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发春,魏东芳,赵红波,游 伟,张相伦,魏 晨
(1.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山东 济南 250100;2.聊城市第一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山东 聊城 252000;3.山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南 250014;4.山东省畜禽疫病防治与繁育重点实验室,山东 济南 250100;5.山东省肉牛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0)
钙是肉牛体内含量最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它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到体内钙总含量的98%。钙在其它组织中的含量虽然较低,但对于维持正常的凝血功能、细胞膜的通透性、肌肉收缩,调节心脏功能、神经兴奋性、多种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多种激素的分泌等。钙还具有自我营养调节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大量释放沉积钙满足妊娠、泌乳等需要[1-3]。
磷是肉牛体内含量第二丰富的矿物质元素,也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组成成分,约占到体内磷总含量的80%。由于钙、磷是组成骨骼的最重要成分,因此,人们习惯将钙、磷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但磷在体内的功能远多于钙。磷是肉牛体内生物学功能最多的矿物质元素。磷除了作为骨骼和牙齿主要组成成分外,还作为基因物质(DNA和RNA)的组成成分参与细胞分化和增殖,作为辅酶的成分参与蛋白质合成,作为ATP、ADP、AMP的成分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和能量利用、转移。磷是细胞膜不可缺少的组成成分,是体内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稳定的重要物质。肉牛的妊娠、泌乳等则需要额外的磷供应。肉牛瘤胃微生物的生长和细胞代谢也离不开充足的磷供应[1-3]。
杨凤[1](2013)《动物营养学》推荐的肉牛钙、磷最低需要量分别为0.4%~0.5%、0.3%~0.35%,建议最大耐受量分别为2.0%、1.0%。冯仰廉(2000)[4]《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推荐的肉牛钙、磷需要量是按照NRC[5](1984)的推荐公式进行计算的,钙(g)=[0.015×W+0.071×日增重蛋白质(g)+1.23×日奶量(kg)+0.0137×日胎儿生长(g)]/0.5,磷(g)=[0.028×W+0.039×日增重蛋白质(g)+0.95×日奶量(kg)+0.0076×日胎儿生长(g)]/0.85,式中W为体重,日增重蛋白质(g)=[268-29.4×NEg(Mcal/kgG)]×G(kg),G为日增重(注:上述公式原出处有错误,此处进行了修订)。冯仰廉(2000)[4]的建议最大耐受量与杨凤(2013)[1]相同。
我国《肉牛饲养标准》[6](2004)中的肉牛钙、磷的推荐需要量沿用了冯仰廉[4](2000)中的推荐量,详见标准中表3生长肥育牛、表4生长母牛、表5妊娠母牛、表6哺乳母牛的每日营养需要量。国内其它肉牛营养方面的资料基本上都引用了上述标准。钙、磷的适宜比例多数推荐为1~2:1,但已有研究表明,在反刍动物上钙:磷比例的重要性被过于强调,在磷的采食量能够满足需要时,其比值在1:1到7:1之间钙磷比例对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7-10]。
NRC[3](2000)对于肉牛钙、磷的推荐需要量一直保持稳定,钙、磷的维持需要量分别为15.4 mg/kg体重、16 mg/kg体重,增重的额外钙、磷需要量分别为7.1g/100 g蛋白质增重、3.9 g/100 g蛋白质增重,泌乳的额外钙、磷需要量分别为1.23g/kg乳、0.95 g/kg乳,妊娠后期三个月的额外钙、磷需要量分别为13.7 g/kg胎儿重、7.6 g/kg胎儿重;日粮中钙、磷的含量分别按照50%、68%的吸收率进行计算。美国农业和食品委员会则推荐的钙的吸收率是68%[11]。
长期以来,国内对肉牛钙、磷需要量的研究被所有的研究人员忽视。通过中国知网查询未检索到与肉牛钙营养需要量研究相关的实验性文献,也没有检索到与肉牛磷营养需要量有关的实验性文献,仅检索到2篇肉牛日粮磷水平对磷表观效率和粪磷排出影响的文献[12,13]。
在奶牛方面国内对日粮钙适宜供给量研究也较少,仅检索到2篇,初汉平[14](2005)的研究结果与NRC推荐的一致,陈月丽[15](2016)的研究结果表明精料钙含量在0.35%~1.7%对11~14月龄奶水牛的增重和饲料报酬没有显著影响。
在奶牛磷营养需要量方面则进行了较多研究。黄文明[16](2013)的研究发现,对于高产奶牛0.34%的日粮磷水平就能满足泌乳需要,提高日粮磷水平(0.6%)并不能提高泌乳性能,这与刘建新团队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Wang[17]等(2014)采用3种不同磷含量饲粮(0.37%、0.47%、0.57%)长期饲喂泌乳奶牛,发现产奶量不受饲粮磷含量的影响。陈月丽[15](2016)的研究表明,不同精料磷水平(0.5%~1.25%)对11~14月龄奶水平的增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料重比有显著影响,0.5%磷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它三组。
