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先国 彭有国
谷城县老促会自1996年成立以来,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逐步探索出一套部门扶持老区建设长效工作机制,促进老区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县老促会成立之初,扶持老区建设,主要凭老关系、老感情四处化缘“讨米要饭”募集资金、协调项目。虽然也为老区人民办了不少实事好事,但总体上说,还是处于零打碎敲、小打小闹、随意性大的状况,与老区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杯水车薪。
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在建立部门扶持老区建设长效机制的实践中,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逐步深化、逐步完善的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探索部门扶持老区建设长效机制,将老促会的建议转化为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
县老促会每年年底根据平时调研情况,到县直有关部门登门走访,与部门主要负责人当面协商沟通,根据部门职能和相关政策,向部门提出扶持项目建议。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老促会将项目方案上报县委、县政府,由县委、县政府召开县直部门扶持老区建设项目协调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部署下一年部门扶持老区建设年度计划。从2008年到2010年,县委、县政府连续三年召开了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项目协调会,三年间县直14个部门投入老促会协调的建设项目达120个,投入资金1074万元。
促“老区优先”落实到规划中,扩大部门扶持老区建设长效机制外延。
部门扶持老区建设长效机制建立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如何采取长远的、整体的、根本性的措施,加快老区建设步伐,一直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2010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编制之年,县老促会抓住机遇,向县委、县政府建议,把“同等条件,老区优先”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的编制中。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下发两个专门文件,召开四次专题会议,强力推进。“十二五”期间,县直各部门向老区倾斜投入项目资金近6亿元。“十三五”以来,各部门在实施中又结合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老区的投入力度。
促中办发〔2015〕64号文件的落地生根,丰富部门扶持老区建设内涵。
中办发〔2015〕64号文件下发后,县老促会用三个多月时间,深入到全县重点老区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就如何贯彻文件开展调研,向县委、县政府上报了落实的建议方案。县委、县政府据此出台了《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大脱贫攻坚力度支持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意见》(谷文[2016]11号),丰富了县直部门扶持老区建设内涵。县老促会将县委11号文件中涉及的全县12个乡镇(开发区)和39个县直部门,以任务清单的形式逐项列出,并促成县政府下发文件,让各地各部门制定落实政策的路线图和时间表。目前这项工作正在扎实有序地推进。
建立部门扶持老区建设长效机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在实践中我们努力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主动争取,当好参谋。首先,每当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到任以后,我们就利用各种机会主动向领导同志介绍谷城光荣的革命斗争史,使新任领导加深对革命老区的感性认识。其次,向县委、县政府多请示、勤汇报,坚持每年年底向县委、县政府作一次书面报告,使县委、县政府及时掌握老促会的工作动态。同时,县老促会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深入老区搞调研、提建议、当参谋,力争做到情况明、参谋准。我们坚持这样做了多年,使县委、县政府越来越重视和支持老促会的工作。真正做到了要钱给钱,要人给人,逢请必到,有求必应。
二是善于沟通,当好桥梁。为了促进部门为老区人民多办事,我们不怕碰钉子、不怕掉“面子”,通过登门促、会议促、现场促、反复促,用真情换取真心,深深感动了部门负责同志,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扶持老区建设中来。2008年,为了筹建谷城苏区革命历史陈列室,县老促会四处奔走,多方求援,积极协调了10个单位筹措二十多万元资金,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在南河镇温坪中心小学建成了苏区革命历史陈列室,为谷城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八十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三是勤于学习,不断创新。县老促会一班人注重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十分关心国家大事,努力做到四勤:腿勤、口勤、手勤、脑勤。不断掌握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拓展新思路,在协调促办上狠下功夫,使长效机制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在实践中逐步完善提高。在县直部门每年下达的扶持老区建设项目落实过程中,县老促会全程参与,积极主动地搞好配合、协调、促办、总结、表彰、推广工作,使扶持项目得到有效落实,让老区人民从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