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西丰县种畜禽监督管理站,辽宁西丰 112400)
猪附红细胞体病病原寄生在血液中,是一种大小不一,无细胞壁的多形态微生物。附红细胞体病在世界范围的流行,对养殖业造成严重危害。病原体通常由节肢昆虫传播[1],主要发生于夏秋吸血昆虫活动的季节,近年来在我国北方夏秋季节时常发生,冬季少见。2018年1月中旬,在辽宁灯塔某养猪场暴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经诊断和治疗疾病得到控制。
辽宁灯塔某养猪场饲养4月龄左右育肥猪1200余头,于2018年1月中旬陆续发病,猪群采食量每日明显递减,活动量减少,渐进性消瘦,发病率高,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波及全场育肥猪,死亡率低,有少量死亡。仔猪和母猪极少发病。饲养圈舍潮湿,通风差,环境和猪体污秽。据了解,已经进行过多种疫苗免疫,秋季保育期曾暴发过附红细胞体病。发病后曾一度按照蓝耳病、支原体肺炎和猪瘟治疗,无治疗效果。
大多数病猪表现体温升高40.5℃~41.5℃,持续高烧,病程长,死亡率低。挤堆,食欲不振,皮肤黏膜苍白,皮毛枯燥,个别猪喜欢喝尿水,排出干硬深黑色粪便,尿浓缩深黄色,呼吸加快无咳嗽,眼角有分泌物,个别猪后期表现出黄疸症状,黏膜皮肤呈淡黄色,渐进性消瘦,病程长达10余日,反复发病,通常转归为营养不良,生长迟缓[2]。
少数表现为急性经过,病猪体温突然升高为40.5℃~42℃,皮肤呈现出潮红色,成为红皮猪。病猪委顿不食,独自趴卧角落,表现呼吸困难,尿液深黄或淡红色。排出棕红色稀便。站立困难,经3~5天死亡。
母猪发病极少,表现采食量稍减,体重略有下降,皮肤变白,个别母猪母猪耳后、背部和腹下皮肤有针尖大铁锈色瘀斑。
对病死猪和濒死猪进行剖检观察,血液稀薄,色淡,凝固不良,有明显贫血变化。急性经过病死猪全身皮下出血、血红素浸润,肌肉水肿色泽淡白,肺暗红色,表面光亮有豆粒大出血斑。心肌扩张表面有出血点,心冠脂肪明显出血,心内膜条纹状出血。肝脏肿大呈淡黄色,表面有灰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色泽变淡,质地变软。肾脏肿大颜色变淡,髓质有坏死变化。膀胱表面少量出血点,个别病死猪膀胱内充满深褐色尿液。胃肠水肿充血、脱落。
根据发热、贫血、溶血黄疸等症状,初步疑似诊断为猪附红细胞体病。进一步通过血样实验室检查。
现场耳静脉或前腔静脉随机抽取部分猪血液抽样检查,加等量生理盐水后用盖玻片压置在显微镜下暗视野观察,可见红细胞表面附着有球形、椭圆形、豆点状及颗粒状的病原体,并不停地做扭转、伸展、收缩、转体、S线等活动。红细胞形态发生皱缩变化,边缘不整呈锯齿状、星状等不规则形状[3]。
血液涂片用瑞士-姬姆萨氏混合染色30min,油镜下观察,红细胞不规则变形、边缘出现皱褶呈齿轮状、星状。附红体被染成蓝紫红色不规则颗粒状,有折光性,周边有白环状,中心明亮如空泡状。血液镜检病原符合附红细胞体特征[4]。
(1)加强猪舍通风,加温保持舍内干燥。使用除癞灵喷雾猪体和环境,消灭圈舍内和猪体表螨虫,1次/3d,连续进行3次。
(2)在饲料中投喂多西环素300g/t、磺胺间甲氧嘧啶400~300g/t进行治疗。连用7d,间隔停药2d后再用7d。
(3)对发病猪进行隔离治疗,磺胺间甲氧嘧啶30mg/kg,另一侧肌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肌肉注射1次20 mg /kg。1次/d,肌肉注射连续使用5d为一个疗程,并同时肌注补铁剂1次。
(1)本病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诊断要点是通达实验室血液镜下观察,检查附红细胞体病原,确诊该病为猪附红细胞体病。
(2)该生猪养殖场前期发生过猪附红细胞体病,存在该病原体。附红细胞体病主要通过吸血昆虫携带并传播,主要发生于吸血昆虫活跃季节,本次发病是由于圈舍潮湿使螨虫滋生,通过寄生体表,间接传播了联合附红细胞体病原。因此,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螨虫能有效防治本病。
(3)附红细胞体病发病机制是由于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5]。急性病例临床特征性症状血红蛋白尿透出血管壁、组织血红素浸润使皮肤黏膜暗红色、血红蛋白从肾脏滤过,使尿色泽变深,诱使个别猪喜喝尿水,亚急性和慢性表现贫血,皮肤黏膜苍白。过多的含铁血红素被肝脏代谢,生成大量的胆红素由胆囊排入消化道,使粪便颜色变成棕红色,应区别肠道出血性疾病。
(4)由于附红细胞体没有特效疫苗,发病后产生免疫较慢,病程长,反复性发作,治疗时要增加用药疗程。四环素类和磺胺类药物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适于本病的防治,定期在易发季节预防性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秀玲,李惠平.生猪副红细胞体病的诊治[J].甘肃畜牧兽医,2010,(5):21-22.
[2]潘树德.猪附红细胞体病及其防治[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85.
[3]吴玉苹,张海棠,陈金山.猪附红细胞体的形态学观察[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3.
[4]贾杏林.猪附红细胞体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0,(5):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