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莱州市三山岛畜牧兽医站,山东莱州 261400)
随着我国生猪养殖行业的发展,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生猪养殖带来的低成本、低收益,而是更加着眼于更加科学、更加系统化的生猪养殖模式,由此,越来越多的生猪养殖工作者们着重于生猪养殖模式的研究工作,由此,针对我国的生猪养殖工作也发生了突飞猛进的改变。截至目前,我国常见的生猪养殖模式通常有五种:即育肥猪养殖模式、母猪养殖模式、自繁自养模式、产业链模式以及其他养殖模式五种。下文将针对上述五种模式进行阐述,并针对其不同养殖模式下的生猪疾病防控工作进行探究,以期从养殖环节最大程度上保证生猪养殖的健康和速率,从而提升我国生猪养殖者们的总体收益情况。
首先,是育肥猪养殖模式。在这一模式下,通常是指小猪仔重量逐渐增加的过程,这一模式通常情况下比较适合规模较小的养殖方式,例如,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家庭生猪养殖都属于这一养殖模式。这种生猪养殖模式具备较强的灵活性优点,农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投资成本等基本因素进行生猪养猪数量等参数的基本选择的同时结合其生长、育肥周期较短等优势,保证这种生猪养殖模式的风险性相对较低,是我国农村中最为常见的生猪养殖模式之一。
其次,是针对母猪的养殖模式。母猪养殖模式,即农户在进行生猪养殖的前期,针对性地选择种猪和生育能力较为优质的母猪进行饲养,从而生产仔猪进行售卖,从而获利的养殖模式。就这一生产模式来说,相对于其他生猪的饲养来说具备更加明显的时间优势,养殖周期短、资金回笼速度快、成本投入少等使得越来越多的生猪养殖人员选择这一模式进行后续的生猪养殖工作,但是在这一生猪养殖模式下,由于市场依赖不稳定、抗风险能力较低等因素,很大可能会影响在仔猪的售卖收益等情况,进而影响生猪养殖工作者们的收入情况。
第三,即自养自繁生猪养殖模式。自养自繁生猪养殖模式下的生猪养殖工作将上述两种生猪养殖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避免了单一模式运行下存在的抗风险能力不足等问题,有效的延长的中、小生猪养殖人员对于养殖模式链条的同时,提升了其针对生猪养殖模式选择的单一性,使其整个养殖工作能够更加灵活、更加高效地进行生猪的养殖。但是这一模式由于其生产链条较长等因素使得在实际的应用环节所需要投资的资金相对上述两种模式更多,并且需要根据养殖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比及改善,方能为生猪养殖者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第四,产业化的生猪养殖模式,在这一模式中,充分地展示了“企业+”的优势,将新的产业化优势与传统的农户养殖模式有机地整合在了一起,使其从生猪 养殖场的建设、选址阶段入手逐渐深入到免疫、检查等各个环节,并能及时的为农户提供更加科学、高效的养殖方法,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农户生猪养殖的风险,提升其收益情况,由此,这一方式将是未来我国生猪养殖行业中最为高效的生猪养殖模式。
最后,是其他,截至目前,我国研究者除却上述养殖模式外还探究出了一系列其他类型的新型生猪养殖模式,例如,生物养殖模式、资源结合式养猪模式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良好的生猪生长环境的同时促进生猪的养殖收益等情况。
针对现阶段我国生猪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防控来说,如果想要获得较为良好的生猪疫病防控效果,本文根据实际的经验来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根据实际的生猪养殖经验,本文认为针对生猪养殖过程中疫病的防控首先便应从源头阶段便着手于有关生猪的流入,增强早期免疫工作的筛查,避免因猪源的不稳定性等因素造成猪群疫病的发生,为农户带去不可估量的生猪养殖疫病损失。
猪舍作为生活日常居住、饮食的重要区域之一,合理的统筹、规划,也是针对疫病防控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尤其是针对家庭养殖及中、小型生猪养殖厂来说,内部环境适宜的猪舍环境不仅仅能够从根本上帮助猪群的基础生长更能够在一定情况下确保防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生猪养殖的疫病防治环节,应该定期、及时的针对生猪的养殖人员进行系统、全面的生猪养殖、防疫工作讲座,使其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到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同时确保防疫工作的落实,进而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生猪养殖、防疫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生猪养殖技术的不断深入,愈来愈多的生猪养殖模式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合理地进行选择,从而达到更大的生猪养殖收益,成了我国生猪养殖者们探索的重点。
参考文献
[1]乐昌光.生态猪养殖技术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22):234.
[2]刘晓云.猪养殖过程中呼吸道疫病的发病原因和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7,(11):133.
[3]瞿佳铭.生猪养殖模式与疫病防控对策[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