,并按15%—20%进行保底分红。
依托丰富的山地和林地等自然资源,公司确立了以种植业、养殖业、电商和涉农物资销售为经营主体,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
目前,霖浪公司拥有经果林核桃基地40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300余亩。公司已与太极集团签订中药材订单式保价收购合同,预计年产值将超过60万元。
“有了产业,一家人脱贫的信心更足了。”2017年,村里的中草药白花前胡一播种,贫困户杨财珍、杨财明兄妹俩就成了“工人”。
“既辛苦也高兴,我们不仅有务工收入,收获后还有分红。”兄妹俩高兴地说,以后将继续支持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争取早日脱贫奔小康。
补账
发展集体经济对村民有什么好处?
最初,大多数村民是不确定的。但随着村里各项小型工程相继启动,村民们看到了村子发展的希望。
在柏树林组到瓦泥堡组的道路上,张世礼带着十多个村民正在挖泥巴、掏边沟、垒护坡、砌花台,一个个“花脸猫”有说有笑,干得热火朝天。
张世礼是本村村民,也是这个施工队的师傅。
听说村里要改造这条路,张世礼便主动请缨,还邀约了其他村民一起干。
“虽然累,但大家都没计较工钱,因为路改造好了是大家共同享受。”张世礼说。
“院坝边修了小花台,撒了花种,待来年开春,就可以推着瘫痪的婆婆畅游鲜花大道了。”村民汪德梅也连连拍手。
“这样的小型工程将陆续启动。”杨尚余说,由于目前村集体经济处于发展初期,基础设施建设只能算补欠账,“我们有信心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全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杨尚余透露,村“两委”还想“放长线钓大鱼”,把全村的产业欠账补起来。
霖浪公司计划2018年将中药材种植规模扩大至1500亩,并确保村民种植有技术、销售有保障、收入可持续。
另外,霖浪公司还将出资为村民免费改良嫁接桑树,在保证养蚕不减收的同时,让村民通过出售桑果增收。
未来,霖浪公司争取用5年时间,将村集体经济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把双桥村打造成武隆区“中药材养生体验园”和“四季采摘园”,让双桥村旧貌换新颜。
反哺
让双桥村“村美人更美”,是全村发展集体经济的初衷,也是最大的目标。
老党员任崇金就是大家公认的“最美村民”之一。
2017年以来,每逢下雨天,一个身披蓑衣,掏边沟、铲杂草的身影就会出现在村环线路上。
这人正是任崇金。
“我做不了大事,就做点小事吧。”见村里发展有了希望,任崇金也决定献出一份力。
2017年以来,以武隆区全面推动公序良俗行动为契机,双桥村大抓乡风文明建设。
在任崇金的影响带动下,任崇福等村民也加入了为村道路保洁的行列,组建了政策义务宣传队和环境卫生保洁队。
不仅如此,全村还建设了7个垃圾屋,设立庭院宣传栏,形成了“家家讲卫生,户户比洁净”的良好氛围。
“现在全村聘请了7位村民当保洁员,用集体资产为他们发放误工补贴。”杨尚余认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就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乡风文明建设推进中,村民叶福梅的变化最大。
如今,叶福梅对婆婆的态度变好了,参加村民大会的次数变多了,对村里事务的支持力度更大了。
对此,杨尚余将这一改变归功于村“两委”制订的《双桥村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和“四议两公开”制度以及村民考核办法。
“村集体经济中的15%将用于村民公序良俗行动考核,在年底以实物奖励形式兑现。”杨尚余说,这样既增加了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信任,也增强了村“两委”对村民的教育和引导作用。
如今,在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下,双桥村便民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越来越完善,还建成了养老院,新修了全乡第一个多功能阶梯会议室。
2017年,在全乡党建工作表彰大会上,杨尚余走上领奖台,从乡党委书记吴国富手中接过“先进基层党组织”牌子,双桥村成了其他村子学习的榜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