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文静
(辽宁省锦州市第二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龋齿是临床口腔科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类型,细菌侵入是引起龋齿的主要原因;如果临床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牙齿丧失[1]。在对龋齿患者进行治疗时,传统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会对患者造成较大创伤,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微创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完善,微创去腐技术在龋齿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研究主要分析了龋齿治疗中微创去腐技术的应用及优势,现做如下总结。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龋齿患者80例,均存在开放性龋洞,无穿髓点,患者全身状况理想。全部8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43例、37例;患者年龄为4-18岁,平均年龄为(6.8±2.6)岁;病程为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2.1±0.3)年。随机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均为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病、病程等资料比较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选择传统方法治疗:对龋洞坏死组织进行确定后,及时选择高速车针进行磨除,选择型号相符的洞型来开展相关操作,选择尖锐探针来深入直刺龋洞牙本质,如果未感觉到搔刮和反弹声音,或者未触及到皮革样硬度,则应进行冲洗操作,直到无凝胶出现。
实验组患者采用微创去腐技术治疗:对龋洞进行常规隔湿处理,在龋洞表面涂抹伢典凝胶,进而来软化龋洞中的坏死组织。应将龋洞和坏腐区域均匀涂满;结合龋洞位置、大小、区域来对去腐工具、尺寸进行耵,轻轻刮出龋坏组织,选择棉签将龋洞中的残渣去除,如果清除效果不理想,则应在此部位重新涂抹伢典凝胶,再次清洗,进而来有效清除腐坏区域。完成清理工作后,如果并未感觉到搔刮和反弹声音,或者未触及到皮革样硬度,则应进行冲洗操作;选择聚竣酸辛水门汀垫底对龋洞进行干燥处理,选择光固化磁化树脂来进行抛光和填充处理。
1.3 临床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平均治疗时间。临床疗效的判断标准:治疗期间不存在不存在明显疼痛感,治疗后龋洞内填充物无松动现象,牙齿疼痛感彻底消失则为治愈;治疗期间患者疼痛感轻微,治疗后龋洞内填充物存在轻微不适感,无松动,龋齿显著改善则为有效;治疗期间疼感显著,龋齿四周坏腐区没能有效清除则为无效;治愈例数和有效例数之和则为总有效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1 临床疗效观察:40例对照组患者中,治愈例数、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16例、12例、12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0.0%(28/40);40例实验组患者中,治愈例数、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5例、14例、1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平均治疗时间观察: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13.62±2.25)min,实验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为(6.27±1.06)min;在平均治疗时间方面,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龋齿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细菌性口腔疾病之一,在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现;临床研究结果显示,龋齿不但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同时还具有比较广泛的分布区域,是现阶段世界卫生组织的重点防治疾病之一。在对龋齿患者进行治疗时,传统治疗方式虽然具有比较显著的去腐效果,然而患者在治疗期间却需要承受较大的痛苦,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疼痛难忍而放弃治疗,进而导致病情加剧,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微创去腐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和进步,在龋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微创去腐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3]。选择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是利用活性凝胶来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活性凝胶的组成包括次氯酸钠、氨基酸、增稠剂以及染色剂,活性凝胶作为碱性物质,能选择性软化牙本质,进而对龋洞中的酸性物质进行有效中和,防止牙体周围组织受到损伤。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时间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微创去腐技术的操作比较简单方便,而且对患者的创伤比较轻微,操作难度不大;而且具有比较理想的选择性,能对坏死组织进行彻底和准确的清除,不会损伤正常牙体和健康牙体。
总之,在对龋齿患者进行治疗时,微创去腐技术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安全可靠、治疗时间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 章小梅,任静.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治疗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5):2897-2898.
[2] 华志祥,蔡传宝.龋齿治疗中微创去腐技术的临床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16,32(6):652-653.
[3] 杨楠.微创去腐技术对龋齿的治疗效果评定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