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病源流考*

2018-01-21 22:19姜德友任鹏鹏韩洁茹
中国中医急症 2018年11期
关键词:外邪津液病因

姜德友 任鹏鹏 韩洁茹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痉病是指由于筋脉失养引起的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疾病[1]。“痉”作为病名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其理论初步形成于《黄帝内经》,辨证论治始于《金匮要略》,病因病机和针灸治疗等方面在汉代后不断丰富,到明清时期日臻完善,以吴鞠通为代表的温病学派将痉病研究推向高峰,形成完善辨证论治体系。通过对历代文献整理研究,从病名、病因病机、治疗三方面进行梳理,考镜源流。

1 病 名

“痉”作为病名沿用至今,曾散在“痓”[2-3]“瘛瘲”[4]“惊风”“破伤风”“抽搐”“口噤”“子冒” 等论述中,近现代又提出“疫痉”一词,使得痉病之病名含义日趋丰富[5]。

1.1 以病因分类命名

《五十二病方》根据外感之病因,对痉病进行详细记载,并分为“伤痉”和“婴儿索痉”[6],首发外邪致痉的理论[7]。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提到“夫金疮痉者,荣卫伤穿,风气得入,五脏受寒则痉”。将痉病初步分为“风痉”“伤寒痉”“金疮中风痉”“腕折中风痉”。南宋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首次将破伤风归类为痉病范畴,并提出“风寒痉”[8]。宋金元时期已经产生内伤致痉的萌芽[7],朱震亨所著《丹溪心法》和《医学明理》对津血内亏致痉进行了具体阐述,至明代张景岳在“伤亡津液”的观点下,考前人之得失,集众家之所长,合自身之体会,明确提出“内伤致痉”,将痉病进一步划分为 “产后发痉”“金疮发痉”“痰火痉”“风痰痉”等,至此外感、内伤始全矣。清代俞根初整理归纳诸家学说,提炼总结为 “寒痉”“风温痉”“温热痉”(“温痉”“热痉”)“暑痉”“湿痉”“燥痉”“内伤饮食痉”“客忤痉”“本脏自病痉”,共九大类。

1.2 以病证分类命名

《素问·气厥论》中记载“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痉”,可见早在 《黄帝内经》中对于痉病就已然有了刚柔之分,《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篇中仲景根据有汗无汗与是否恶寒的症状将痉病分为“刚痉”和“柔痉”两类,如“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其后金元时期刘完素又提出阴阳二痉:“阴痉,曰柔痉;阳痉,曰刚痉。”至明代虞抟继承了“刚为阳痉,柔为阴痉”的观点,并指出“仲景有刚柔二痉之分,不可不辨”,认为:“大抵因风湿二气,袭于太阳之经,亦有轻重之分。其风气胜者为刚,风性刚急故也。湿气胜者为柔,湿性柔和故也。”

1.3 以六经分类命名

有学者认为早在《金匮要略》中就已经有了关于从六经认识痉病的雏形[9]。元代王好古详细记载了三阳痉的临床表现,“海藏云:发汗太多因致痉,身热足寒,项强恶寒,头热面肿目赤,头摇口噤,背反张者,太阳痉也。若头低视下,手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痉也。若一目或左右斜视,并一手一足搐搦者,少阳痉也”。明代王肯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补充“又如发热,脉沉细,手足厥冷,冷汗自出者,为阴痉。”清代罗美承仲景之说,也认为张仲景已有对六经痉的认识,并对王好古将《黄帝内经》中“肾病者喜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来形容少阴病俯而不能仰之状的论述视为“阳明痉”,而提出质疑[9]。 陈士铎在《辨证奇闻》中明确记载了“太阳痉”“少阳痉”“阳明痉”“太阴痉”“少阴痉”“厥阴痉”,其中对于其理法方药的记载最为详尽,同时创制多种方剂,提出痉病与伤寒之差异,现在来看以六经分类命名对痉病的治疗和预后仍有重要意义。

