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丽芳
记者、作家徐歌的作品《大流向——沧桑西江与黄金水道建设的时代际会》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这部报告的写作初衷和目的是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西江航道、促进水运经济繁荣、建设“西江黄金水道”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而鼓呼。其本应是一部充斥着政策图解、经济概念、建筑术语和大量数据的枯燥作品,但在作者匠心独运的写作和布局之下,却体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另有一翻文化散文的风韵。作品从史料典籍、传说故事、人文风物、地理面貌、风俗习惯出发,梳理了广西区内纵横交错的广大水域的历史、风貎,水上居民的活动情形,从史学的角度,反复论证“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水运事业在广西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证明了建设黄金水道对广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意义。书中大量可读性非常强的历史、地理描述,西江流域沿途风情习俗、人文景观的一一展示,为读者提供了别开生面的历史普及;穿插其间的各色人物事迹描写,又令读者对西江人和西江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给读者带来情感上的冲击。
这些人文因素的存在,使得作品除求实性、新闻性之外,又具有艺术美和文学性,显示出一种独具况味的文化品格。其具体表现在对西江流域历史文化的解读、对西江人命运的关注、对西江精神的肯定和赞扬以及对作者自我内心的烛照。
一、对西江流域历史文化的解读
岭南地处边疆,有史记载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山河寂静无声,但滔滔江水中、莽莽丛林,掩盖了无数曾经辉煌、待人发掘的过往。作者对西江流域的地貌山川、历史文化、风俗民情、传说故事地了若指掌,谈及两岸民生典故,信手拈来,侃侃而谈,却又不是卖弄学问,无的放矢,每例皆有深意。
作者从梧州出发,溯江而上,造访西江、郁江、浔江、漓江、桂江、柳江、左江、右江等西江流域的主要支系,介绍沿途风景,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梧州、邕城、贵港、马雄山、花山、灵渠、相思埭、博易场、安澜塔等重要城市或历史、自然景观皆被作者重墨描写。在《梧州兴衰录》中,作者详细地介绍当地的龙母崇拜,记录龙母的历史传说与功业,点出龙母“利泽天下”才是她受崇拜的根由。此外,他还追述了梧州的历史渊源,从舜帝南巡,到秦始皇开凿灵渠,至东汉、南宋、明、清时梧州港口的繁华,力证在各个历史时期,梧州作为西江流域的枢纽、交通要冲,为历代统治者所重点关照。在《西江东去》中,作者列举老子、孔子、荀子等先圣大儒的言辞来论证“水”之德,“上善若水”“逝者如斯”“见大水必观焉”,中国哲人自有对“水”独特的理解和情感。同样,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者从郁江说到西江,从汉武帝说到清末民初,为读者展开一幅不为人所熟知的西江史,更证明了广西各个历史时期的命运与“水”息息相关。同时,作者从文化、地理、史料等多角度探源西江源头,全文引用《珠江源碑记》。在《郁水荷城》中,作者从历史传说、文字典籍、风俗习惯等方面探索西江流域的“疍民”的起源、分布,描述他们与众不同的生活习性,对这个神秘的水上主体族群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用史实证明他们是西江流域历史上真正的主人,驳斥带有歧视性的称呼,给予他们应有的尊严和正确的身份认同、历史认知。作者从《说文解字》出发,解释邕城南宁“邕”字的含义,并从史料及历代诗人的诗作记载中,发现南宁在唐代设州,元以降为兵家必争之地,船只如织,码头繁忙,是商贸发达的商品集散地;又从《越绝书》的“九嶷之南水事众”一句话,引出创造了左江花山壁画、稻作文明、铜鼓文化的岭南先民——骆越族群,历数他们创造的伟大文明。
畅谈历史、发掘文化是为了证明:历代中央王朝统治者对岭南地区非常重视,同时也极有政治远见地注意到水域对岭南发展的重要作用,建灵渠、通航运、立航站。“黄金水道”不是无中生有的突发奇想,而是承接先人智慧的伟大构思。岭南具有无限久远的历史,也具有无限宽广的前景,西江流域在历史上曾无比辉煌,在当下,时人更应努力奋进,令岭南、令西江流域重新焕发生机。
二、对西江人命运的关注
关注民生是新闻记者的本能,也是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所在。建设西江航道,发展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了人,为了人能更好地生存、发展,获得更多的幸福感。作者在采访中,并没有忽略这一点,他既记录振奋人心的建设场面,也关注普通西江人的辛酸苦辣、喜怒哀乐。例如,《水手往事》中的蒙照球,家中世代皆为水手,把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了航运事业,忍受着辛劳与寂寞,但人到中年,公司运营不善,面临破产,自己也成了下岗工人,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和岗位,为了养家糊口找到一份门卫的工作。作者记录了蒙照球去看公司大厦被爆破拆除那天的话:“那天去看爆破……大楼倒下后,我的心里觉得空荡荡的,好像过去的什么都彻底消失了。”对于普通的西江人来说,西江不仅仅提供了一份职业和生活保证,还是他们事业的寄托、精神的港湾,就算找到新的职业,那种无所皈依的感觉也挥之不去。作者关注“蒙照球们”的命运,从一个普通水手联想到所有水运企业,并将之与古老的邕江联系起来,慨叹曾经风光无限的水运“英雄迟暮”,为其扼腕。
