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兆兰
[摘 要]微课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之上,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一个热点。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習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制作微课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师之间通过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提升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提高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力。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微课;制作;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33.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3-0039-02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具有很强的优势,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内课外进行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高中信息技术课引入微课所具有的优势
1.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教育技术水平。视频的制作和编辑需要使用一些软件,需要教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信息素养。没有专业知识的教师完成这项工作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
2.硬件资源上的优势。高中信息技术课基本都是在多媒体机房上课,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一台计算机,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使用微课进行学习,因而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微课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3.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优势。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部分操作演示内容适合用微课的形式呈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可以随时暂停,随时操作,对不掌握的内容反复进行学习并进行实践。教师在控制课堂的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针对出现的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讲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二、制作高中信息技术微课的注意事项
1.微课的选题力求做到“小而精”。选题可以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典型习题或探究实验。微课的长度一般在 5到 10 分钟,教师要精心准备教学资源,注重突出典型性和针对性。
2. 微课是面向学生的一种视频学习资源,教师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力求在微课中能够有效阐述所讲授的知识点。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理解水平,针对学生不易理解或容易感到困惑的教学内容制作微课,提高微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制作微课要注重实现课堂异步教学,在兼顾大多数学生的基础上,可让高水平的学生通过微课进行拓展学习,提高信息素养。
4.设计信息技术微课时,可利用视频的多媒体特性,合理运用图像、声音、动画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逐步解决问题。
5.微课要做到文件大小适宜。总体来说,一个微课视频的大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如rm、wmv、flv等)。学生可在线学习教学内容,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也可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实现移动学习。教师讲解的时候要语言明晰,在突出重难点的同时控制好时间。
三、微课制作所需的环境与制作过程
微课的制作软件主要是录屏软件和影视编辑软件。Camtasia Studio是由 Tech Smith 公司开发的一款功能强大的屏幕动作录制软件,方便进行屏幕高清录制,同时还具有强大的视频播放和视频编辑功能,具备强大的后期处理功能,可在录制屏幕后,基于时间轴对视频和音频进行各类剪辑处理,最后输出相应的视频,是目前教师进行微课录制的最主要的软件。
1. 微课是面向学生的一种视频学习资源。教师在制作微课前首先需要对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分析,确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
2.做好录制准备工作,包括教学资源的准备(教学课件的制作、字幕板书的编制),相关操作软件的安装,视频拍摄器材的准备,麦克风和耳机的调试,录屏软件的安装等。录制地点选择在安静的室内,保证录制效果良好。
3.正式录制。利用 Camtasia Studio或其他录屏软件,结合教师的讲解,要求语音清晰洪亮,思路清晰,教学过程流畅完整,包括课题展示、学习目标展示、情境导入、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课后小结反思等主要组成部分。
4.视频编辑。利用 Camtasia Studio完成录制后,利用快捷键 F10 退出录制,选择保存视频或直接进入编辑模式,可利用软件自带功能进行视频的编辑,添加注释字幕,进行音频的简单处理,加上片头、片尾,也可以使用 Premiere、Sony Vegas 等专业视频处理软件进行视频的专业处理。
5.视频输出。对视频进行预览后,选择合适的视频音频参数输出所需的视频文件。还可以利用格式工厂软件进行格式的转换。
四、高中信息技术微课制作及应用示例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计算机硬件系统》一节中有关计算机硬件的内容,由于学生不能亲自组装计算机硬件,因此可由一名教师边讲解边对计算机硬件系统进行组装,另一名教师利用摄影机进行拍摄,再用Camtasia Studio等软件进行视频剪辑合成,配上适当的字幕,制作成微课视频。通过对这节微课的学习,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不再陌生,有一些学生还对计算机硬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网查阅了很多资料,学习了相关的知识。
对于网络硬件知识的教学,可把网线的制作过程做成微课,微课内容包括网线制作方法、制作步骤、注意事项及检测方法。通过对这节微课的学习,学生对网线的制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些学生还提出了一些有意义的问题,并自主查阅资料,寻找答案,提高了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课是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不断成熟的基础之上,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一个热点。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利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效率。制作微课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教师之间通过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有效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提高整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 梁乐明.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5-73.
[3] 张晓君,李东哲,陈雷.微课程视频制作中的注意引导设计[J]. 现代教育技术,2013(8):105-107.
[4]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5] 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学研究 ,2013(7):37-40.
(责任编辑 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