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秀丽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00
临床上,多囊卵巢指的是在对女性进行B型超声检查时,发现有许多没有成熟的小卵泡分布在卵巢上[1]。患者在临床上通常会表现出偶尔闭经现象,也有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出现,而在不孕就诊时发现存在多囊卵巢。多囊卵巢综合症则属于一种常见的内分泌失调病症,主要症状包括多毛、过度肥胖、妊后易流产、不孕、闭经等。在不孕症中,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占有20%~25%左右的比例,多囊卵巢可能属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轻型阶段,在该阶段,患者处于亚健康状态[2]。西医通常会采用枸橼酸氯米芬等促排卵剂对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还会采用激素进行相应调整与治疗,但是需要承担较大的卵巢超敏感风险。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在该疾病治疗上也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该研究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此也进行了探究,现报道如下。
在纳入的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选取10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平均年龄(30.21±5.26)岁,平均病程为(3.35±2.21)年。 对照组 50 例,平均年龄(30.52±5.25)岁,平均病程为(3.38±2.20)年。该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且所有患者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临床对比要求。患者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存在肾上腺肿瘤、卵巢肿瘤、高催乳激素血症、糖尿病以及柯兴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者;不愿参与研究者;配合度低下者;治疗前3个月内服用会对治疗结果进行影响的药物者。
对照组(常规西医):在患者孕酮有撤出性出血或者月经第5天开始,给予其盐酸二甲双胍片口服,每次服用的剂量为500 mg,2次/d。如果患者没有排卵现象出现、月经量过少,则要每天给予其肌肉注射10 mg黄体酮,1次/d,连续对其进行3 d治疗。观察组(中医辩证):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要根据患者不同分型,对其进行中医辩证治疗,具体为:①肾虚夹瘀型。对患者进行归芍地黄丸加味治疗,具体药方为:泽泻 10 g、红花 10 g、桃仁 10 g、山药 15 g、女贞子 15 g、墨旱莲 15 g、枸杞子 15 g、白芍 15 g、菟丝子 15 g、茯苓15 g、山萸肉12 g、熟地黄20 g。②痰湿阻滞型。采用苍附导痰丸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山楂10 g、胆南星 10 g、枳实 10 g、补骨脂 15 g、牛膝 15 g、茯苓 20 g、石菖蒲 12 g、法半夏 12 g、陈皮 8 g、香附 15 g、苍术 10 g。③肝经郁热型。采用龙胆泻肝汤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药方为:生甘草 3 g、桃仁 10 g、木通 15 g、柴胡 12 g、泽泻 15 g、黄芩 15 g、当归 12 g、生地黄 12 g、龙胆草 9 g、山栀子12 g。将以上所有药物加水煎煮,患者每天服用1剂,月经期间停止服用,3个月为1个疗程。
疗效评定:治疗后,患者卵巢B超、激素测定以及月经状况均没有得到好转,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恶化为无效;治疗后,患者卵巢B超检查结果显示卵巢相对于治疗前缩小或者有卵泡出现,激素值趋于正常,临床症状与月经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改善为有效;治疗后,患者卵巢B超检查结果显示卵巢大小正常,卵泡进行正常生长发育,激素值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月经周期正常为显效。有效率、显效率之和即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 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现代女性具有较高的多囊卵巢发生率,这可能和现代诊断技术水平提高有关。多囊卵巢综合征在我国中医学中并没有病名,根据疾病特点,可以将其归为“崩漏”“闭经”“不孕”等范畴[3]。我国中医认为引发该疾病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肝郁、血瘀、痰湿、肾虚等因素,其中肾虚属于该疾病的基本病机,所以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充分结合辨证、辨病的方式,兼顾标本,才能做到有的放矢[4]。该研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辩证疗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00%,高于对照组的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中医辩证疗法在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近年来,多数学者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通常以疏肝解郁、燥湿除痰、补肾填精为主要治疗原则,以此来将促使患者月经周期重建,将其受孕率提高。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辩证分型十分复杂,但是均以痰湿、瘀血、肾虚等为该疾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根据中医辩证分型的原则,该研究中将患者分为肾虚夹瘀型、痰湿阻滞型与肝经郁热型3种类型,确立了疏肝解郁、化痰燥湿、补肾化瘀的治疗原则,并且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5]。采用归芍地黄丸对肾虚夹瘀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调冲活血、补肾化瘀的功效;采用苍附导痰丸对痰湿阻滞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活血理气、化痰燥湿的功效;采用龙胆泻肝汤对肝经郁热型患者进行治疗,具有清热泻火、疏肝解郁的功效。
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治疗多囊卵巢及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1]张美微,侯丽辉,刘颖华,等.中医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11(3):436-439.
[2]邹莲霞,谭毅,冯德勇,等.中医阶梯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致不孕症临床思路[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9):118-119.
[3]乔世聪,侯丽辉,王鑫,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147-149.
[4]彭昌乐,侯丽辉,崔馨月,等.多囊卵巢综合征四种亚型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研究[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4):4-6.
[5]何雪萍,潘展霞,黄婕,等.中医辩证指导的针刺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7,14(22):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