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巧妹
摘要: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机械地接受知识,从来都是贯穿教师教学的思想主轴。新课标将数学创新意识界定为“对自然和社会中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角度发现提出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而参与教学是课堂的需要,是学生认识发展的需要,也是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创新意识的需要。让学生参与数学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数学方面的素质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教学尝试;数学素质;培养
那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呢?下面我就简单谈谈我个人的看法和做法:
一、 创设条件,培养参与意识
(一) 让学生参与归纳概括
教学时,我尽量创设各种参与的机会与条件,让学生个个动手操作,人人动脑思考,启发他们自己去突破难点。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在学生认识了二分之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动手环节:同学们,请你们拿出桌面上的正方形纸片,折出这张正方形纸片的四分之一。同学们折出如图形:
我先让学生说说各个图形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三次折法不同,阴影部分的形状也不一样,为什么阴影部分的面积都是正方形的四分之一呢?最后引导学生归纳出:无论怎样折,只要把正方形纸等分为4份,那么每份都是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
(二) 让学生参与思路的探索
新课标指出教学要注重学生三维目标的培养,因此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理解掌握知识,还应培养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学会一些数学解题的方法和策略。如:“如果现在的时间是11时11分钟,那么再过1439997分钟是几时几分钟呢?”我首先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列出1439997÷60÷24求出1439997分钟是多少天零多少个小时零多少分钟,从而求出再过1439997分钟是几时几分钟。之后,我启发学生利用简便的方法来解答问题,引导学生把1439997分钟看作1440000分钟,又1天=1440分钟,通过这样的转化学生很快求出1440000分钟=1000天,因为将1439997分钟看作1440000分钟加上了3分鐘,结果就要减去3分钟,因此得到的答案是11时8分钟。这样,通过这样的转化把原来繁杂的计算变成了简单明了的计算,而且还渗透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同时学生又掌握了解题策略,培养了学生探索解题思路的能力。
二、 留足余地,让学生参与教学
(一) 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知识
学生跃跃欲试,有了浓厚的参与意识后,教师就要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参与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突出教学过程。在知识的传授上,要让学生明白知识呈现的过程和结论得出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结构来学会新的知识。例如:在学完“认识几分之一”的知识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几分之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环节:拿出桌面上的纸,先折一折,再涂一涂,创作出更多的,你喜欢的几分之一。我发现学生创造出很多的几分之一,并且折的很好。随着展示学生的个别作品,并指名说说这些分数表示的含义,学生的思维也随之展开。他们通过动手动脑很快就把“几分之一”这个概念理解掌握了。
(二) 通过具体操作,引导学生参与
小学生的心理是常常借助于形象进行思考。他们在学习运算、进行应用解答、解决几何问题时常要用上具体的事物或图解,使问题形象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组织动手实践操作,多为学生创造参与的空间,去丰富了学生的各种感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我在教学“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时,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练习纸和若干个边长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看好要求,用摆一摆的方法求出下面长方形的面积,并完成表格:
长方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41252383学生积极思考探索,纷纷动手拼合。经过操作、筛选,最后得出一个结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让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促进知识内化、启迪思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因材施教,着眼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让学生适时地参与教学,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使大多数的学生提高参与教学的兴趣。在学生也有初步头绪的基础上,在进行分类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思维品质。对于个别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时,要给予学生以尊重和信任,应做到半扶半放,点到为止,即不能全盘托出,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能自行解答。至于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的指导,应根据题目特点而定,有的可以“多解”着手,有的却可渗透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教学,在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为学生头脑中良好的认知结构过程中,使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和谐的发展,学生的各种数学能力就能得到有效的培养,最终使学生获得智能和身心的同步全面发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