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玮
1978年那个冬夜,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村民挤在一间低矮残破的茅草屋里,“秘密”召开关系到全村命运的会议。最后,村民冒天下之大不韪摁下了鲜红的手印或盖上了印章,搞起了“大包干”。
这18位村民没有料到,当初一个纯粹为了“吃饱肚子”冒着风险做出的决定,竟会成为一件影响中国农村改革的标志性事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台,助力中国改革向纵深推进。
被视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的小岗村从此摆脱了饥饿和困苦,走上了小康路,创造了“小岗精神”。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作为惟一团体入选100名“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时代在不断变化,“小岗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而其不变的惟有“改革”二字,敢想敢干敢为人先,这40年小岗在不断改革中走向“不惑”。
自2014年从小岗村村委会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关友江总算清闲了许多。作为当年“大包干”18户带头人之一,又当了近20年的村干部,关友江对小岗村的事如数家珍。前些年,村组开会、接待来访者、作报告……哪里都有他。
“那时就是为生活所迫,老是吃不饱饭。”关友江形容当年受饿的情况,说“哪怕是火海刀山也得扑上前”。
谈起往事,“大包干”18位带头人中的带头人、时任小岗村生产队队长严俊昌仍难掩激动之情。他说,1978年前的小岗村,是远近出名的“三靠村”,“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以逃荒要饭“闻名”。自1957年开始,全村年年吃国家供应粮,很多时候一年要吃11个月。上世纪60年代,小岗村曾出现饿死60多口人、饿绝6户的惨况。
据统计,1976年,小岗村全年人均口粮仅有230斤,人均收入32元,到了冬春之際,窘迫的小岗人大多只能外出要饭。要饭不容易,常常遭人白眼,遇上不了解情况的人,大多要骂他们一声“懒汉”。“年纪轻轻,要不是实在没办法,怎么会出来要饭?”关友江说。当时的凤阳花鼓词形象地唱出了这段历史:“泥巴房、泥巴床,泥巴囤里没有粮,一日三餐喝稀汤,正月出门去逃荒。”“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严宏昌时任小岗生产队副队长,是小岗村当年分田到户最主要的组织策划者。村民“大包干”签订的“生死契约”,正是出自他之手。其实,分田到户的想法,村民酝酿了很久。因为18户农民大多沾亲带故,所以在摁红手印前“大家实际上已经干了一段时间”,后来想到出了事的责任问题,才用了立“生死状”的方式。
1978年11月的一个冬夜,一间闪着微光的茅草房内。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签下契约。今天,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内,人们能看到那份“生死契约”,寥寥数语却字字千钧:“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十八岁。”彼时,这群衣衫褴褛的农民也没想到,一场改变中国亿万农民命运的改革实践,正由他们拉开大幕。
小岗村的“生死契约”及18户村民按红手印的故事,随着数十年来媒体的报道被大家所熟知。然而,“生死契约”上除了书写者严宏昌的落款外,并非摁了18个红手印,而是17个红手印和3枚个人名章印。此外,当年签订契约日期并非上面写的12月,而是1978年11月24日。
据严宏昌透露,当年组织分田到户,通知大家开会时带上私章,哪知道全村只有3户人有私章,剩下的村民很多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所以整份契约包括村民的名字都是严宏昌写上的,没有私章的村民在自己名字上摁上了手印。同时,小岗村当时共有20户,但开秘密会议时,只聚齐了18户,有两户是单身汉,出去要饭长期未归。严宏昌便找其他两位村民替他们作保,也替他们在名字上摁上了手印。
严宏昌还透露,当年契约上写的时间是12月,因为村民常年外出要饭,没人知道当天的具体日期,因此日期也是估摸着写的。后来严宏昌去镇上买东西,看到商店的日历才知道那天的准确日期。
“生死状”上的内容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关友江说,当时签字画押,大家心里都沉甸甸的,严宏昌为表决心,还在自己起草的“生死状”上连盖了两次印章。“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立华说,当年搞“大包干”只是为了能吃饱肚子活下去,而现在过上的好生活是当时“想都不敢想的”。
怕了就不干,干了就不怕!此前,干活“大呼噜”,分配“大锅饭”,让小岗村村民缺乏生产积极性,“上工像绵羊,出勤不出力,休息似倒墙,一年累到头,还是饿肚皮”。“大包干”后,大家铆足了劲干活,每天天不亮就出去了。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村在遭遇罕见大旱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大丰收。光油粮总产就达到了3.5万斤,相当于前20年产量的总和。小岗村人不仅吃饱了肚子,还上缴粮食给国家和集体,当年实现人均纯收入400元,是上一年的18倍。也是在这一年,小岗村归还国家贷款800元,这也是小岗村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
立下“生死契”,摁下红手印。小岗人摁下手印这一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发端于小岗村的“大包干”犹如一声春雷,冲破思想桎梏,唤醒沉睡大地。到1984年底,全国569万个生产队中99%以上都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800斤,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激发出亿万人民的创造活力,迸发出改天换地的变革力量,写下了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