1.4 以病患分类命名

因小儿、妇人之特殊体质,单独进行论述甚至著书立说者,自古有之。以《五十二病方·婴儿索痉》为始,医家已经认识到小儿与妇人在痉病上的发病率很高,张仲景在《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提出“产后痉病”的概念。《诸病源候论》提出“产后中风痉”与“妊娠痉”。魏代皇甫谧提出新生儿破伤风与断脐不洁、感染风毒有关,第一次提出“小儿脐风”的病名,使得痉病小儿分类更加准确。宋代陈自明也在《妇人大全良方·妊娠风痉方论第二》中提出“论曰:夫妊娠体虚,受风而伤太阳之经络,后复遇风寒相搏。发则口噤背强,名之曰痉。其候冒闷不识人,须臾自醒,良久复作,谓之风痉。亦名子痫,亦名子冒,甚则反张”。明代方有执因“儿女遭惊风”作《痉书》,详细论述了“小儿惊风”“产后惊风”,指出“痉因于多汗,多汗因于血虚,血虚惟儿家为最,以未充也。新产妇人次之,以在蓐也”。

2 病因病机

痉病可由多种因素导致,病因病机复杂,外邪侵袭,阴血亏虚,痰瘀阻络或因他病误治,伤津脱液,均是导致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然筋脉失养是其基本病机,正如朱丹溪所说数因不同,“津血有亏无以滋荣经脉则一”。

2.1 外邪侵袭,邪客经脉

最早认识痉病即是外邪致痉,与风寒湿关系最为密切。《五十二病方》中就提出:“痉者,伤,风入伤,身信(伸)而不能诎(屈)”。指出外伤之后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痉病,同时在《婴儿索痉》中提出“索痉者,如产时居湿地久,其肎直而口扣,筋挛难以信(伸)”。即“产中感湿”[10],这种外邪致痉的学说对后世影响很大。《黄帝内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和发展,提出“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及“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认为风、寒、湿等外邪与痉病发生有着密切关系[11],奠定了外邪致痉的理论基础。《金匮要略》正式提出外邪致痉理论,沿用至今,如“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然,脉反沉迟,此为痉”。后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强调“风邪伤于太阳经,复遇寒湿”的病因。在外邪病因认识上,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提出,痉病不仅与风寒湿有关,还与热邪有很大关系,为明清“热盛发痉”之渊源所在。外邪致痉之理论影响十分深远,直到清代仍有医家认为“中风无外邪,痉病无内邪”的观点。清代吴鞠通提出“要知痉者,筋病也。知痉之为筋病,思过半矣”,认识到筋之拘挛为本病之根本表现,无此痉病便不会发生,痉病病位也进一步清晰。魏荔彤也在《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提出“经络隧道中为患”“邪阻经络”的观点。

2.2 误汗误下,亡津致痉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对于太阳病发汗太过、风病误下、疮家发汗,连续三条阐述了误汗误下,导致津液亡失,筋脉失养而致痉的病因。如“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12]。可见仲景对于他病误治十分重视,其对伤亡津液而致痉的理论,是对《黄帝内经》的继承和发挥。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痉证》之中提出“观仲景曰: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风病下之则成痉。疮家不可发汗,汗之亦成痉。只此数言,可见病痉者,多由误治之坏证,其虚其实可了然矣”。罗美继承了前人观点,提出了“或外感六淫,或发汗过多,或疮家误汗,或风病误下,或灸后火炽,或阴血素亏,或阳气素弱,各有不同。故痉病之壤、不出亡阴、亡阳两途”,指出由于误治发生阴阳虚损而导致痉病发生。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曰“此原痉病之由,有此三者之异,其为脱液伤津则一也”[13],指出津液亡失,筋脉失养为失治误治致痉总病机。

2.3 气血内虚,邪中致痉

此病因虽然与外邪致痉有一定联系,但是由于素体虚弱,临床上发病更为危急,一般预后不良,救治上亦有特点。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首次提出“新产血虚,汗出中风”的病因理论,“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极大地启发了后世医家,宋代陈无择提出“血气内虚,外为风寒湿热之所中”的致痉理论,对痉病之病因病机认识更为丰富。明代虞抟在《医学正传·痉病》一书中记载痉病发病之病机关键为“外有诸虚之候,表虚不任风寒”,“或产后,或金疮,或跌仆扑伤,痈疽溃脓之后,一切去血过多之证”,认识到阴血亏虚是发病的主要因素。《医宗金鉴》对于《金匮要略》痉病之论述作出了补充和评注,认为“凡病出汗过多新产,金疮破伤出血过多”而变生痉病,皆内虚外邪召入引起,提出本虚标实病机之根本。

