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静
2017年6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就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运河就是人工开凿用以运输的河流,中国大运河并不仅仅是惯常所知的京杭大运河,而是一个运河体系,它囊括了隋唐大运河(洛阳为中心)、京杭大运河(北京至杭州)、浙东运河(宁波为中心,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常州段运河最早在公元前495年开凿,自苏州望亭经常州奔牛、由孟河出长江,全长170余里,此后历朝历代在常州城市扩张的过程中,运河也随之多次向南改线,目前常州段运河由西向东横穿市区,长约23km,是京杭大运河的组成部分,
保留了丰富的人文资源和众多的名胜古迹,是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31个遗产区、27段河道之一,可以说常州是保留了中国大运河2500年历史的活标本。运河流淌的岁月沉淀下来的历史,形成了这些特色文化遗产,他们是运河体系千百年来所承载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如何做好这些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与创造性转换是目前我们必须突破的难题。
1.1.1 文化遗产概念
文化遗产是历史上留存下来的物质或精神财富,它既包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以实体物质体现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传的知识、技艺、习俗等无形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1]。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确定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和人类文化遗址,其中历史文物包括建筑物、碑刻和雕塑、书籍、书法与绘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或结构、铭文、洞窟以及联合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认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梅花篆字)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6个类别。人类的这些物质和精神财富通过实体物质、书籍、声音、影像、人际等多种方式传递、继承与延续。
1.1.2 大运河文化遗产概念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开凿运河,在封建社会紧密地联系了国家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是国家的交通、运输要道。大运河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水利工程,被誉为和长城一样伟大的古代工程。因此,大运河文化遗产不能简单的以物质文化遗产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区分,而是属于线性文化遗产。单霁翔(2006年)就对线性文化遗产进行定义,认为线性文化遗产是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形或带状区域内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族群。[2]线性文化遗产不是任何一种具体样态的文化遗产类型,而是从方便对各种文化遗产实施大规模、集中管理的需要出发,对密集在线状或带状的空间范围内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的新概括、新提炼。拥有2500年历史的大运河是中华文脉,长达3200公里的大运河沿线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资源,包括京津、燕赵、中原、齐鲁、淮扬、吴越等六大文化带的文化资源,具体的物质文化遗产有河道、码头、船闸、桥梁、堤坝以及沿岸的衙署、钞关、官仓、会馆、庙宇和驿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文学、艺术、民俗、史学及沿岸文化节庆等。[3]由此可见,大运河文化遗产是由人工开凿的水利工程运河产生的,拥有众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的线性文化遗产族群。
1.1.3 活态传承概念
“活态传承”是近年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常用的词汇。单霁翔就提出所谓“活态”,主要指该遗产不仅具有“遗产”的属性,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而且仍然具有其原始的使用功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在持续发挥作用[4]。胡燕认为“活态”指的是一种现今活跃的存在状态,对应于活态的是固态、静态或死亡状态。活态传承在现今的环境条件下,以人为主体,在保存其文化精髓和要素的前提下,以一种活跃、可持续的方式延续其文化形态的一种传承方式[5]。因此,笔者认为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是在当今的环境条件下,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可持续的方式延续其文化形态,继续保留其原始的使用功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能持续发挥作用。
大运河是出于稳固政权维持统一目的人工开凿确保粮食运输的水利工程,解决了在封建社会进行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目前江苏境内的京杭大运河对苏北、苏南运河进行了整治扩建,苏北运河基本建成二级航道,常年可行驶2000吨级的船舶,年货运量可大3亿多吨,苏南运河航道全部达到四级标准,可通航500吨级船队,年运货量已超过1亿吨。大运河自最初开凿至今,随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运河的河道与水利工程一直跟着进行建设,但是大运河的运输功能却一直未停止,即便是进入海陆空运输的今天,大运河依然扮演着水运时代沟通中国南北的交通枢纽角色,同时运河的水利灌溉及防洪功能也依然得以延续,尤其是江苏段运河更是集防洪、灌溉、排涝、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河道。由此可见,活态是大运河遗产最显著的特征,对大运河文化遗产进行活态传承研究尤其必要。