另有《厮守江河》中的贵港郁江水上人家,世代浮家泛宅,依水而居,漂泊无定,在岸上并无寸土可供安住。而现在除少数不习惯“陆居”的外,大多数已选择上岸定居,20世纪90年代兴起一股建筑风潮,他们沿江建起栋栋楼房。许多水上居民从事航运事业,发家致富,办起了公司,更是进城购房,大大改善了生活条件。其中的代表人物是张国雄,作者随他参观旧时的“家”——一艘旧木船,那些残破家具、狭陋房间记录了往昔生活的艰辛,可张国雄感叹之余,忆苦思甜,更多的是对当下的满足和对未来的信心。时代的车轮不断前行,不为任何人停留,有人得益,有人失意,有人沉浸于过往,有人不断向前。这些普通民众的世态人生,作者并未避讳,一一记录。事物总有两面性,时代前行的途中,既有热血沸腾激励人心的场面,也有转型期的时代阵痛。
三、对西江精神的肯定與颂扬
作者走访了一百多位对象,这些人无论船员、船主、航管局干部、普通工作人员、造船厂老板、建筑设计师、技术人员等,都与西江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他们为西江流域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更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是西江实际的主人。作者给他们这种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奉献精神定义为“西江精神”,其中既包含西江人对西江的巨大付出,更包含其对西江的爱。
例如,以李顺业为代表的270余名老一辈航标工,他们点亮自己,照亮别人。在收入低、工作环境及生活条件都极其恶劣的情况下,他们代代传承,坚守航标站,默默无闻,却是安全航行必不可少的一环——航标灯由他们点亮,船只的指路由他们守护。最后,李顺业因夜间作业时遭遇雷雨而殉职,终于令世人认识了他们的牺牲与奉献,因而得以改善生活及工作环境,搬进新站房。作者描写了他们对工作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恩,也描写了20世纪90年代基础建设的困难。他既为他们的奉献、牺牲精神而感动,又为祖国在发展中遇到的阵痛和困境而伤感、遗憾。又如,被誉为“长洲水利枢纽之父”的张具瞻,他是梧州子弟,一生致力于建设长州水利工程,并为之作出无数努力。从1960年产生初步想法到2003年工程正式开工,他无数次沿江考察、勘探,收集大量数据,记录了几十本笔记,无数次撰写修改,终于凝结成《关于进行长洲水电站建设方案调研的建议》递交相关部门,但几遭驳回,经过许多波折,花费心血无数,奔走呼吁,挫折无数,终于以一人之力,半生劳顿,推动这个伟大工程的启动。40年,他只做成一件事,但这件事功在千秋、利在当下,以匹夫之力,推动历史前行。长洲大坝的建立,为梧州当地经济、为整个西江流域的经济做出巨大贡献,张具瞻也实现了其父“赫赫师尹,民具尔瞻”的美好心愿。
诸如此类的西江建设者、守护者还有许多。这些普通的西江人,才是西江精神的体现者,默默贡献,百折不悔,作者对他们的精神致以最崇拜的礼赞,并肯定这种精神,正是支撑西江航运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四、对自我内心的烛照
作者在作品中极少描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情感亦很克制,仿佛一个冷漠的看客。但是,读者能不时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的震撼、感慨、激动、惆怅、焦虑等种种情绪。作者踏足江河山川期间,走访各色人等之时,看落日熔金、风景如画,听流年似水、百代兴亡,西江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西江人的情感道德、精神风貌都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烙印,作品完成的过程,也是作者本身的一次心路旅程,是精神的升华。
作者的一个重要采访对象是南宁航管局长杜敬民。杜敬民在上海求学期间曾与同乡前辈、孙中山的秘书——梁烈亚交往密切,聆听教诲并深受其影响,立志担起建设家乡航运事业的历史使命。据说,梁烈亚一生桑梓情深,记挂故乡,而他一生梦里牵挂,故乡扬美镇,这个南宁郊区的小镇,如今变成了旅游地,正在焕发新生。而杜敬民与许多同仁一道,正在逐步实在前辈的梦想。作者无比感慨地写道:“岁月无声。环绕着扬美的那条清清左江,一如当年,汇入浩荡西江,横穿八桂,慨然东去。”既有岁月的惆怅,又有思古的情怀,这一刻,作者的心灵跨越了时空,与无数革命先驱共鸣。作者曾在梧州听到“大船追小船”的故事,讲述的是江上曾经来来往往、种种船只的繁荣盛景,对比眼前航运业的零落,他慨嘆:“江流依旧,哪一天能重现当年火红的光景?”这里面包含的忧愁和焦虑,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已经超出了一个冷静的看客心态,而完全与当地人同喜同悲。
在一次次的考察、采访、眺望、思索和感动中,作者也成为西江的一员。西江精神在作者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不但照亮了历史,也照亮了作者的赤子之心。他对西江充满深情,对西江人充满敬意,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由一个局外人,彻底同化成了“槛内人”。
《大流向》因作者对历史文化的精准把握,对西江普通百姓命运的关注,对西江精神的领会,以及对自身内心的烛照,使得一部报告文学作品,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蕴含别有韵致的文化品格,这是《大流向》的精彩之处,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地方。因有这些因素的存在,世人才能更好地了解广西、了解西江人、了解“黄金水道”的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