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亮
(甘肃省会宁县太平店镇畜牧兽医站,730714)
猪瘟又称猪霍乱、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流行范围广,发病率也很高,而且死亡率高,对猪的危害很大。此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均发,而且广泛流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原因一:在冬季,为了猪舍的保温,猪舍内通风不良,由于猪的排粪、排尿等,导致圈舍内湿度较大,氨气味大,引起呼吸道疾病,降低机体免疫力。
原因二:猪瘟病毒感染猪只,引起猪发病或者亚临床感染。
原因三:疫苗方面的原因,在选择猪瘟疫苗时,要尽量选用单苗,一般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要比猪瘟细胞单苗好,猪瘟细胞单苗要比二联苗、三联苗的免疫效果好。尽量不要使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因为“三联苗”中含有“吐温-80”成分能干扰猪瘟疫苗的免疫,致使免疫效果不确实,也不宜用于仔猪的猪瘟免疫;疫苗的运输和保存不当;或者免疫程序设计不合理,导致猪只不能产生足够的免疫力。
原因四:母猪未进行免疫或免疫失败,导致带毒,通过胎盘感染,引起胎儿和仔猪发病。
原因五:猪只发病后,发现不及时,导致疾病蔓延。
非典型猪瘟,较多发生在11周龄以下仔猪,而且大多表现为散发性或者在局部地区内的少数养殖场内发生,流行速度也较慢。患病猪只体温41度左右,而且大多数的腹部下出现轻度的淤血或者四肢末端出现发绀,出现干耳现象。
带毒母猪综合症,也叫猪瘟胎盘感染。带毒母猪,会将病毒通过胎盘屏障传染给胚胎,产出木乃伊胎、死胎或者弱仔等。有的仔猪出生后,会出现精神沉郁,震颤,和间歇性的腹泻等症状。有的发生呕吐,运动失调,皮肤上出现出血斑、皮下水肿等症状。
此类仔猪出生后,在一段时间内表现健康,在哺乳期内生长也很良好。新生仔猪特别是20日龄以内的仔猪死亡率在4%~70%,但是,一旦断奶,则仔猪出现连续性病症。体温开始升高,达到41℃左右,厌食。特征性的出现顽固性的腹泻,粪便也由褐色变为黄色。
对于猪瘟,只有早发现早治疗,才可以更好的遏制此病的流行,如果延误诊断和治疗则会导致严重的损失,或者出现更大的流行。典型猪瘟多发生于保育猪和育肥猪且具有明显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易于诊断;而非典型性的猪瘟,由于症状不明显,且症状缺乏特异性,不易直接判断,需要借助实验室(分为检查病毒抗原、病毒分离和检查特异抗体)诊断来进行准确的判断。
常见的猪瘟疫苗,为活疫苗,包括乳兔苗、细胞苗和脾淋苗。此类疫苗抗原性好,抗原的含量高,而且低过敏性,过敏源含量极低;免疫后,猪群的抗体水平较高,抗体的滴度均匀。
免疫程序:疫苗接种之前应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即在猪群免疫之前,对猪群进行抗体水平检测。仔猪:猪瘟病严重的地区,在仔猪20-30日龄时,注射猪瘟细胞苗4头份/头。60-70日龄时,同剂量再加强免疫一次,如果选用的是种用仔猪,可用猪瘟脾淋苗1-2头份。也可以选择超前免疫即仔猪出生后立即接种兔化弱毒疫苗,2h后再让小猪吃初乳。
在平时,加强预防措施,是预防本病的最好的方式,最基本的原则是防止传染源和传播媒介的引入,从而提高猪群的抵抗力。提倡猪场进行自繁自养,可以减少传播。如果到外地引进种猪,应该从有防疫条件合格证和种畜禽场的场所,最好是猪瘟已净化或猪瘟疫苗抗体水平合格的场子,禁止从疫区引入,同时,到场后,需要隔离检疫2-3周,猪舍也要经常进行消毒,禁止闲杂人等和其他的动物进入猪舍,在猪的各流行环节要严格的进行检疫。
加强饲养管理水平,结合本场和本地区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制定好免疫程序,定期检测猪群中猪瘟疫苗抗体水平,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保证初生仔猪及时吃上初乳,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