2017年2月和6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就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李麦产,王凌宇[6]指出大运河是属于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对其活态保护首先要延续大运河的航运价值,其次要添附旅游、生态和城市建设功能。姜师立[7]在大运河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探析一文中提出了大运河遗产的活态特点具备航运、水利和生态调节3个方面的功能,提出了大运河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方法和途径,其后2017年又提出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意义、构想与路径;葛剑雄[13]认为要辩证评价大运河文化,弘扬精华,抛弃糟粕。吕梦倩[8]对浙江段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进行研究。贺云翱[9]提出建设江苏段大运河文化带样板;赵志浩[10]和黄杰[11]则分别对苏州和扬州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熊海峰[12]则根据资料整理分析与实地调研访谈,发现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存在5大难点,提出了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6大对策。此外,陶莉[14]认为京杭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合理的产业化开发是保持其生命力和发挥其文化价值的重要途径。刘庆余[15]确认大运河作为一种活态遗产已得到各方认同,总结了运河遗产活态保护特征,分别对运河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相应的活态保护途径,并提出了构建运河遗产资源适应性管理框架和互动管理机理。从习总书记2017年强调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起,这些专家学者对大运河的研究都认识到其文化遗产的价值,大家的研究重心放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上,从整体工程建设角度出发,个别学者从线性文化遗产、活态遗产保护与利用出发,建议合理化产业开发,大运河文化传承利用的研究还相对较为薄弱。
运河在历史上适时因需而生,把国家政治中心与江南经济中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对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大运河是典型的“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具有自然遗产、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复合特征,运河遗产规模具大,内容多样,涉及的社会领域广泛。2012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公布《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规范大运河遗产的利用行为,促进大运河沿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平衡经济发展与运河遗产保护的关系,在社会进步的同时求得文化遗产的保全,将文化遗产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发挥其传承利用的作用,对社会生活、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活态传承”原本主要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它区别于“博物馆式”的静态保护,而是要在其产生和发展的环境中进行保护与传承。而本文中已经明确了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是在当今的环境条件下,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可持续的方式延续文化形态,继续保留其原始的使用功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能持续发挥作用。运河文化遗产采用活态传承利用方式是最适合最恰当的,运河是一项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共同构成的混合遗产,是静态与动态共同构成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把各具特色的运河文化遗产“活态延续”不仅是指原初运输功能的延续,还包括与运河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更好地挖掘、保护、传承大运河文化,整合运河资源,放大运河文化影响力,使中国大运河成为展示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大长廊。此外在继承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还应创造新的运河文化包括新的文化形象和符号,使古老的运河能持续换发生机,世代相传,真正体现“申遗只是过程,保护和发展才是目标”。
古老的运河是常州的母亲河,公元前495年由吴王夫差为西征北伐军运主持开凿,由西北向东南横穿整个市区,全长约45.8km,运河水穿城而过、绕城而行,孕育了常州城市、成就了常州郡府、格局了常州街巷、带动了常州经济、奠基了常州文化。
从2004年开始常州市政府投入巨资,挖掘运河文化创新特色,开展了一轮的古运河保护开发整治工程。首先把京杭运河常州市区段南移改线,到2008年竣工通航,建成的航道口宽达90m,底宽达60m,最小水深3.2m,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延续了古运河“船畅其行、货畅其流”的本体功能。
其次,修缮了西赢里明长城,整治了飞虹桥、文亨桥等运河相关文物本体保护及周边环境,先后完成竞园、意园、清凉寺、南市河驳岸整治等大运河沿线文物修缮工程,多项工程被列入江苏省重点文物抢救保护项目,运河沿线的文化遗存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再次,利用古运河开发了“三河三园”亲水之旅,北起中华恐龙园,途径火车站地区、红梅公园、天宁风景名胜区,最后到达东坡公园,全长12km。可惜的是三河三园亲水之旅于2009年投资6.6亿开始运营,到2017年年底仅仅9年时间就停运。在2018年2月24日,常州市重新推出了“2018龙城好运游”夜航,这趟古运河游船每周五至周日晚7点,从运河五号码头出发,至同济桥往返,全程约100分钟,让游客细细体验和品味常州段古运河文化韵味。
第四,成立于2008年的运河五号创意街区位于常州段运河南岸,是常州市构建“运河历史文化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围绕“运河文化、工业遗存、创意产业”的三大主题,通过“改造、削减、增补”的办法,利用工业遗存和文化遗迹加以改造,建成了“江苏省工业旅游景区”、“国家AAA级景区”。2017年6月在运河五号打造了大运河记忆馆,该馆集“运河历史”“运河遗存”“运河风物”“运河儿女”“运河新姿”五大板块于一体,为古运河畔老街区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五,常州段运河南岸全长9.4km保护及环境整治工程于2018年2月完工,运河两侧沿河建设慢行系统,形成长达约20km里的滨水绿色慢道。由西向东,把运河分为西门水驿、枕河街市、魅力宜居、文昌鼎盛和源远流长5个功能段落,每一个功能段落设计有鲜明的主题和特色,这些主题和特色通过运河光影来实现的,运河两侧间隔约300-500m安装投影,展示运河文化,用图案和文字向每一个经过的市民讲述运河故事。此外,运河光影地面部分还包含了运河两岸绿道功能照明,以及两侧驳岸、栏杆、绿地、亭廊、桥梁等节点景观照明。千年古运河首次亮灯,为夜幕中的运河风景平添了一份风雅和韵味。
常州段运河及其沿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工作在持续不断进行中,符合习总书记提出的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融合发展、绿色生态”的工作方针,不仅保留了运河的水路运输功能,开发了水上旅游产品,改善了运河沿岸居民的生活品质,还提升到中华文化展示和产业集聚提升的较高层次,真正走上运河特色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利用之路。
