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荣里
图1 城迹封面
建筑伦理学者、北京建筑大学文法学院秦红岭教授,一直关注北京城市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议题。近年来,围绕北京建筑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撰写了大量学术文章,而她对建筑伦理问题所作的深层次探讨不仅引起学界的关注,更为建筑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指导。她最新专著《城迹——北京建筑遗产保护新视角》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是她以北京建筑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题而撰写的一部力作(图1)。
北京作为世界著名的历史古都,承接了政治文明和经济文明,体现了整个农耕社会的推演过程,更是近现代诸多历史事件的见证者。各个阶段的建筑与文物,构成了城市发展的漫长痕迹。正如作者所言,人文渊蔚的古都北京,透过她的建筑遗产和历史襞褶让我们触摸到沧桑的历史记忆,默默地告诉我们来自何处,让我们能够找到自己的根在哪里而不至于不知所归,让我们能够融通过去与未来。记录与分析以建筑遗产为主要载体的文化遗存,对我们梳理历史,记住我们从何而来,记住一个城市的文化沿袭,探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的可靠路径,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值得缅怀的坐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城市要发展,不可能完整保留过去的一切,但历史又要存有一席之地,没有历史文化的城市,不仅是干瘪无味的钢筋混凝土的组合体,更不会增强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正是基于此,无数建设者和文化保护学者,在设计规划中相互厮杀,在施工现场相互指责,最终达成的意见,未必能获得双方的满意,但就是在这种磕磕绊绊的纠缠中,历史最终留下了它的印迹,城市也获得现代化的发展。在这样的对抗环境中,那些为无语的城市印迹说话的学者,就成了文化的坚定保护者。如阮仪三、陈志华、冯骥才、王军等专家学者,一直为古建筑鼓与呼,他们成为许多城市可敬的城市建筑文化遗产守护者。
2014年习近平考察北京时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北京是世界著名古都,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张金名片,传承保护好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首都的职责。”如何保护好北京珍贵的建筑遗产,让千年古都的文脉得以活态延续,这既是时代的叩问,也是每一位关心北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学者所共同追寻的命题。正是基于这样的使命感,秦红岭带领她的学生和团队,行走在北京的大街小巷,探寻北京丰富的建筑文化遗存——调研、宣传、呼吁。她会为每一处遗迹的损毁而扼腕,也会为一夜之间名人故居的消失而叹息。她曾以北京市人大代表的身份,提出“北京林则徐故居损毁严重亟待保护”的建议(图2)。作为人文学者,她可能提供不了具体的设计与修复方案,但她在城市建筑文化传承即将发生断链的地方,发出自己哪怕是微弱的呼喊,尤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图2 北京老城传统空间格局保护示意图
图3 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一轴”与“一线”示意图
《城迹——北京建筑遗产保护新视角》从多元视角,以历史文化名城北京为例,提出了城市建筑遗产保护的整体框架。从作为一种城市规划子系统的文化规划视角,提出了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的北京老城建筑遗产保护策略;基于文化价值视角,分析了建筑遗产所具有的多重价值要素,尤其强调乡愁体现了建筑遗产的一种独特的情感价值;以建筑遗产保护伦理为切入点,探讨了建筑遗产保护与城市文化发展的关系;从城市设计层面拓展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构成要素,从历史文化评估中梳理历史脉络与地方依恋的内在关联度;提出了“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这一区域性建筑遗产保护新概念;提出并探讨了“叙事性阐释”的概念,并以北京通州运河遗产阐释为例,具体探讨了遗产叙事性阐释的基本策略。全书围绕建筑遗产保护,散点透视,观点明确,是一部城市建筑文化保护不可多得的佳作(图3)。
该书观点的新颖尤其体现在,作者认为对拥有丰富建筑遗产资源的北京而言,对其保护不仅要重视单体建筑遗产的修缮与维护,更要考虑在城市肌理、公共活动方面与周边环境产生联系,并通过有效路径对建筑遗产资源进行整合性利用,以凸显建筑遗产的整体价值,重塑城市的历史连续性。正是在此基础上,她提出了“主题性建筑遗产线路”概念,这是一种将城市散点分布的建筑遗产连线成片保护与利用的可行方法。由此,作者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以整合京津冀都市圈建筑文化遗产资源为目标,具体提出建构了四个主题线路,即“革命之路”:京津冀革命纪念建筑遗产线路;“崛起之路”:京津冀近现代工业建筑遗产线路;“文化一脉”:京津冀建筑遗产类主题博物馆线路;京津“双城记”:名人故居线路。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建筑;城市的文化符号,需要建筑遗产做最真实的表达。正如作者在该书序言中所说,建筑遗产既是城的有形之迹,又是城的无形之迹,在有形保护与无形传承之间,城市将生生不息。该书展现了作者对城市建筑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清醒思考,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也值得城市管理者深思。欣喜地看到秦红岭的这部著作,与其说是一部学术著作,不如说是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的一部警醒之作。期待更多的类似著作出世,为岌岌可危的“城迹”,再多增加几道防护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