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执政的骨干力量,其一言一行不仅反映个人的能力、水平高低,更关系到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以及党委、政府的威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就等于抓住了“牛鼻子”。笔者认为,当好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或者说当好一名称职的“关键少数”,应努力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建树。
一是要具有政治远见。这是一个大局观念、站位水平、决策能力的问题。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目光短浅,干工作、作决策往往只是站在个人的一亩三分地,视野比较窄,只图部门自身利益,对部门单位在全局中如何定位、如何发挥应尽职责,思之甚少,甚至是不管不问、置若罔闻,感觉那是上级领导的事情,与自己距离还远,习惯打个人的“小算盘”。尤其是在遇到困难和棘手问题时,不善动脑、不敢担当,生怕给自己惹上麻烦,总想着法子找出种种理由来逃避。试想,这样的干部如果放在更高位置的话,每每想着自己的部门利益,不去考虑大局,处理不好个人和集体、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必然会给全局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此,作为一名合格的领导干部,必须把讲政治、讲大局、善谋势、敢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的必备条件。如果政治上不成熟,或者不能从更高层次上把握工作和看待问题,不仅个人走不长远,而且会影响地区的事业发展。
二是要具有人格魅力。人格魅力一般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气质、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的很能吸引人的力量。领导干部要具有人格魅力,首先要品行端正、一身正气。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令而行的效果就是一名领导干部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同时,领导干部还要具有与众不同的气质和能力,其一举一动让大家有心理上的认同感,成为周围同志自觉追随的“领头羊”,换言之,要有领导风范,产生磁场效应,让大家打心眼里佩服。当然,人格魅力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是一个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必须付出艰辛努力,凡事都能公道正派,多为他人着想,要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及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博大胸怀才行。
三是要具有导师作用。孔子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作为一名领导干部,特别是作为班子里的班长,要让其他成员感到与自己一块共事非常荣幸,感到对个人的成长和丰富人生能起到引领作用,如果能达到这种效果,那么“一把手”的价值就会体现得非常到位。“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名优秀的领导干部,不仅要加强自身修养,切实提高领导水平,也要善于传授经验方法,让其他干部特别是班子成员在日常相处中,学到更多务实管用的看家本领,提高处理急难险重问题的能力,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展现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示范效果。送人玫瑰,手有余香,这种作用的体现,更需要领导干部具备甘为人梯、无私付出、不求回报的伯乐情怀。一言以蔽之,如果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在以上三个方面真正有所建树的话,就一定能够历练出一身过硬本领,不断推动我们党的事业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