2.4 热盛伤津,筋脉失养

《灵枢·热病》的“热而痉者死”,就已经提出热盛伤津,经脉失养发生痉病之不良预后。《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治》“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齘齿,可与大承气汤”。以方测证,此以急下存阴之法,治疗阳明热痉,外感热邪不解,邪热内传阳明,阳明热盛,消灼津液,筋脉失于濡养,引发痉病。这种“热盛致痉”的理论对后世温病学派有很大启发。《临证指南医案》指出“热盛伤津,肝风内动”的观点,“五液劫尽,阳气与内风鸱张,遂变为痉”“津液受劫,肝风内鼓,是发痉之源”。

2.5 久病失养,痰瘀阻络

《丹溪心法·痉》提出痉病的病因是“气虚有火,兼痰”,认为病机为“有因痰火塞窜经隧,以致津血不荣者”,其治疗采用补气化痰之法。明代张景岳在小儿惊风中,提出“一曰风,二曰火,三曰痰,四曰阳虚,五曰阴虚”,对于急惊风治疗上强调祛痰退火。清代王清任在朱丹溪的“气虚致痉”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气虚血瘀致痉”的理论[14],对于临床治疗痉病有一定意义。

3 治 疗

明代王肯堂就痉病外感、内伤,强调外感之痉要重视祛风,内伤致痉须重视调补。总治则为扶正祛邪,以祛风解痉为标,以补气养血为本。以下从辨证论治、针灸疗法、养生保健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3.1 辨证论治

3.1.1 祛风散寒除湿法 《五十二病方·伤痉》即有以薤兑酒内服,随即温衣复被,“令汗出至足”的方法治疗痉病,开痉病内服药物发汗之先河,后世得到承袭和发展,《金匮要略》分别以葛根汤和瓜蒌桂枝汤治疗痉病体现祛邪外出之理。直到近现代仍有运用发汗法治疗痉病之验方,其根本就是运用汗法来祛除所感风寒湿等外邪,对于外邪痉病的治疗后代医家多继承此法。《金匮要略方论本义·痉病总论》提出“脉者人之正气正血所行之道路也,杂错乎邪风、邪湿、邪寒,则脉行之道路必阻塞壅滞,而拘急痉挛之证见矣”,故采用祛风散寒除湿等法祛邪以解痉。

3.1.2 滋阴清热法 清代喻嘉言分析《金匮要略》对于妇人产后痉病指出“血舍空虚,外风袭入”,治法当滋阴清热,兼去外风。清代冯兆张、缪希雍在《女科精要·产后杂症门》中针对妇人产后痉病提出了“益阴补血,血长而虚风自灭”的治法。王孟英在《湿热病篇》加按语:“木旺由于水亏,故得引火生风,反焚其本,以致痉厥”,提示医家在治疗痉病时应注重滋阴清热及滋水涵木之法。

3.1.3 泄热存阴法 热灼阴津,阳明经脉失养,故可出现痉病症状。用大承气汤釜底抽薪,泻下实热,则痉病可愈[15]。本法最早记载于《金匮要略》中,清代喻嘉言指出“从阴治之宜急温,从阳治之宜急下”。外感热邪不解,邪热内传阳明,销铄津液,阴液耗伤,筋脉失于濡养而发痉病,治当清泄胃热,存阴止痉。民国涂蔚生认为“此方为仲景治伤寒传于阳明,禀热太甚,全无外症,而有大便不通,发热胸腹胀满等症者。以之治病在经脉,血虚经燥者,得勿患虚虚之戒乎?然里热过剧,津液实受其伤。火热一时不降,则津液一时不生,下一分之火热,即所以保一分之津液也。其曰可与二字,盖亦云内热甚于外之症,在经脉,到了危险万分之时,不得不鋋而走险,出于下之一途耳”。

