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摘要: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其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必须坚持的原则,提出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目的在于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原则
(一)坚持导向性原则
这是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的,在利用传统文化资源时,必须围绕马克思主义并以其为指导来弘扬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当前社会多元的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的教育工作面临挑战,在引入传统文化教育时必须强调一元化的价值导向,使主导意识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正确价值导向在学生中的形成[1]。
(二)坚持层次性原则
要以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为依据,结合学生差异性的情况,有所区别的进行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增强思想教育的实际效果,充分达到教学目的。
(三)坚持渗透性原则
在坚持灌输性教育的同时,应该营造出合适的教育氛围,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教育的熏陶。通过理解、传承、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素养,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2]。
二、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
(一)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就要构筑文化建设制度,坚持与时俱进的精神,适应形势的变化,使大学制度体系符合时代要求。在高校文化建设中办学理念是其中的重点,把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办学理念当中,重视其在办学理念中的重要地位。学校应该适应形式需要,在大学不同发展阶段,总结自己的使命,把传统文化与学校的文化建设充分融合,发挥有传统文化特点的教学理念在学校实践中的作用。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校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通过创新发展,使传统文化的闪光思想激发学校师生拼搏精神,建设和谐校园。通过传统文化提高师生的智慧,净化学生的心灵。在学校的校训中明确高校自身特点,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大学教育中课堂教育是主要的方式,国家主管部门在相关文件中要求,在教育课程和教材中系统的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了我国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将传统文化导入课堂教学体系,能够丰富课程体系内容,促进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高度结合。作为教育主阵地,高校课堂中的教育应该不断健全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发挥主导作用改进和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和亲和力,构建全要素、全领域、全方位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要开设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精神。同时,学校应该结合实际安排学术论坛,为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供平台和媒介,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教育。相关教育工作者要完善教学环节和内容,改进教学模式,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通过渗透熏陶等方式提升学生道德修养。教师还应该提升自我修養以及传统文化素养,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三)采用多样性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学校要不断创新和改进设想教育形式,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法,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重视和完善灌输教育,在整个教育方法体系中,灌输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理论教育中,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更好的接受传统文化的传授,系统的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要加强开发隐形教育,隐性教育作为理论灌输教育的重要补充,在具体实践教学中能够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教师在授课方式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完成教学任务。在课堂讲解时能够使学生开阔思路,健全知识门类,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增加,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营养的汲取。
(四)开展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学校要通过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开展,探索出紧密结合实际与学生未来发展的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充实学生文化意识的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出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并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其中。通过寓教于乐使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在活动形式上可以分为实践型、文艺型、交流型,这其中座谈会、教师讲坛、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能够起到交流沟通的作用。在文艺活动中要充分利用展示学生才艺的表演舞台,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爱好。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要推广传统文化的主题,遵循寓教于乐的理念,通过参观历史古迹、博物馆等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来接触和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学生社团组建时,也要引导学生把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延伸社团在文化活动的范围。
(五)打造传统文化教育的网络平台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培养学生带来的便利,大学生在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网络时代的痕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要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就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习惯。把握住信息技术变革,使技术信息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相结合。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增强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使大学生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高校要主动承担教育责任,维护好校内网络环境,对负面信息资源进行清理,净化校内网络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网络传播。同时,高校可以打造自身的校园网络平台,创建精品网站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结语
我国传统文化充分反映了我国传统与时代完美结合,具有深刻的哲理,深厚的底蕴,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坚持导向性、渗透性、层次性的原则,通过采用把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文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体系,采取多样的教育方式,应用新的技术和信息平台,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的形式,能够使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得以提升,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白应健,杜美静.浅析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1):32-35.
[2]李微.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J].辽宁高职学报,2017,(10):110-112.
(作者单位:吉林医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