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第一个服务的外宾是英国女王

2018-01-22 05:40李仕婧
上海工运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绿波海派精益求精

◎李仕婧

城隍庙内九曲桥畔,春水绿波诗意浓,回廊朱阁景情媚。

上海百姓家喻户晓的老字号酒楼“绿波廊”,就坐落在此般景致内。陆亚明,中国烹饪大师、绿波廊酒楼的总经理、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在与点心相伴的30多年间,他从江苏农村走进大上海,从懵懂的小学徒,成长为了绿波廊的“掌门人”。

“手工制作,匠心打磨,这才有了如今绿波廊海派点心的金字招牌。”30多年来,陆亚明用心、用情铺就了一条食客近悦远来、赞不绝口的“点心之路”。

从“小学徒”到“掌门人”

1984年,16岁的陆亚明离开家乡常州,来到上海,顶替父亲在绿波廊工作。

陆亚明的父亲是上海滩苏帮点心泰斗。按照外人想象,故事一般应该这样发展:少年陆亚明从小耳濡目染,子承父业。但现实并非如此,初来乍到的他,之前从来没有做过面点,跟随父亲从零开始学手艺。

揉面团是面点师的基本功,但对于新手来说却并非那么简单:“开始,面团在我手中怎么也不听话,不是水加多了,就是面粉放少了,总是不成形。”一来二去,陆亚明有过抱怨,想过放弃。然而,每当此时他回头一看,总会与父亲严厉中带着期待的目光相遇,他决定坚持。在父亲的严厉督促下,揉面、和面、擀面、卷边成型、切胚、包馅……宿舍和厨房两点一线,成为了他学徒时期的生活常态。

父亲的严厉让陆亚明终生难忘,更让他终身受益。

短短两年,他的进步是惊人的。在绿波廊工作的第二个年头,陆亚明的手艺已经符合接待外宾的要求了。他的第一个服务对象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了体现绿波廊特色,他接到任务时就不断琢磨,如何让点心不失去海派特点,有能够让外宾眼前一亮。最终,陆亚明别出心裁地设计出了“凤尾烧卖”。“凤尾烧卖”外形别致、口感丰富,在烧卖原有的整体造型上,还加入了青菜末、火腿末、蛋皮丝等,最后用虾仁点缀。女王在品尝到了陆亚明倾情诠释的“海派味道”后,竟然难得地脱下手套与服务员握手,并大声赞扬道:“中式点心不比英式大餐差!”这句赞美掷地有声,也肯定了陆亚明的辛勤付出。

时光不负有心人,几年之后,从常州来的懵懂学徒终于褪去青涩,成长为绿波廊新一代的“掌门人”。

从1991年获得第一届中国世界烹饪大赛(点心)金牌,到1994年、2000年先后两次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再到2016年荣获首批上海工匠,在绿波廊这个舞台上,陆亚明不断扎根、生长、开花、结果,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声名在外,自然让沪上许多知名餐饮企业纷纷慕名而来,甚至由企业派人力资源部总监,亲自前来劝说陆亚明跳槽。在上世纪90年代末,这些餐饮企业开出的工资,比陆亚明在绿波廊工作的工资高出9倍,但都被他谢绝了。

对于理由,陆亚明回答很简单,也很动人:“绿波廊给予了我成长和展翅的舞台,我不能忘怀。为了培养我,公司还曾特意请上海滩有名的面点师指导我的手艺、助我成才。我在这里的收获是金钱不能衡量的,我和绿波廊的情谊是无价的。”

“海派味道”里的匠人心

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中,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美味,但绿波廊却始终能够得到各地食客的芳心,成为“海派味道”的代名词,这与绿波廊这些面点匠人们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陆亚明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4年光阴如梭,尽管从懵懂学徒长成为“上海工匠”,陆亚明却依然保持一颗纯粹“初心”,始终不忘做点心的细致与耐心。令食客赞不绝口的“海派味道”背后实则包裹着的是匠人心。

