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海英 史美玲
我的同事小关,大名叫关秀琴,今年40岁,是奇台农场水管处的一名普通职工,见人话语不多,只是微微一笑。别看她年纪不大,但在农场水利战线上已有20个年头,是一名“老水利”了,去年“七一”还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单位里岁数大的喜欢喊她“关丫头”,年龄小的都亲切地叫她“关姐”。
上世纪90年代末,刚上大学的小关因父亲突发意外去世,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家,和母亲一起担负起照顾年幼弟妹的家庭重担。在父亲单位领导的照顾下,小关成了一名普通水利职工。
种花、管树、打扫办公室卫生、打字……小关从最基层做起,干什么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受到领导和职工的喜爱。这期间,她还自修完成了会计学专业,并在2004年被单位聘为出纳。同时,她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拥有了一个幸福温暖的家。
2010年,小关在干出纳的同时,还兼任单位工会、妇联和计生等工作,可以说是单位里的“小人物”“大忙人”,每天你都会听到有人询问“小关哪?”“小关在不在?”“关姐去哪里了?”
水利战线上男同志居多且居住分散,组织人员参加农场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非常不易。2014的7月,农场要举办广场舞大赛,这可愁坏了我们的大忙人。小关要提前跟着电脑自学舞蹈内容,再将每个动作手把手地教给大家。谁有缺勤或者动作不规范,还得开小灶“补课”。当时,由于跳舞人员不够就把小张临时抽调来了。小张的个头较高,我们都喊他“张大个子”。“张大个子”来到训练场地一脸的委屈,嘴里还咕叨着“我哪里是跳舞的料呀,这不是要赶着鸭子上架吗?”关姐鼓励小张要有信心,“张大个子”憨憨一笑说:“我尽力吧”。半个小时过去了,口干舌燥的小关仍不厌其烦地示范着基本动作,气喘吁吁、满身大汗的“张大个子”气馁地说:“关姐,我看我是学不会了,你就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了。”小关哑着嗓子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没事,肯定是我哪里没有给你讲清楚,咱们继续练,你一定行的。”我们在一旁调侃着:“大个子你要给关姐买份保险才行呀。”小关看着大家微笑着说:“你们等着瞧,我一定会把他教会的,而且跳得比你们还好。”
经过几天的努力,“张大个子”终于跟上节拍了,而且动作协调自如,再加上他那帅气的外形,真的是让我们刮目相看。大伙笑着说:“关姐又给我们培养了一名主力队员呀”。在小关的组织和带领下,我们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的好评。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收费员,对操作收费系统软件不熟悉,办起业务来非常吃力。一次有个用户的卡表出现了错误,这种故障我虽然已经处理过几次,但还是没有完全掌握。看着柜台前焦急等待的用户,我心里一阵紧张,原本还知道一点,而此时的大脑一片空白,这该怎么办呀?恰巧这时小关从一楼经过,看见我着急的样子,就问我怎么回事。我把事情简单描述了一下,小关马上就明白了。她转身拿起用户的水卡,一边在电脑上操作,一边耐心地给我讲解:“第一步、第二步……”直到整个程序完成。她转过来问我:“怎么样,明白吗”?看到一脸茫然的我,她索性拿起笔把刚才的程序一一给我写了出来,对我说:“你就按照这几个步骤多练就会了。”
像这样的状况,对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我来说是时常发生的事情。每次不论问题大小,只需一个电话,就会听到小关咚咚咚咚从楼上跑下来的脚步声。只见她的手指在键盘上轻巧地按动,几下就为我搞定。她还把自己多年来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使我提高了工作效率。
小关的爱人在农业连队工作,不能天天回家,家里家外全靠她一个人了。记得有一次她婆婆生病住院了,她硬是一个人在病床前伺候了一个星期。为了方便照顾公婆,她劝二老搬来一起住,可是老人们怕添麻烦,始终都不肯来。小关不管平时工作多忙,下班后总要骑摩托车去看望老人,给他们洗衣做饭、打扫环境。
小关对待工作踏踏实实、勤勤恳恳,键盘上她那如飞的手指、一张张书写整洁工整的票据,一组组清晰准确的数据,都渗透着她辛勤的汗水和付出。小关就是这样一个行动永远比话语多的勤快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她都是我的好同事、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