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雪娟,党武吉(执笔人)
(1.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人民政府畜牧兽医服务站;2.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畜牧兽医局,733000)
奶牛腐蹄病是蹄间皮肤和软组织具有腐败、恶臭、真皮坏死与化脓,角质溶解,疼痛,跛行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腐蹄病也被称为蹄间腐烂、指(趾)间腐烂、传染性真皮炎、蹄间蜂窝织炎或坏死性蹄间真皮炎,以后蹄多发,成牛发病最多,雨季最流行。
坏死厌气丝杆菌是该病的主要病因,但脓性棒状杆菌和其他化脓性细菌、结节状拟杆菌等也可以在感染组织涂片中发现,此外还有梭菌、牛足腐蚀螺旋体和病毒等。
奶牛长期营养不良、饲养管理不当(没有及时修蹄、厩舍清理不及时),机体抵抗力降低,奶牛腐蹄病的发病率也会逐渐增多。饲养管理不当,日粮中钙磷比例不当或缺乏,运动场泥泞潮湿,蹄长期浸泡于泥坑粪尿之中,石子,铁片,铁钉等异物刺伤蹄部引起外伤等都可导致细菌感染,病因多为坏死杆菌和化脓性棒状杆菌等。
检查时病变部位呈现明显的急性蜂窝织炎,蹄间和蹄冠皮肤充血、红肿,有时可能坏死或出现表在性溃疡,有恶臭分泌物,有的蹄间有不良肉芽组织增生。蹄底角质部呈黑色,叩击时有痛感,修蹄时有污灰色或污黑色恶臭脓汁流出;病变若向上扩展可以变为脓性屈趾腱鞘炎、化脓性关节炎,有时角质溶解,蹄真皮过度增生,肉芽突出蹄底,球节感染发炎时会脓肿,疼痛;如果病情加重,患病奶牛个别卧病不起,并表现全身症状,如发热、食欲不振、消瘦、产奶量下降等。
病牛跛行,频频抬起病肢,不愿运动,喜卧,蹄部检查常见蹄变形,趾间皮肤发红,肿胀,蹄冠呈红色,暗紫色,湿热肿胀.随着病情深入,深部组织化脓,形成呈微黄色,灰白色,周围有炎性化脓区。修蹄时,蹄底常有灰色或黑色恶臭的脓性分泌物流出。
首先应将病牛从牛群中挑出,单独隔离饲养,蹄部处理∶先将患蹄修理平整,找出腐败部位,用小刀由腐败部位的角质部向内深挖,直至有灰黑色脓汁流出.可用高锰酸钾水和双氧水交替冲洗,腐败部位较深时,可用镊子夹取消毒棉深部涂擦,一定要将腐败物及脓汁全部清除。创内涂5%-10%的碘酊,最后填入松馏油或高锰酸钾,外部可用松馏油或10%的鱼石脂酒精绷带包扎,全身治疗可用青霉素200-250万IU链霉素100万IU一次肌肉注射,每日两次,如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可用安乃近3支VC一盒,10%生理盐水500ML+25%葡萄糖1000ML,5%碳酸氢钠500ML一次静脉注射。
中药治疗可选用以下方法:
(1)青黛 60g,龙骨 6g,冰片 30g,碘仿 30g,轻粉15g。共研成细末,在去除坏死部分后将青黛散塞于创内,包扎蹄部。
(2)血 竭 100g,白 芨 100g, 儿 茶 50g, 樟 脑20g,龙骨 100g,乳香 50g,没药 50g,红花 50g,朱砂20g,冰片20g,轻粉20g,将上药共研为细末备用。填塞病牛蹄部脓腔,并用绷带包扎蹄。
(3)将包有碘片的药棉塞入潜洞,用适量松节油喷在包有碘片的药棉上。由于碘与松节油反应放热,从而起烧烙作用。对于特别严重的病例,在碘片—松节油疗法的基础上,在烧烙后的潜洞内填入中药。其药方:地榆炭50g,冰片50g,黄芩50g,黄连 50g,黄柏 50g,白芨 50g。 研成粉末,用凡士林调匀,涂于患处,进行包扎,3天后换药,3次用药后痊愈。
5.1 本病症应加强预防,春秋两季定期普查、修蹄,定期用4%硫酸铜溶液浴蹄,建立良好的蹄部护理制度。每间隔半年,对奶牛的蹄部统一进行修理1次。
5.2 清除运动场和牛舍内的杂物,防止玻璃、铁钉等尖锐物品刺伤蹄部。
5.3 运动场地应该设计合理和及时维护。运动场地面应该保持一定的坡度,有利于雨水和污物的排出,防止有坑或大的洼地。运动场的土质也应该优良好的渗水性,去除杂物,保持清洁。每天要保持清粪,雨季来临要适当的增加清粪的次数。
5.4 场内饲养密度也不可以过大。理想的饲养密度是12-15头/100平方米(运动场)。妊娠牛后期孕牛和空怀牛及妊娠早期的牛分开饲养,前者密度要小于后者。加强饲养管理,日粮平衡,矿物质及维生素充足.钙磷比例平衡,才是预防本病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