“大包干”后,小岗村实现了连年粮食增产,温饱是没问题的,想致富却很难。有人笑言,“起了个大早”的小岗村,在经济发展的路上“赶了个晚集”,始终没有大变样。当地村民追忆小岗村党委原第一书记沈浩来之前的情况时说,在2004年以前,仅仅跨越了温饱线的小岗村,离“小康”的标准仍然很远,被人称为“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进富裕门”。
2004年2月,沈浩受安徽省委选派来到小岗村担任第一书记。他的到来开启了小岗村改革的“第二春”。沈浩到任前,小岗村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往外界,交通极其不便。“要想富,先修路。”为了打破闭塞,沈浩决定修一条水泥路。他将村民组织起来,投工投劳,按劳取酬,修建了后来的友谊大道。友谊大道的修建,也让小岗村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通路之后,沈浩带领村民制订了“三步走”战略:引进工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旅游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小岗村启动了“二次土改”,率先推行并建立新型土地流转机制,跳出种粮单一结构,走向规模经营。
兴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蘑菇、葡萄等产销合作社……经过实地考察了解,一项项新举措在沈浩的带领下相继展开。然而,年仅45岁的他因积劳成疾而心脏病突发在2009年逝世于小岗村。他走了,不过,敢想敢干的改革精神在小岗村的一代代村民中延续。
真正给农民流转土地吃下“定心丸”的是土地确权。2015年7月8日,安徽省土地承包经营权第一证在小岗村颁发,这个被村民称为“红本本”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定了土地的承包权属,也打消了村民的顾虑。农民从土地里解放了出来,2017年,小岗村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20万元和18106元,分别增长20.5%和12%。
为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增收,小岗村2016年以来开展了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和“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试点工作。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说,经过成立组织、清产核资、成员身份界定、配置股权,成立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并发放股权证,村民从“户户包田”实现了对村集体资产的“人人持股”。
2018年2月9日,小岗村进行了改革開放40年来首次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分红,实现了从村民“户户包田有地”到“人人持股分红”的转变。
现在的小岗村又以创建国家级农业示范区、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村为契机,开启了新一轮改革。新一轮的改革解决了如何留住人的问题。小岗村紧紧抓住产业发展,主动帮扶金小岗、小岗村培训中心等企业,组建小岗村旅游公司、绿化公司、环卫公司等,通过项目促进经济发展。
和改革开放同龄的小岗村村民殷玉荣牵头组织所在村民组18户农民签订了土地入股合作协议,探索“小田变大田”的规模经营新模式,让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源变资产。殷玉荣说,土地入股能破解粗放经营、产销不对路等问题。她计划把规整后的土地统一经营,水田探索稻虾共生,旱地种植油菜,经营收益在提取少量公积公益金外,全部按股进行分红。
在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的子女被称为“包二代”。“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的儿子严余山放下了在外地创业公司的业务和工作,回到小岗村开了第一家小岗村农村电商服务站,并聚集一批有志于创业的小岗青年,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带动,能培育出更多小岗人自己的农村创业项目,带动小岗村民致富。“赚的钱再多都不算致富,除非能通过你影响和带动家乡致富,那才算成功。”
小岗村党委换届,严余山当选新一届党委委员,负责产业发展和招商引资等工作。他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小岗村新评选出的18位致富带头人之一。从当年18位“大包干”带头人到今天小岗新18位致富带头人,两个“18”不仅是历史的巧合,更是改革精神的传承与接力。“当年,父辈是被饥饿倒逼着变革,今天我们有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发展空间,改革的步子迫切需要再快一点、再大一点。时间不等人啊!”严余山一口气列了一串早已盘算好的计划:放大小岗品牌优势、增加村民分红、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打造智能农业……
“过去我们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烧的是柴草,做梦也想不到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站在自家的农家乐外,看着熙来攘往的游客,“大包干”带头人之一严金昌感慨万千。红火的旅游产业,不仅把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带到了小岗,也点燃了村民兴办农家乐的热情。在道路两侧,不少店面依次排开,严金昌的金昌食府就是其中一家,到了旅游旺季,生意不断。严金昌早已不再亲自操持农家乐的生意,而是将它交给了儿子,自己则当起了义务讲解员,给来吃饭的人们讲讲小岗的故事。