在奶牛上的研究已经表明降低日粮磷的添加水平对奶牛生产性能没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团队在肉牛场应用不额外添加磷的日粮发现对肉牛生产性能也没有显著影响。我国肉牛在品种和饲料使用上均与国外差异很大,对钙、磷的需要量是否与国外的肉牛一致存在很大的疑问,是否可以像奶牛一样降低日粮添加量?因此,我国迫切需要把肉牛钙、磷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提上研究日程,以寻求降低成本、提高肉牛生产性能、减少环境排放。钙、磷营养需要量研究不应该再被忽视。
参考文献:
[1] 杨凤.动物营养学(第二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2] 王之盛,李胜利.反刍动物营养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
[3]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2000.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beef cattle [M].7th ed. Washingtong,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4] 冯仰廉.肉牛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5]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1984.Nutrient requirements of beef cattle [M].7th ed. Washingtong,D.C.: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肉牛饲养标准(NY/T815-2004)[S].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
[7] Dowe, T.W., J.Matsushima, and V.H.Arthaud. 1957. The effects of adequate and excessive calcium when fed with adequate phosphorus in growing rations for beef calves[J]. J. Anim. Sci. 16:811-820.
[8] Wise, M.B., A.L.Ordoreza, and E.R.Barrick. 1963. Influence of variations in dietary calcium:phosphorus ratio on performance and blood constituents of calves[J].J. Nutr. 79:79-84.
[9] Ricketts, R.E., J.R.Campbell, D.E.Weinman, and M.E.Tumbleson.1970. Effect of three calcium:phosphorus ratios on performance of growing Holstein steers[J].J. Dairy Sci. 53:898-903.
[10] Alfaro, E., M.W.Neathery, W.J.Miller, C.T.Crowe, R.P.Gentry,A.S.Fielding, D.G.Pugh, and D.M.Blackmon. 1988. Influence of a wide range of calcium intakes on tissue distribution of macroelements and microelements in dairy calves[J].J. Dairy Sci.71:1295-1300.
[11] TCORN. 1991. A reappraisal of the calcium and phosphorus requirements of sheep and cattle[M].Nutr. Abstr. Rev. Ser. B. 61:573-612.
[12] 许建海,姜军,靳若青,等.西门塔尔杂交后备母牛粪磷排出量与日粮磷进食量的关系[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1,16(3):122-126.
[13] 申跃宇,曹琼,霍菁菁等.日粮磷进食水平对西杂后备母牛日粮磷表观消化率的影响[J].中国草食动物, 2011(4):32-35.
[14] 初汉平.奶牛钙磷适宜供应量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5.
[15] 陈月丽.不同钙、磷水平日粮对11-14月龄奶水牛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血液指标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6.
[16] 黄文明,夏建民,曹志军,等.日粮磷水平对高产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3,49(15):70-72.
[17] Wang C.,Liu Z.,Wang D.M.,et al.Effect of dietary phosphorus content on milg producation and phosphorus excretion in dairy coes[J].J. of Anim. Sci. and Biotech.2014,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