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畜牧兽医局,山西晋城 048200)
近年来,沁水县畜牧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市、县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沁水县畜牧业呈现出加快发展势头,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步伐加快。2017年底,沁水县畜牧业总产值4.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6%,全县肉羊舍饲集中育肥出栏2.2万只,黑山羊提纯复壮工程成功实施,肉鸡单批次饲养量达到200万只,年饲养量超过了1000万只。成绩固然可喜,然而和现代畜牧业相比,沁水县畜牧业发展的差距还很大。
一是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不到位,畜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没有根据自己的自然生态、资源状况、经济实力等基本县情,科学、客观制定适合县情的现代畜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在突出优势产业、打造主导产业方面,没有更加重视和加快节粮型畜牧业发展,使畜牧业结构不够合理。二是生产方式较为传统,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程度不高。截至2016年底,沁水县规模生猪出栏占全县总出栏的48.2%;规模蛋鸡存栏占全县总存栏的38.2%;规模羊场出栏占全县总出栏的79.2%;规模肉鸡出栏占全县总出栏的97%。综上所述,沁水县畜牧业生产仍然是以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的传统养殖方式,标准化养殖程度还很低。三是畜禽良种化程度低,生产水平和养殖效益差。沁水县虽然是养羊大县,然而沁水县羊的良种化程度仍然偏低,大部分养羊户饲养的品种以本地黑山羊和本地绵羊为主,优良品种占比不足10%。同时,多数养羊户实行的是全天候放牧的饲养管理方式,沁水县养羊业尚未摆脱饲养管理粗放、繁殖率低、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经济效益差的困境。四是畜禽养殖环境压力大,废弃物治理有待加强。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继工业污染、生活污水垃圾污染之后的第三大污染源;部分养殖场或建在村庄周围、或紧靠公路,养殖场散发的难闻气味,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2016年以来,沁水县由于养殖污染问题而引发的环境举报案件时有发生,养殖污染已经成为农村居民新的矛盾引爆源。
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曾提出了比较成本贸易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每个国家都应根据“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原则,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那么在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运用区域比较优势来确定其定向问题最合适不过。
沁水县有天然草地面积11.6万hm2,加上农作物秸秆,林间牧草、树叶等年载畜量达50万个羊单位。而且沁水县蜜源资源丰富。全县共有蜜、粉源植物40余科、100余种,面积约20万hm2,是中国著名的优质蜜源地之一,蜜源资源遍布全县251个行政村、2600多个自然庄,村村庄庄适宜发展养蜂业,全县蜜源资源载蜂量最少可达10万箱以上。
结合区域结构优势理论,沁水县的区位优势是山大坡广,蜜源丰富,因此,沁水县畜牧业的优势在牧坡、在蜜源,草食畜和养蜂这两个产业的发展才能充分体现我们的区位优势,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我们的区位优势,建立在这种基础之上的现代畜牧业才会走得更长更健康。
(1)调整畜种结构。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确立养羊和养蜂业作为沁水县现代畜牧业主攻方向,重点在产业发展上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形成特色鲜明、规模适度、优势突出、效益良好的养羊、养蜂产业结构。
(2)调整品种机构。建立现代良种繁育推广体系,在沁水县东西部分别建立绵羊和山羊两个父母代种羊场;依托圣康蜂业有限公司及黑龙沟种蜂场建立沁水县种蜂繁育基地,以满足沁水县良种繁育需要。
(3)调整畜群结构。以沁水县自然资源为基础,以沿山发展繁殖母羊,沿河集中肉羊充肥为突破口,鼓励有养殖基础的农户大力发展繁殖母羊,持续加大优种母羊引种补贴力度,尽快形成母畜比例高、出栏扩大、周转快速、持续发展的畜群结构。力争“十三五”末,沁水县能繁母羊存栏达到30万只,年育肥5000只以上羊场20个,全年肉羊育肥出栏达到50万只,羊群饲养量达到100万只,跻身全国养羊大县行列。在做大养羊产业的同时,抓标准促增量做强养蜂产业:发展一批标准化养蜂场,增加一批饲养30~50箱蜂的中小养蜂户,力争“十三五”末沁水县蜂群突破10万箱。
(4)调整产业主体。一是尽快解决沁水县养羊生产瓶颈问题,下大力气引进肉羊屠宰加工企业,拉长养殖产业链条,积极进行肉羊深加工。二是注重生产基地发展。重点要在做大基数,做强龙头上做文章。积极发展能繁母羊,鼓励农民开展512养殖模式,即一个养殖户,年饲养50只高繁母羊,出栏80-100只羔年,利润20000元钱;引进资本投资肉羊养殖,引导规模养羊场进行肉羊舍饲集中育肥,向规模养殖要效益,为跻身肉羊养殖大县打基础。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稳定的养殖基地,引导肉羊育肥龙头企业像沁水县养蜂协会一样,通过建场租赁、合同收购、价格协调、风险补偿等方式,与繁殖母羊场紧密合作,着力发展分工明确,利益共享的新型养羊合作组织,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4)打好养殖污染防治攻坚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根据国家一系列政策要求,解决畜禽粪污的根本出路是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目前我们要着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引导规模养殖业和规模种植业户相互结合,以达到种养结合的目的。二是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激励作用。对规模养殖、种植企业实行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的,对利用畜禽粪污生产有机肥的分别按照标准给予财政资金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