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医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药剂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药物剂型和药物制剂的设计理论、处方工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1]。药剂学是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云南中医学院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案课程设置中药剂学总学时为128学时,其中理论74学时,实验54学时,由此可见药剂学实验在整个药剂学教学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形式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2]。按照国家本科评估指标体系要求,课程实验中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课程占实验课程总数的比例≥80%时为A级标准,40~60%时为C级标准[3]。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结合国家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对药学专业的要求,我们决定将药学专业药剂学实验课程从C级标准升级到A级标准,因此我们对药剂学实验教学进行改进,拟探索一种“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利于学生对课堂中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对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强化,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及实践创新能力,为将来制剂相关的研究与生产工作提供坚实的实践基础。
我校以往的药剂学实验教学中,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带教教师首先针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内容及注意事项等问题向学生进行详细讲解,学生所用试剂、药品、辅料都由实验教师准备好,所用仪器设备由教师调试好,然后学生按照老师的讲授机械地操作,整个试验过程中,学生只要按照讲授方法被动混合药品,即可完成实验。导致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有些学生甚至在实验完成后连所用辅料都弄不清楚,达不到实验预期效果,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在“栓剂的置换价测定及制备”实验中,实验前老师把栓模、润滑剂、基质、药品准备好,所用融变时限测定仪等仪器调试好,实验前老师又把实验内容、操作步骤对学生进行详细讲述,学生只需按照讲义及老师要求把栓剂制备出来并进行融变时限的测定即可。但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并没有进行深入思考,例如:栓模如何选择,润滑剂如何配制及选择,栓剂为什么测定融变时限,测定置换价的意义等。因此,学生这种简单机械地重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但无法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
为了提高药剂学实验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有必要对现有药剂学实验进行改革,构建药剂学实验“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即“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教学模式。通过验证性实验使学生熟悉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及试剂的配制,掌握药剂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际操作技能;通过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设计性实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设计能力。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现有实验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对药剂学实验进行了相应的优化调整。具体如下:①保留部分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如“药物的增溶与助溶”、“青霉素G钾盐水溶液有效期的预测”,同时增加以前未开设的“流体流变学性质的测定”、“粉体流动性的测定”等经典实验内容,将学时由原来的24学时调整为10学时,占实验总课时的18.5%。②调整综合性实验,对部分原来仅进行制剂制备的实验进行调整,增加制剂质量评价等相关内容,使药剂学实验由单纯的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实验,如将“注射剂的制备”调整为“注射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将“颗粒剂的制备”调整为“颗粒剂的制备与质量评价”等,学时由原来的21学时调整为26学时,占实验课总课时的48.2%。③增加设计性实验,将原来的单纯性剂型设计实验调整为学生自己进行完整综合设计的实验。例如先由老师提出2-3个题目:“对乙酰氨基酚缓释胶囊的处方筛选及制备工艺设计”、“血塞通分散片的新药报批研究方案设计”等,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药物的基本理化性质,采用正交实验或均匀设计法优选处方及工艺,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进行前经老师评阅修改后,学生自行进行实验并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查,撰写实验报告,学时由原来的9学时调整为18学时,占实验课总课时的33.3%。
3.1 修订实验教材与教学大纲 在参考已出版药剂学实验教程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教研室自行编写实验教材。编写过程中,考虑到中医药院校的特色,我们在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中均增加了中药制剂的制备与设计相关实验,以加强药学专业的学生对中药制剂的了解。在编写实验讲义的同时,拟定相应的实验大纲,明确实验目标、实验内容等,让学生了解每次实验课应该掌握的重点和难点。
3.2 建立实验考核的形成性评价体系 为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在实验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实验考核形成性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实验课程的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实验测试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包括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全部内容,成绩组成为考勤和卫生(20%)、实验操作及产品(40%)、实验报告(40%)三部分,全部实验平时成绩的平均值占总成绩的70%。实验测试成绩主要是设计性实验的内容,成绩组成为设计方案(20%)、实验操作及产品(40%)、实验报告(40%)三部分,全部实验测试成绩的平均值占总成绩的30%。通过以上药剂学实验成绩评价方法的建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更扎实的掌握药剂学实践及操作技能,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3.3 建立部分开放性实验室 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验操作空间,保证设计性实验的顺利进行,可以适当开放1-2间实验室,便于学生进行预实验操作。操作时可以在开学时制定实验室开放时间和开放材料及设备,并将其公布在实验室板报上。学生自主进行预试验前应在板报上进行预约登记,便于实验教师提前安排。当然,开放性实验室方案的顺利进行需要实验教师、实验管理中心、教研室等各方面全方位密切配合,保证这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推进和实施。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关键,是拓展大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之一[4-5]。药剂学实验作为一门重要的综合性实践课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在教学方面进行探索与改进。通过构建药剂学实验“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备较好的创新意识,为培养高素质药学复合型人才提供有效保证。
“三维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综合性实验及设计性实验还具有模糊性、待定性等特点,设计性实验成绩的评定标准还需完善,对于设计性实验的深度和广度仍需进一步改进和探索。
[1]方亮.药剂学[M].第八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2]程丽芳,程亮,陈大为.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与药学人才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5):77.
[3]刘丽丽,傅国强,邓亚琼,等. “三维一体化”模式在《药剂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6):227-228.
[4]李华琼.论大学生专业素质培养[J].职业技术,2007(14):11-12.
[5]康君奇.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