23km的运河常州城区段作为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31个遗产区、27段河道之一,规定了常州段运河不仅要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指南要求进行操作,其次要遵守我国文化部出台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2006年11月)、《常州大运河遗产保护办法》(2013年11月)、常州市《常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2017年6月)等办法条例,根据这些制度对运河段的特色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利用。另外2018年1月出台的《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不仅明确了政府职能、健全管理机构、各项工作机制、优惠政策等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办法》体现了常州通过地方立法确立相关制度,加强和完善非遗保护工作的决心。有了这些制度的保驾护航将有助于对常州段运河特色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利用。
借助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东风,2004年江苏省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中正式提出了“一圈三沿一轴”的旅游发展布局,而其中的“一轴”就是以沿河风貌为轴的古运河旅游线。同年常州市制定了《常州老运河及关河滨河地带概念性城市设计》,从整合空间、展现特色入手,结合城市旅游和完善道路系统,提出建设“活力之河、魅力之河、生态之河”的规划目标。常州市在“十一五”旅游规划建设中也提出了古运河-青果巷-前后北岸历史文化旅游带景区建设项目。2008年初又编制了《大运河(常州段)遗产保护规划》,确定大运河水利工程遗产等五类保护重点,使运河遗产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在2013年常州规划局又公布了《常州市历史城区市河及关河沿线景观综合整治规划》《古运河常州城区段(中吴大道——政成桥)滨水地区详细规划》《石龙嘴历史文化风貌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和《青果巷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等系列运河相关的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为常州段运河特色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利用指明方向。在这这些规划设计指导下,充分挖掘古运河历史文化,明确运河文化旅游故事主线,并结合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延伸发展,真正体现出常州段运河特色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利用。
常州段运河文化遗产活态传承是要把历史上留存下来的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可持续的方式延续其文化形态,继续保留其原始的使用功能,同时又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仍能持续发挥作用。因此早在2004年开始常州市政府就对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和梳理,发现常州运河两岸,共有水利工程遗产48个,其他物质文化遗产110个,聚落遗产点9个(其中有历史文化街区3个)。在摸清家底的后常州市政府投入巨资挖掘对确定古运河古迹文物进行了修缮、移建、复建等具等工作,使这些资源真正构成常州古运河沿线独具特色的建筑群落和人文景观,展现出常州绚丽多姿的运河文化风貌。2004至2007年,常州开展了积极的非遗申报工作,38项被列入江苏省级非遗名录,12项进入国家级非遗名录,1项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以来,常州市先后完成竞园、意园、清凉寺、南市河驳岸整治等大运河沿线文物修缮工程; 2013年完成飞虹桥、文亨桥等运河相关文物本体保护;2014年常州市新北区孟河镇和武进区郑陆镇焦溪村成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2015年常州市被国务院正式批复列为国家历史名城,2017年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杨桥村成为第八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2017年黄仲则故居修缮布展工作完成,另外唐荆川纪念馆、周有光纪念馆、张太雷纪念馆新馆等名人纪念馆项目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中。这些有形物质文化遗产和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按照常州对运河的规划逐步进行保护和利用,充分挖掘沿岸历史文化资源,力争成功打造传播运河文化、传承运河遗产的常州运河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
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历史见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部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多是以政府为主要承担者,但是现在,政府保护制逐步被全民参与保护制度所取代,形成全民共同参与,共同维护和遵守的文化遗产保护风气。文化遗产由全民参与保护要向全民公开展示转变,可以最大限度发挥其影响和价值,这才是真正实现了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2013年常州市政府摄制电视片《春秋运河的春秋》,印发《大运河常州段》宣传册5000多册,提升了社会认知度和参与度;组织6.12日端午“千人走运河,万众迎申遗——保护母亲河主题毅行活动”,这条毅行路线是从运河五号途径关河路、延陵东路、桃园路、吊桥路、广化桥等最后又回到运河五号10km左右,让市民近距离感受运河,欣赏运河;同年发起在常州网“龙城博客”发表“我们眼里的母亲河”和“保护母亲河”等系列征文活动,全面提高公众对大运河遗产的再认识;开展“中国大运河一一大型文献图片展”和 “中国大运河”主题邮票展等活动,展示中国大运河的非凡岁月。成立近千人的志愿者队伍包括社区老年人、公务人员、企业员工、在校学生志愿者等,结对认养沿线文物点,对文物点进行定期巡查,他们长年活跃在运河沿线,全力以赴为保护大运河默默奉献。
申遗不是终点,传承利用才是目标。目前常州段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虽然得到了常州市各界的大力支持,取得了众多成效,但是传播推广力度有所欠缺,导致全社会参与的氛围还不足、文物资源闲置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加强运河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利用的宣传和教育,让被运河水养育了数千年的常州人,带着一份深厚的责任,守护好这份属于全世界的宝贵遗产;此外还应在常州段运河的48个水利工程遗产、110个其他物质文化遗产、9个聚落遗产点选取极具代表性的景点串成“特色运河游”旅游产品,让运河文化遗产成为向公众展示运河文化和常州城市风貌的重要载体。大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利用是一项有着重大文化价值、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性项目,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