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县畜牧兽医局,甘肃成县 742500)
随着畜牧产业的振兴与发展,农村养殖已普遍脱离了农耕时代的经济烙印,千家万户的散养方式被相对集中的规模化养殖所取代,由此带来的畜禽粪污相对集中过剩,种养生产脱节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的问题也愈加凸显。一方面是农业用地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农产品品质下降;另一方面是畜禽粪污处理不科学、使用不便而带来的相对过剩。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着畜禽饲养场与农户居住地相连,或靠近公路,或邻近河道的情况,有的甚至在自家院落搭建养殖场。不仅动物卫生存在隐患,疫病防控难度加大,极易引发疫病散播流行,而且饲养场对周边环境不可避免带来污染隐患。现根据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畜禽饲养场建设现状,客观剖析粪污处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内在的原因,从而提出今后畜禽养殖中的粪污资源化利用建议。
饲养场多邻近公路、河道或建在农户相对居住的集中区,无屏障可言,防疫条件差,疫病防控难度加大,环保配套设施设备因陋就简,环境污染隐患大。
养殖量随市场行情浮动,粪污处理池以建场初期的规模设计,养殖量上浮后往往出现粪污清运不及时,粪污因雨水外溢污染环境导致周围群众不满。多数饲养场农业用地局限于自己的承包地,未配套足够消纳养殖粪污的种植业用地,粪污处理主要靠周围用地户拉运,拉运时间也取决于农作物播种时间,粪污清理无计划性。
据推算,一般农村养殖场清运粪污时间取决于粪污池容量、堆粪场大小和农作物播种时间。春秋两季是农业主要播种期,由于春秋播种季气温一般偏低,微生物发酵时间延长。农村多数饲养场粪肥从饲养场贮存到农田堆积发酵时间一般不超过45d,而污水发酵时间受沉淀池容量和农田用水需要,一般不超过90d。自然情况下无氧发酵少于60d或有氧发酵达不到180d,很难杀灭粪便和污水中的有害菌、虫卵和植物种子,粪污中有益菌也不能充分降解有机物为土壤中植物根系收利用。
有条件的大型养殖企业在过去享受的畜牧养殖项目建设中侧重于办公室、职工宿舍、畜禽圈舍、饲料加工设备、运输工具、种畜禽的引进等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的成本投入与核算,而忽略了环保设施的投入和成本折旧,从政策支持导向上对环保建设有所疏忽。
使用极不便利,而农村有机肥加工厂建设滞后,为化肥的滥用创造了条件。农家肥虽然肥效持久有机质丰富,但使用量大,一般粮食用地都在3000kg/667m2以上。由于农村外出务工影响和农业效益低下等原因,劳动力缺乏已司空见惯,仅靠人力拉运极为不便,多数还要靠农用车拉运,对于液状有机肥还需要带有密封容器的设备来运输,无形中增加了使用难度。因此,在农村投资建设有机肥厂,提高有机肥质量和使用效率已刻不容缓。
(1)许多乡村对畜禽养殖场的建设用地未纳入统一规划,即便有统一的规划,也缺乏相应配套的公路、饮水设施和电力设备。农户养殖场选在距公路、河道附近的区域主要是占用交通便利的条件和取水方便的优势,以降低基础设施投入成本。
(2)农村土地租赁费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速度加快而逐年增高,流转他人土地代价大,成本高昂。农村现租赁成本一般在600元~1000元/667m2,且先付款后用地。就产业而言,受市场影响,养殖比较效益趋于平缓,无暴利可取,因而土地增值潜力不大。考虑到成本回收率,农户更乐意在自家土地上投资。
(3)对养殖场污水处理后的排放存在观念上的误区。认为通过三级沉淀池净化后流出的水视为“净水”,多数短期沉淀后直接还田;个别农户将畜禽饲养场与发展庭院经济等同起来,直接在自家院落搭建蛋鸡舍,有的甚至利用屋顶空间搭建,直接忽视了动物防疫条件。
(4)饲养场环保设施设备和技术普及率低。主要是养殖业投资回报率受市场影响大,利润空间有限,高投入也易发生资金沉淀。
(1)在畜禽养殖量相对大的县乡普及配套修建与农业用地相匹配的有机肥加工厂或生物沼气站,解决农村饲养场出现的畜禽粪污发酵不彻底和农家肥的使用不便问题。据测算,农业用地有机肥使用的空间极大。以猪当量测算:在育肥猪场,每出栏1头猪的产粪量为2.1kg/d×110d=231kg;污水产生量为10kg/d×110d=1100kg,粪污总量为1331kg。而农业用地中施肥量需求最低的粮食作物用地需农家肥约3000kg/667m2,折合2.25个猪当量,则每6666.67hm2耕地至少可消纳22.5万个猪当量畜的粪污量。因此,农村配套有机肥厂销路十分广泛。
(2)在农村饲养场普遍推广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和人工干清粪的技术,倡导农牧结合、生态养殖的发展理念,使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呈良性发展。
(3)业务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的审核和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取缔家庭院落式养殖场,确保人畜安全和环境整洁。
(4)发改部门对畜牧养殖项目的财政资金用途上应重点向回收率低的环保设施建设倾斜;信贷部门在资金上应积极支持养殖企业向种植和能源、肥料生产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