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与机制建设研究

2018-01-22 07:48何敦培陈梅香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校企深度机制

林 琼,何敦培,陈梅香

(衡阳师范学院 转型发展办公室,湖南 衡阳 421002)

全国现有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不含独立学院、民办高校),超过普通本科高校总数的50 %,已经成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1];但地方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的夹心层,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惑。因此教育部提出,推动这类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2]。本文旨在建立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促进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

1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基本现状

2017年5月—6月,以湘南地区5所地方本科院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对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现状、影响因素、合作模式,以及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和态度等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地方本科高校为适应转型发展,非常重视校企合作。但是,在调查中也发现校企合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合作意识不强。有的学校缺乏强烈的服务企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识;有的企业缺乏教育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合作形式简单。以学生到企业实习为主,共建实训室、基地、双师队伍、二级学院以及产学研方面的合作非常少。三是合作程度不深。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较多,但实质性合作缺乏深度。多数高校只是简单完成教学计划的实习任务,企业也只是为了得到廉价劳动力。四是合作信息滞后。企业将需求信息一般反馈给政府,政府再反馈给高校,信息交流渠道不畅,信息严重滞后。五是合作主体不明。多数采用“政府主导、学校主体、企业参与”的合作机制,仅强调“高校”这个主体,学校主动、企业被动[3]。六是合作效益不对称。校企没有深度融合,管理粗犷,效率低、效益差、利益不对称。

2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的构建

2.1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的内涵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是指地方本科院校、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基础上,寻找利益共同点,在政府、市场等多因素的影响、调控下,进行“多方面、多模式、可持续”的合作,互利共赢、协同发展,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生态系统。与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同,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是以“产教科深度融合”为核心,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遵循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推进学校与行业协会紧密对接、学院与企业紧密对接、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紧密对接、科学研究与行业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紧密对接,构建新型校企合作关系和产教科融合发展体系。高校、企业各自发挥所长,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校企协同发展。

图1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协同发展模型

2.2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的制约因子及模型

2.2.1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制约因子

通过专家访谈,选取“政府、高校、企业、市场”等因子为校企深度合作主要制约因子;通过专家的“因素重要性评判”,即“制约因子”两两比较的重要性,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4],建立“校企合作制约因子之间的量化判断矩阵”,求出各制约因子的权重,进而明确其在校企合作中的“主导”、“主体”地位。

表1 校企深度合作制约因子两两比较量化判断矩阵

注:“专家”是指含高校、企业的相关专家多名。因素重要性评判标准,“非常重要、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分别量化为“4、3、2、1”。

从以上评判结果可以看出,校企深度合作制约因子“政府、高校、企业、市场”的权重为“0.1394,0.4547,0.3205,0.0855”。其重要程度排序依次为:高校、企业、政府、市场;其中“高校”和“企业”权重最大,且差距不大。因此,在校企深度合作中,“高校、企业”因子最为重要,应为“双主体”;政府因子次之,为“主导”地位;市场因子尽管权重最轻,但不可或缺,市场需求起到驱动的作用。

2.2.2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的模型

校企合作中各因素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高校”和“企业”因子权重最大,所以其中最核心、最基础的关系也就是校企之间的关系,其余所有因素及关系的组成都应围绕这个供需关系来设计,推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深入。因此,政府要发挥统筹协调、政策引导和条件保障作用,高校、企业依托政府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资金支持、管理和指导等;高校要借助企业的设备、技术、平台、信息优势,企业依靠高校的科技、学科、人才优势,在政府的主导、市场的驱动调节下,遵循需求对接、自愿协商、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原则,校企双方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技术合作、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领域开展战略性合作项目,营造互利共生的校企合作良好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与教育资源的集聚、整合与共享,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和校企协同发展[5];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驱动、校企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生态系统。

图2 “政府主导、市场驱动、校企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生态系统模型

3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的机制建设

“政府主导、市场驱动、校企主体”的可持续发展校企合作生态系统要发挥其功能,即校企深度合作,协同培育可持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必须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工作机制、灵活的激励机制、切实的约束机制、有力的保障机制等校企深度合作运行机制[6]。

3.1 建立和完善高效的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工作机制

3.1.1 建立校企合作决策机制。探索建立“政府、高校、企业”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决策机构,即成立由行业企业技术专家、高校专家、政府主管部门领导、院校主要领导、合作企业负责人等组成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行使校企合作联席决策职能。

图3 校企合作决策机制

3.1.2 提升校企合作执行力。一是提升执行能力。高校的二级学院和企业的技术、生产部门的负责人是校企合作决策的执行者,也是连接高校、企业决策与一线教师、员工实际执行者的纽带。要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升其对校企合作的理解力、领导力、组织力和管理能力,促进校企合作决策有效执行。二是打造“双师型”队伍。通过校外引进、聘请技术骨干、派驻行业企业挂职和培训等途径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1.3 创新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管理机制。一是资源优化组合,实行大部门制[7]。将部分功能重叠的职能部门合并重构,如将校企合作办公室、就业指导办公室、科研管理部门等合并重构为一个大部门,下面再设相应的科室进行模块管理,将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统筹安排。二是制定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实行项目化管理,提升合作效能。三是下移管理重心,实行二级管理机制。

图4 校企合作执行机制

3.2 建立和完善灵活的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激励机制

3.2.1 专项考核机制。在“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的领导下,成立由政府、高校、企业、校内外专家等组成校企合作的专项考核领导小组,主要考核项目的进展和目标完成情况。

3.2.2 灵活的奖励机制。在校企合作中,政府、高校、企业是激励主体,同时,在政府的主导下,高校、企业又是激励客体;“校企合作协议”的具体执行者是执行主体,更是最终激励客体。因此,需构建多元主体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相关利益主体的作用。

