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菲 张少奇 刘国梅 耿 雨 韩 聪 寇安亮 任爱芝(聊城大学农学院植保系 山东 聊城 252000)
山东省聊城东昌府堂邑镇种植工艺葫芦面积达3000余亩,被称作“葫芦艺术之乡”。葫芦象征吉祥和福禄,倍受人们喜爱,加工后其艺术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可提高数倍。但葫芦炭疽病是危害果实影响其商品性、观赏性及收藏价值的重要病害,因多年连作病原在土壤中积累及抗药性的产生,致使发病更为严重,生产上难以控制,成为其高效益栽培的重要制约因素,为此,我们试验研究了葫芦炭疽病的发病规律,摸索出一套高效防病的栽培技术,对有效控制炭疽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葫芦炭疽病自苗期至成株期均可以发生。种子带菌则幼苗时感病,子叶初期呈现黄色小点,扩大后呈圆形或半圆形黄褐色病斑,直径0.2~0.5cm;成株期发病,叶部病斑近圆形,初为水渍状小点,后变成黄褐色病斑,大小不等,且边缘有黄色晕圈,严重时病斑连片,病斑上轮生许多小黑点;茎蔓受害时,产生长椭圆形水渍状淡绿色至黄褐色病斑,凹陷,表面产生小黑点,发病严重时全株枯死;果实膨大期受害时,先密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后扩大变为圆形暗褐色的病斑,湿度大时,表面有小黑点形成同心轮纹,严重时病斑连片,致使葫芦木质部出现“花脸斑”,失去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
从土壤和病组织中分离病菌,经鉴定为半知菌亚门的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nigrum)和瓜类炭疽菌(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两种病菌复合侵染,病斑上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梗和刚毛。黑刺盘孢菌分生孢子梗圆柱形,不分枝,产孢细胞瓶梗状,分生孢子为无色单孢,圆筒形,具有两个油球;瓜类炭疽菌分生孢子梗较短,圆筒形,分生孢子为无色单胞,卵圆形。有性繁殖阶段属子囊菌亚门,但在自然条件下很少出现。
葫芦炭疽病菌以菌丝体和未发育成熟的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也可随种子越冬。黏附在种子表面或潜伏在种子内的菌丝体可直接侵入子叶和幼根,引起幼苗发病。随着气温回升,病菌在越冬场所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经雨水和灌溉水或昆虫、农事活动传播,到达寄主表面侵入寄主,也可引起苗期发病;在多雨水的季节,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并随气流传播引起多次侵染,采摘后如果不进行药剂处理和及时磨除,表皮病斑会继续扩大。
葫芦炭疽病属高温、高湿病害,夏季多雨是葫芦炭疽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在温度9~30℃范围内都可发病,但发病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1~25℃,而以24℃最适宜,湿度98%以上发病最盛;温度适宜,湿度越高病菌的潜育期越短,最短只有3天,病害发展迅速;相反,湿度小发病则轻,相对湿度小于47%时,就不易发病,温度高于27℃发病很轻。另外,施氮肥过多、排水不良、密度过大、通风不好或重茬地发病均较重。
5.1.1 选用无病种子 从无病株上选留籽粒饱满的种子,由于观赏葫芦种子的种皮较厚,吸水性差,播种前应先用55℃温水浸泡0.5小时,保持恒温,并不断搅动,然后用清水冲洗数次,除去种皮表面黏液及杂屑,浸种后捞出即投入冷水中冷却2~3小时,除去携带的余热,中间换两次水,使种子充分吸水膨胀,置23~25℃温箱中保湿催芽,7天左右,当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
5.1.2 营养土消毒 营养土配制:大田土3份、腐熟马粪或有机肥4份,混匀,每立方混合土加复合肥0.5kg,用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200倍液喷洒至土肥湿润,充分混匀后用塑料薄膜盖严密封2~3天,可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然后分装营养钵,将种子尖端朝下播入基质中,深1.5~2cm,同时用恶霉灵3 000~4 000倍液喷洒,防止烂芽和烂根。在塑料拱棚内育苗4~5周,提前1周通风、降温、排湿炼苗,当小苗的叶片相互接触时,移动增加株行间距,避免徒长。当株高15cm、10cm地温土温昼夜稳定在10℃以上时,脱钵定植,避免伤根,马上浇水,缓苗快。
5.2.1 施足底肥 观赏葫芦根系发达,结果量大,生育期长,连作的地块养分消耗大,要施足基肥,一般亩(667平方米/亩,下同)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kg、饼肥200kg、磷肥60kg作底肥,可有效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抗病能力;在栽培上可压蔓促进产生不定根,扩大吸收面积,能更好地吸收养分和水分。
5.2.2 起垄作畦 宽窄行起垄栽培,大垄宽3m,小垄宽1.5m,大垄高20cm,垄上播种,株距2m,每亩定植600株左右。小垄为过道,雨季排水,大垄间搭架。定植前喷洒除草剂并覆盖黑色地膜,用打孔器在垄上打孔,穴内施入生物有机肥,脱去营养钵,带土坨植入,然后浇透水。
5.2.3 轮作倒茬,减少侵染源 葫芦田实施与玉米或花生等非葫芦科作物轮作,最好轮作1~2年,收获拉秧后,要彻底清除病果、病蔓等植物残体(包括杂草),以减少病害的初侵染源。植株生长期间,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和老叶,带出田外深埋,病果、畸形果及早剪除,减少营养消耗,促进健果生长,控制病害传染,提高健果成品率。
5.2.4 药剂防治 7月中、下旬雨季来临之前,喷洒50%的代森锰锌600倍液保护幼果;果实膨大期喷施40%的咪鲜胺EW1500倍液或37%的苯醚甲环唑水分散剂1500倍液,每隔15天喷1次,轮换使用,共喷3次,可有效控制炭疽病的发生与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