这么多年里,中国从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十一位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而小岗也从“要饭村”变为“富裕村”,从当初100多人的生产队发展为有4100多名村民的全国十大名村之一。巨变的背后,是毫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代共进步的发展轨迹。来到小岗参观的意大利共产党国际部协调员弗朗切斯科·马林焦认为,中国共产党的改革令人震撼,并用自己的具体行动让人民感受到了生活的巨大改善。
“欢迎大家来到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展馆分为溯源、抉择、贡献、巨变、展望、关爱六个部分。整个纪念馆以翔实的图片、文字、视频资料,丰富多彩的展示和表现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来自外地的游客跟着讲解员的步伐,回顾着那段壮阔的历史。
严淑淑,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俊昌的孙女、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的讲解员,出生于1997年。她以前也想像很多年轻人一样,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不过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家乡,并进入大包干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作为一名小岗人,自己更了解小岗村的历史,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让全国人民了解小岗,了解改革精神,我感到自豪。”
如今的小岗人不但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家家户户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二层小楼,有了私家车,开农家乐的村民多了……越来越多人脱贫致富的小岗村,步入了创建5A级旅游景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时代征途。
201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来到小岗村,来到“当年农家”院落,了解当年村民摁下红手印签订“大包干”契约的情景,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小岗村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看了让人感慨万千。实践证明,唯改革才有出路,改革要常讲常新。”他在小崗村考察调研时再忆改革历程,重温“小岗精神”,再释改革决心,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诗句鼓励大家续写新的篇章,并在小岗村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凤阳籍青年诗人乔红得知习近平到自己的家乡调研十分激动,并自电视上看到他与乡亲们亲切交谈的情景,情思触动,当晚创作出《习总书记来咱小岗村》词曲,词中写道:“……总书记话儿似春雨,听得咱百姓心欢喜;总书记话儿似阳光,照得咱心里亮堂堂……”曲风有典型的凤阳花鼓节奏感,旋律激昂向上。
正是从1978年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这场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变革。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走出了一条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实现了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
小岗村“大包干”能够干成,是农民自发主动探索、各级干部勇于担当、中央高层实事求是三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由此诞生的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同时,与“大包干”精神一脉相传,在小岗村新世纪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沈浩精神”。“扎根基层、忘我工作、服务群众、锐意改革”成为“沈浩精神”的核心内涵。而“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则是构成“敢于创造、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小岗精神”的两座丰碑。改革创新是小岗的基因和底色,小岗人说对改革开放最好的纪念就是发扬“小岗精神”,保持敢为人先的锐气,更有力地推进改革。
当年,小岗村的十几户农民在全国率先推行“大包干”,从而开启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的时代巨幕。峥嵘岁月,见证小岗村的华丽蜕变。
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的案头摆放着一份“改革清单”,上面记录着小岗这些年来实施的各项改革:税费改革、土地确权、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金融改革……随着时代的变迁,小岗人发现改革不会一劳永逸,必须将“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小岗精神不断传承发扬下去,面对新变化新问题,攻坚克难、闯关破障。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从“一声惊雷”到“多点开花”,这不仅是小岗的改革轨迹,更是中国改革不停步的“缩影”。小岗村犹如一座精神地标,以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勇于担当、百折不挠的精神力量,激励中华儿女将改革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