(1)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高校、企业的积极性。政府要对校企合作现行的政策进行细化,增强可操作性。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实行租金和税收减免政策,加强人才引进激励政策等。

(2)校企双主体要建立相互激励机制[8],形成合力。一是实行双聘双薪。高校从企业聘请技术骨干任实习实训教师,同时派驻教师进企业挂职和培训;企业从高校聘用专家、教授担任技术或管理顾问;二是改革人事分配制度。高校和企业要向校企合作的执行主体实行绩效分配倾斜。三是设立校企合作发展基金。校企双方共同出资,并融合社会捐赠资金,成立校企合作发展基金,主要用于深化校企合作项目,表彰在校企合作中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基层组织。

(3)完善社会服务收益分配机制,激发活力。鼓励各学院、教师和科技人员通过项目合作、特派专家入企、共建实验室、联合攻关技术难题等形式,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建立产学研合作共享平台,共享成果转化效益。充分发挥各学院、教师和科技人员在深化校企合作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完善社会服务收益分配机制,激发活力。

3.3 建立和完善切实的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约束机制

校企合作要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赢,必须有序化、规范化。否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利益与责任纠纷,会出现“校企合作中的烂尾楼”。因此,要建立预警机制、监督机制、调控机制等一系列校企合作约束机制,明确各方在合作中的主要职责和义务。

3.3.1 完善相关立法,政府宏观调控和约束

国家、地方政府要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完善公司法、税法、校企合作法、劳动准入制度等,从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经营行为、税收缴纳等全面约束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行为。各级政府应根据校企企合作的现实情况、从立法层面上明确合作双方的地位、作用、权利、义务和相互关系,约束合作各方的行为,提高合作的自觉性,维护各方的共同利益,使合作法制化、规范化,为合作各方提供良好的外部运行环境[7]。

3.3.2 建立第三方协调督导和评估机制

在政府的主导下,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高校专家、行业协会、校外专家共同组成的第三方监督委员会,协调、解决双方的利益与责任纠纷,督导校企合作的开展与相关政策的落实,评估校企合作的成效,以及时修正、调整,保障校企合作可持续发展。

3.3.3 明确各方在校企合作中的主要职责

(1)政府的职责:主导作用。负责制定相关政策,对校企合作予以监督和指导。主要表现为: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作用;构建政行企校定期沟通、协商机制;提供政策环境;给予资金支持。

(2)高校的职责与权利:主体地位。一是要以培养输送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以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目标,充分发挥地方高校“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的作用,紧密对接区域战略需求,找准契合点,深度介入,实现教育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2]。二是要与政府、企业和社会伙伴密切联系和沟通,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共建师资队伍、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共同开发研究等,促进行业企业经费、项目和资源向高校集聚。三是要主动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机制,通过校企共建共管专业、共建产业发展联盟、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教材等形式,大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力,形成相互融合的合作格局。

(3)企业的职责与权利:主体地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于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一是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二是主动与高校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共建联合研发机构,孵化转化科技成果;提供相应的合作项目。三是提供工学结合的实训、实习平台和教学、科研平台。

3.4 建立和完善有力的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保障机制

3.4.1 完善法律、制度保障机制。一是政府要尽快出台相关出台相关文件规范合作、引领合作、支持合作。二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加大对校企合作的扶持力度。三是改革招生制度,支持高校自主设置专业。四是政府要对合作企业的税收实行减免优惠政策。五是政府要主导和督促校企双主体共同探讨、出台校企合作相关系列制度,形成保护性的校企合作制度环境。

3.4.2 协商机制。成立由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组成的校企合作协调委员会,进行沟通协调。要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完善信息交流与共享机制。

3.4.3 利益协调、风险共担机制。校企合作办学势必会导致办学成本增加,应建立利益协调、风险共担机制[9],一是政府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让付出者有回报。二是推进紧密合作,尝试股份型校企合作。企业必须进行一定的投资,与学校形成利益共同体。

3.4.4 投入机制。投入机制包括智力投入、技术投入、经费投入机制。一是双方互聘专家,加强智力投入。二是整合高校优势学科、重点专业等资源,在企业建立“教授、博士工作站”,与政府、行业、企业相关专家和技术骨干共同搭建合作创新平台,共同建立产学研基地,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先进技术转移中心、科技服务中心,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三是落实经费保障。政府、高校、企业要设立深化校企合作专项经费用于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评优奖励等工作。

图5 地方本科院校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机制建设模型

4 结 语

地方本科院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高职院校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学生素质高,基础知识扎实;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学科优势明显;学校实验设备、教学条件优越等。这些都是校企合作有效执行的前提,也是进行深度合作的基础,更是培养可持续发展应用型人才的根本。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应该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应该走“产教科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之路,应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驱动、校企主体”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生态系统,建立和完善校企合作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保障机制等运行机制,确保校企深度合作生态系统发挥其生态功能: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发展。

[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EB/OL].[2013-11]http://www.doc88.com/p-9935441541142.html.

[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意见(教高司函[2015]18号)[Z].

[3] 刘峥.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高教探索,2017(3):41-44.

[4] 杨启帆,方道元.数学建模[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240-253.

[5] 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普通高校校地校企合作的意见(湘政办发〔2017〕8号)[Z].

[6] 何敦培.地方师范学院转型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15:130-160.

[7] 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169-189.

[8] 朱镇生.基于四个维度的高职校企合作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与完善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7(5):30-34.

[9] 王晓波,曾明星,周清平,等.校企合作共容利益机制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31(2):146-150.

(编校 赵新云)

猜你喜欢
校企深度机制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深度观察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机械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机制的探讨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