枣泥酥,色泽金黄、酥香可口,是老上海人最喜欢的海派点心之一。为了保证这道招牌点心的地道口味,枣泥酥中的馅料,完全是由纯手工制作。新鲜的大枣经过清洗、烧煮后手工去核,大火煮小火炖,单单准备工作,就将近要10小时;眉毛酥,因其形似眉毛而得名,可要形成像眉毛一样富有层次的油酥皮可不简单,为了保证口感上的酥香,水、油、面粉、油酥包在一起,等待油酥渐起,层次展现,不知不觉3个小时悄然流逝。

在陆亚明看来,好的味道就需要时间“酿造”。“海派点心色香味俱佳,其核心就在于做工地道,不偷工减料。”陆亚明表示。餐饮行业能够锐意进取、基业长青的基础和根基就是品质和服务,而这之中最关键的就是匠心。

对于面点师而言如何理解“匠者之心”?

陆亚明看来,匠心最重要的就是精益求精。其内涵是指对产品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工艺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无瑕的孜孜追求。面点师,不仅仅是把工作当作谋生、赚钱的工具和手段,而是应当树立对工作的执着,对责任的担当,对质量的求精,对手艺的珍视,对名誉的尊重,对匠心的传承。而对于绿波廊而言,它的生命力恰在于“以质取胜,精致敬业”,只有秉持“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趋时应世、精益求精”的价值理念,绿波廊才能立足上海、走向世界。从菜点到服务,抓住精益求精这个“魂”,就是抓住了工匠精神的本源。

绿波廊的点心之所以受到大众欢迎,恰是归功于老上海慢工出细活的“匠人”制作工艺。

用心做点心更要诚信做人

近日,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名单公布,陆亚明因诚信经营而榜上有名。佳讯传来,他自己颇感意外,但细细想来,这一荣誉背后其实也蕴含着必然因素。在陆亚明眼里,每一位客人都是重要的,因此每一块糕点都不能懈怠。“做点心其实就是在做人,每一个点心,都是消费者对自己责任心的尺度衡量;每一只点心,都是中外来宾对绿波廊的品牌评价。”他说道。

用心做点心更要诚信做人。秉持着这样的念头,多年来,陆亚明将诚信经营融入每一个工作环节,从点心创意制作到餐点设计开发,再到厨房的烹饪过程,他对每个环节都精雕细琢,确保品质。

陆亚明就如同一个菜点制作的“魔法师”,将美食与营销、传统与时尚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开发改良了20多款传统名点。他十分讲究点心工艺的精益求精,坚持海派点心“色、香、味、形”俱佳,用真材实料取信食客,把诚信融入每一道菜点中。很多点心也许做起来费时费力,但加工后的口感和品质,却才能真正体现“海派味道”。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百姓关注的焦点。绿波廊的厨房在很早前就实行了明厨亮灶,即采用视频技术。顾客在餐厅对整个厨房加工过程一目了然,自觉接受顾客监督。如今,陆亚明又在绿波廊引入了ERP系统,食品安全可追溯有了根本保证。他组织建立点心制作标准化制度,经上百次实验后,编撰推出了12款特色点心,统一馅心制作工艺,并根据四季温度变化,针对同一个品种,写出了不同配方。同时,从主、辅料数量到点心形状,也都做了量化标准。

不仅如此,他还坚持定期召开“点心质量分析会”,形成一整套“绿波廊中式面点制作工艺标准”,推动中式点心走上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道路,绿波廊“让人放心”的名头愈发响亮。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是陆亚明始终秉持的初心,也是绿波廊诚信经营之道。

猜你喜欢
绿波海派精益求精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融汇、重构、创新:论海派滑稽与海派艺术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浮萍
海派剪纸
光影视界
海派赏石概述
海派绘画中的金石重彩大写意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基于综合绿波带最宽的交叉口信号协调控制优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