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处理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拉祜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

2018-01-22 11:40普洱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创造 2018年5期
关键词:拉祜族村寨建设

普洱市政协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第41期中青班学员

进入新时代,一个民族要谋求新发展、适应新发展,必须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这种凝聚力来源于民族内部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民族的认同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都根植于本民族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悠久、灿烂的拉祜文化,是拉祜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拉祜族群众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纽带,也是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拉祜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高度;要站在弘扬、传承、振兴拉祜文化的高度,自觉承担起拉祜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的各项使命。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有着个别和一般、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抓好拉祜文化传承发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只属于个别,但也代表着各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普遍性。为此,笔者认为,抓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拉祜文化传承发展关键要辩证处理好“三大关系”。

一、要辩证处理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拉祜文化传承发展理念的关系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如果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传承发展理念就会失去引领性、创造性,甚至会对传承发展行动产生不利影响。当下,党中央全面吹响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拉祜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和拉祜族同胞务必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切实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实施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战略要求上来,自觉把新发展理念、新战略要求融入到实施乡村振兴与拉祜文化传承发展的全过程,作为指挥棒用好、用活。关键要在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注重超常规的规划设计,一定要学会做加、减法,既要保护好拉祜文化原始脉络、传承好拉祜文化元素,又要主动淘汰落后的拉祜文化、不合时宜的发展理念。

二、要辨证处理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拉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拉祜优秀传统文化,是拉祜族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拉祜族地区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对拉祜文化的研究、传承、弘扬和开发利用,是拉祜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共同肩负的历史责任,也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需要付出艰辛的探索和努力。作为拉祜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和拉祜同胞要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积极做好保护、传承、弘扬拉祜优秀传统文化这篇大文章,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充分展现拉祜文化的独特魅力。关键要辩证做好“六个结合”:

(一)实施乡村振兴与依法传承发展拉祜文化相结合

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出台的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同时,要结合各地拉祜文化建设发展的实际需要,不断完善拉祜族聚居区拉祜优秀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健全拉祜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确保拉祜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实施乡村振兴与传承发展传统拉祜歌舞、民风民俗相结合

要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继续抓好拉祜族大型歌舞诗《牡帕密帕》的完善和公演工作,让其成为展示、弘扬拉祜文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要继续抓好拉祜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组织好各地“葫芦节”“扩塔节”以及其它民间节俗文化活动,通过文字、图片、声像、歌舞等形式,大力宣传和推介拉祜优秀传统文化,让拉祜歌舞、民风民俗得到全面传承和发展。

(三)实施乡村振兴与传承发展拉祜优秀农耕文化相结合

要立足乡村文明,吸取城市文明及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在保护传承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时代内涵、丰富表现形式,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要加大对古镇、古村落、古建筑、民族村寨、文物古迹、农业遗迹等优秀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要划定乡村建设的历史文化保护线,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让活态的乡土文化传下去。

(四)实施乡村振兴与建设拉祜美丽乡村、民族团结特色村寨相结合

要围绕建设新村寨、新农村的目标,要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和整合各方面建设发展资金,坚持因村规划、因族施策、突出特色、集中投入,从安居房建设、道路铺设到房前屋后都要结合当地拉祜族生活实际,注重突出拉祜族乡土味道、体现农村特点、保留民风民俗,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环境风貌、民居旅馆、绿化净化亮化美化等基础设施,让村寨一草一木、一路一房都能展现拉祜族特色、农耕气息,确保每个拉祜族特色村寨建设一个成功一个,成为拉祜族地区独具魅力的美丽宜居的民族团结特色村寨。

(五)实施乡村振兴与保护培养拉祜文化人才相结合

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拉祜族地区要采取命名、授予称号、表彰奖励、资助扶持等措施,加快传承人才培养步伐。既要重视文化遗产传承艺人的保护,也要重视当代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鼓励文艺工作者不断推出反映拉祜族群众生产生活,尤其是参与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示新时代拉祜族群众的精神面貌,努力造就一支有利于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确保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六)实施乡村振兴与建设村组拉祜文化农博馆、农习馆相结合

拉祜文化遍及拉祜族地区村村寨寨,各具特色、各具魅力,必须加大保护传承和发展,必须全面记录各拉祜族村寨的历史沿革和发展变化。拉祜族聚居地区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建设村组拉祜文化农博馆、农习馆,加大对各拉祜族村寨民族文化、农耕文化的传承发展,保住乡土气息,确保每个拉祜族村寨在实现脱贫的同时也留住乡村记忆、留住“乡愁”,从而带动拉祜同胞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三、要辩证处理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与传承发展拉祜文化、建设美丽家园美好生活的关系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传承发展拉祜文化目的是建设新农村、新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拉祜族同胞小康梦。拉祜族地区要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主动把拉祜文化融进去,着力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精准发力,推动拉祜族地区乡村振兴和拉祜文化传承发展实现双赢,共同奋斗出一条拉祜同胞幸福之路。关键要辩证做好“五个抓实”:

(一)抓实产业兴旺这个根本

拉祜族地区要因地制宜发展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村土特产业、乡村信息业,不断培育农村发展新动能。比如:发展文旅融合产业,把拉祜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起来,带动拉祜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这不仅抓住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造“三张牌”中的“健康生活目的地牌”,还可以依托丰富的拉祜文化资源,通过挖掘、提升、保护和传承拉祜文化,把旅游业的发展奠定在深厚的拉祜文化土壤之中,发展富有乡村特色、拉祜族特色的民宿、农庄、养生养老基地和森林旅游休闲康养,使拉祜文化转化为旅游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

(二)抓实生态宜居这个基础

乡村振兴的质量和成色,要靠美丽乡村打底色,要以良好生态为支撑,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传承发展拉祜文化,也必须是绿色的传承、绿色的发展。拉祜族地区要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实施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大力开展“七改三清”环境整治工作,同时注重保护民族特色建筑、特色文化元素,尽可能以原样式保护、传承式修建、装饰性改造、创新式建造的方式,保护建设最宜居的美丽乡村。

(三)抓实乡风文明这个关键

新时代乡风文明建设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作为拉祜族聚居地区,必须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努力在拉祜族聚集区形成“自强不息,诚实守信,人人心存感恩、家家和睦相处”的浓厚氛围,更好地传承发展和创新提升拉祜族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行动,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把乡风文明建设融入乡村振兴的方方面面,不断满足拉祜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四)抓实治理有效这个保障

农业的事难搞,农民的事难办,农村的“家”难管,这也许是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形象写照。作为拉祜族群众,在村民自治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要把一些优秀的拉祜传统文化融入到村民自治当中,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使广大拉祜族同胞享受到更多村民自治带来的实惠。

(五)抓实生活富裕这个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富裕。拉祜族地区各级领导干部和拉祜族同胞要为拉祜族贫困地区早日脱贫摘帽、实现小康花更多的精力,想更好的办法,出更实的举措,充分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旅则旅、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大力发展当地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拓宽拉祜族群众增收渠道,让拉祜族群众快速踏上脱贫之路、小康之路,如期与全国全省各族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猜你喜欢
拉祜族村寨建设
从“嘎么阔”到“歌”——拉祜族音乐概念系统的变迁
乡村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的演化博弈分析——以民族村寨旅游为例
歌舞文化对拉祜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影响研究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锅巴粥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少数民族音乐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别让民族村寨毁于当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