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论断的思想基础

2018-01-22 19:15刘海涛
唯实 2018年1期
关键词:初级阶段生产力矛盾

刘海涛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政治论断,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这一论断有其坚实的思想基础。

一、理论来源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矛盾,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但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中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经历过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因而在他们的著作中几乎找不到可以引用的材料。列宁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取得了革命胜利,他也只是天才地预见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抗将会消失,矛盾仍然存在,但他也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的新课题。

1936年12月,苏联颁布新宪法,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基本确立。斯大林对这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的新的社会结构做了理论探讨和阐述,他认为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剩下了工人阶级、农民和知识分子,这种划分意味着三者之间仍存在着差异,从而暗含了“矛盾”的意思,但是他乐观地认为,这些社会集團之间的经济矛盾和政治矛盾都在缩小。[1] 1938年,他进一步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是生产关系完全适合生产力性质的例子,这里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同生产过程的社会性完全适合,因此在苏联没有经济危机,也没有生产力破坏的情形。”[2]这样一来,社会发展动力的观念也随之发生了转换,即在“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友好合作的基础上,苏联社会在政治上和道义上达到了一致,苏联各族人民的友谊以及苏维埃爱国主义这样一些动力也得到了发展,这就是“苏联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定义”。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对“完全适合”的说法做了一定程度的补充和修正。斯大林说,这种说法是不能在绝对的意义上来理解的。“生产关系只是经过一些时候,才会被改造得适合于生产力的性质”。“完全适合”,“应该理解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常不会弄到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社会有可能即使是落后了的生产关系去适合生产力的性质”,“以为在我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不存在任何矛盾,那就不正确了。矛盾无疑是有的,而且将来也会有的”,但“只要领导机关执行正确的政策,这些矛盾就不会变成对立,而这样也就不会弄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生冲突”[3]。这些观点实际又回到了列宁的理论原点上。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同样面临着如何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问题,对此我们党进行了长期的理论探索。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不但认识到社会主义新社会仍然存在矛盾,而且还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现了矛盾的具体形态,于是也就有了1956年4月的《论十大关系》。在毛泽东看来,十种关系都是矛盾,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同年召开的党的八大对“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做出了新的概括,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并认为“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一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今天看来这种提法可能不够准确,但不失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方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也在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问题上进行了重新定位。1979年,邓小平曾指出,关于“基本矛盾”还是按照毛泽东的提法比较好,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关于“主要矛盾”,则是生产力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但是邓小平也认识到,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具体的研究。[4]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个判断符合我国的实际。

前人的探索为后人留下的启示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社会性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导致了社会主要矛盾性质从对抗性到非对抗性的转变,因而要求共产党人实现从革命到执政的转变。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必然要以此为出发点去寻找社会主要矛盾。按照唯物史观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不应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是通过头脑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中发现出来。

二、科学方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然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起源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理论表述。马克思和恩格斯为这种斗争赋予了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从而使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科学理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解放出来、从奴役制解放出来,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来表现的,这并不是因为这里涉及的仅仅是工人的解放,而是因为工人的解放还包含普遍的人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的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对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5]。“人类解放”所追求的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的这种统治,消灭一切私有制,在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组织社会生产,以此来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以及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发展和运用。因此“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6]。围绕“人类解放”这个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党基于社会主义的立场和发展方向做出了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endprint

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古人云:“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马克思、恩格斯说:“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因此我们党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同时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提升,需求层次不断变化。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迫切愿望是填饱肚子,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又要学文化,有了较高的素质以后,必然产生出当家作主的愿望,进而追求个性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个更高层次的目标。为此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地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必然要上升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以人民的需要反观社会发展。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我们党发现,改革开放初期人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而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是社会生产的落后。因此我们党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经过努力,新旧世纪之交中国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在这个基础上,又相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阶段性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则发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发展也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而是全面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仅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能得到解决,还需要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面建设来实现。认识到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也就为找到解决矛盾的途径提供了可能。

三、战略思维

社会主要矛盾事关全局。牵社会主要矛盾“一发”,必然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全身”。党的十九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也必然引发我们党对于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战略思考。

立足基本国情。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必须从国情出发。国情,不仅包括自然状况,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包括社会性质及所处发展阶段。在这个问题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判断,既肯定了当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又明确了它的发展程度,揭示了中国自然条件、历史传统、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时代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国情依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不仅在经济建设中要始终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也要始终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经济总量低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经济总量提高后仍然要牢记初级阶段;不仅在谋划长远发展时要立足初级阶段,而且在日常工作中也要牢记初级阶段”[7]。

强化问题意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入转化,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体现为各种“社会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正视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尽管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但是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首先,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其次,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再次,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叠加,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强。复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最后,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进一步落实,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这些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将长期存在,因此“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8]。

增强战略定力。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际就是当代中国的生活发展战略,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党的十九大要求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并在这个基础上推动社会主义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着眼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十九大在党的基本路线的奋斗目标中,又增添了“美丽”的内容,使我国现代化目标和总布局实现了有机统一,同时又将“现代化国家”提升到“现代化强国”的水平,这必将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2][3]斯大林.斯大林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6、445、577、590.

[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1-182.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1.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4.

[7][8]习近平.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76、497.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 杰endprint

猜你喜欢
初级阶段生产力矛盾
来不及生产力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应投资于教育以提升生产力
汉语初级口语词汇教学初探
初级阶段汉语国际教育汉字书写偏误研究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