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天鹅养殖与管理

2018-01-22 11:52:12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工孵化繁殖期种鹅

(青岛市动物园管理处,山东青岛 266003)

1 前言

黑天鹅是一种体长110~140cm的珍贵禽类,原产地在澳洲,其主要饲料为植物性饲料、青草,易饲养、易养殖、且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其养殖地点通常为水域地区,加强黑天鹅养殖与管理,既是当前的市场需求,又是珍贵禽类养殖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就黑天鹅养殖与管理进行探讨。

2 环境条件

(1)自然散养

若采用自然散养黑天鹅的方式,那么水域面积可大可小,通常而言,1对种鹅/100m2水域,还将一些挺水植物种植在水池中,还可以在池周空地栽植一些供遮阴的乔木和供采食的牧草;为了避免黑天鹅的繁殖与生长受到其他动物的干扰,还可用栅栏或网片将散养区四周围绕。与此同时,要注意对水面进行定期消毒,消毒剂的抛洒量通常控制在20kg/667m2漂白粉或者50kg/667m2新鲜石灰粉。

(2)笼舍圈养

若采用笼舍圈养黑天鹅的方式,那么圈养面积30m2为佳,内含10m2水池,而水池的深度控制在60cm,定期更换池水,每舍养l对种鹅。

3 饲料标准

(1)种鹅饲料:种鹅饲料以青饲料为辅、精饲料为主。待种鹅进入到繁殖期阶段之后,那么还可将适量的贝壳粉(比例3%)和鱼粉(比例5%)加入到精饲料中。

(2)雏鹅饲料:雏鹅饲料的组成比例为三成青饲料、七成精饲料。

(3)青年鹅:待雏鹅养至4月龄,那么就会变为青年鹅,精饲料可转用蛋鸡用的颗粒料,并且还可配备适量的青饲料来让青年鹅进行自由采食。

4 种鹅的配对

(1)青年鹅开始配对的时间段通常为18月龄,可将青年鹅进行散养区,让它们自由配对,一旦配对成功之后,天鹅较为稳定,大多为一雄一雌,偶尔也会出现一雄二雌的情况。

(2)若天鹅没有自由配对成功,还可进行人工强制配对。即:在笼舍内圈养还没有成功配对的黑天鹅,让其一雄一雌分别放入到相邻笼舍,让其可以相互看见,但是不能接触。若雄天鹅和雌天鹅频繁进行点头示爱,那么可以将其同笼饲养,一旦成功配对之后,那么可将其放入散养繁殖区。

5 繁殖期的管理

待进入到繁殖期之后,亲鹅的羽毛光泽度较高,且嘴上红斑鲜亮,与亲鹅配对的黑天鹅则会与之交颈接头、互相追逐、互相戏水,表现得格外亲热、兴奋,进入到发情交配期,交尾时间通常为3~5s/次。而后亲鹅会选择地势较高、较为隐蔽、安静的地方来营巢;待筑巢完毕之后,黑天鹅会在短时间之后就开始产卵,平均卵重 150~165g。而黑天鹅孵化的时间通常是在其产7枚卵后开始,且会雌雄轮流孵化,孵化期可将放置了多种饲料的食盆配在巢旁让种鹅自由采食。针对黑天鹅繁殖期的具体情况,可以加大管理力度。

(1)提供巢材:黑天鹅性成熟的阶段通常是在20月龄开始,那么为了便于其建巢筑窝,可将多种营巢材料放置在黑天鹅的活动区域。

(2)自然孵化:待筑巢完毕之后,黑天鹅会在短时间之后就开始产卵,通常而言,第1枚卵在初次交配后的8~15d,而后每隔一天产1枚卵,每窝的产卵量为6~7枚。如果想要让黑天鹅自然孵化,那么在其孵化期要尽量避免出现人为干扰的情况;与此同时,为了能够让黑天鹅能够遮阳避雨,还可以在黑天鹅的巢顶上加构一个小棚。

(3)人工孵化:若选择人工孵化的方式,那么在黑天鹅产第1枚卵后,就要及时地将将其取出,且用假卵替代,而后则只将新产的卵取出,假卵则是在最后取出。黑天鹅的第二个产卵期与第一个产卵期的间隔通常为20d,可选择自然孵化第二窝卵地方方式。通常而言,种卵的存放周期为4~5d。若卵量较多,那么可采用机器孵化的方式进行孵化;若卵量较少,那么可采用温水孵化等简易方法进行孵化。施温方案建议采用变温孵化的方式,第一天到第15d的孵化温度控制在38℃为宜,第16d到第32d的孵化温度控制在37.5℃为宜,第33d到第35d的孵化温度控制在 36.8℃为宜;待孵化到25天时,那么要注意及时晾蛋,晾蛋频率控制在1次/日,5~8min/次。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种蛋出雏率,那么可在孵化到32d后进行人工补湿,一直持续以雏鹅35d出壳为止。

6 育雏

若雏鹅是自然孵化,那么最好让种鹅自行带育;若雏鹅人工孵化,那么则要做好以下工作:

(1)温度:雏鹅出壳1~7d的温度最好控制在35℃~32℃,而后则每周温度逐步降低1℃~2℃,一直降到自然温度为止;值得注意的是,雏鹅的精神状态与温度的高度要密切联系在一起。

(2)饲喂:待雏鹅出壳后2~3d,那么就可让其饮用温开水,前3d要注意将抗生素加入到温开水中。待雏鹅开饮后2h之后就可给食,供食频率控制在6~7次/日。

7 疾病防治

(1)养殖区内定期消毒。用消毒液来对养殖区的常用工具、墙壁、配套设施、地面进行消毒,并且还要对粪尿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以此来将养殖区内的各种病原体进行消灭。为了能够提高消毒效果,可注意对消毒药物进行定期更换。

(2)饲养期间为了避免出现禽病,可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中草药、广谱抗生素。

(3)寄生虫病、大肠杆菌病、小鹅瘟等病害是黑天鹅的常见病害,除了要做好常规的黑天鹅养殖与管理之外,还要注意对其精神状态教学密切关注,一旦发现禽病,那么要做到“早隔离”“早治疗”;为了避免禽病蔓延,还要注意对症用药。

参考文献

[1]巩万里.著名观赏珍禽黑天鹅的养殖技术[J].农村百事通,2015,28(19):109-113.

[2]王桂香.黑天鹅的人工养殖技术[J].北京农业,2008,16(1):191-192.

猜你喜欢
人工孵化繁殖期种鹅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今日农业(2022年14期)2022-09-15 01:44:52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甘肃盐池湾斑头雁繁殖期觅食地选择研究
浅析鸡蛋人工孵化技术要点
山西农经(2019年12期)2019-09-23 05:41:09
种鹅的选配技术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8
圈养白化孟加拉虎繁殖期行为时间分配的研究
绿色科技(2014年4期)2015-01-06 00:03:24
赛鸽人工孵化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