3.1.4 补气养血法 在痉病的治疗上,丹溪强调痉病由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中强调补法,认为“大率与痫病相似,比痫为虚,宜带补”,其对痉病与痫病相似的观点有失偏颇,但其补气养血之法为后世继承。明代薛立斋在《女科撮要》中注意到产后痉病,其病机为“亡血过多,筋无所养”,因此采用“大补血气”法,以“多保无虞”。明代张景岳在治疗慢惊风治法上“但当速培元气”“但当以温补脾胃为主”。在痉病治疗上强调要“必当先以气血为主”。补气温阳之法始自《五十二病方》,《五十二病方·伤痉》中记载以一犬切成小段,用药浸泡,阴干兑酒服用以治痉病的记载,犬为温补之品,以温补阳气,但是为后世少用。

3.1.5 活血化瘀法 王清任首提 “气虚血瘀致痉”之说,故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痉病。久病不愈,气血亏虚,血行不畅,瘀血内阻,经脉失养而发痉病,故治疗当活血化瘀,通络止痉。何廉臣《增订通俗伤寒论》中记载“王清任曰:夫抽风一症,今人治之不效者,非今人错治,乃古方误人。此证多由于伤寒温疫,或痘疹吐泻等证,病久而抽……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痧,以一气虚血瘀之证,反用散风清火之方,服散风药,无风则散气;服清火药,无火则凝血;再服攻伐克消之方,气败血亡,岂能望生”,强调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痉病的重要性。

3.1.6 祛痰退火法 明代《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七婴孩诸风门》“治法先与消痰顺气为上。痰消则风止。顺气则神醒。病势稍定。然后审其热之轻重”,提出针对痰浊阻络的痉病以消痰顺气为治疗大法。明代汪机在《医学原理》中提出“有因痰火塞窒经隧,以致津血不荣”。景岳也认为急惊风“大抵此证多属肝胆脾肾阴虚血燥,风火相搏而然”“但得痰火稍退,即当调补血气”。指出痰火为标,气血亏虚为本,注重祛痰退火和调补气血的结合运用。

3.2 针灸推拿疗法

推拿治疗痉病最早载于《五十二病方·伤痉》,对于痉病治疗有一定意义。《黄帝内经》中详细记载了针灸治疗痉病的方法,并且确立了相应的针灸治疗原则,如《灵枢·经脉》提出“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则,来治疗“项似拔,脊痛腰似折”;另外在《灵枢·经筋》提出“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的治法来治疗“足太阳之筋病,脊反折”;同时继承了《五十二病方》的“熨法”来治疗“足少阴之筋病,主痫瘛及痉”。更为重要的是在《灵枢·热病》提出了针灸治疗禁忌“热病不可刺者有九……九曰,热而痉者死,腰折瘛疭,齿噤齿介也”。《金匮要略》中针对邪在太阳,经气不利,经脉不通,头项强痛,亦以针刺治疗为主,根据其病位因势利导,随其实而宣泄[16]。

3.3 养生保健

3.3.1 饮食疗法 《五十二病方》就已经认识到食疗对于痉病的重要性,“治病时,毋食鱼、彘肉、马肉、龟、虫、荤”同时须禁忌房事,“毋近肉”,通过多种措施,则创伤可愈,伤痉得防。《诸病源候论·金疮病诸候》也提到“金疮痉者”“饮食未复”复感外邪而发痉病的记载。《保婴撮要·痉症》“发痉之症……此皆治六淫外伤元气,形病俱实之法也。若小儿多因惊骇停食,或乳母六淫七情,饮食起居失宜所致,更当审之,兼治其母”,治疗小儿痉病时尤其重视饮食的调摄。其后在清代《温病条辨·解儿难》“内伤饮食痉”的发病尤其要注意饮食与脾胃的关系,认为小儿饮食起居也是诱导痉病发生的因素,因此要格外注意养护。

3.3.2 其他疗法 从《五十二病方》时期起就已经十分重视能够引起痉病的“诸病”的防治,认识到痉病的发生是由于在外伤的前提下,外邪侵入而发病,因此强调在受伤之初就注重伤口的护理,及时予以治疗,保持创口的清洁,促使伤口尽快愈合,使得外邪无从以入,这也为后世医家所重视。对于能够引起痉病的“诸病”的护理,防止痉病的发生时,强调“治病毋时”,及时治疗。同时书中还记载了熨法、贴敷等方法治疗痉病为后世所沿用,还明确提出了熨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后代诸多医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继承发展,如《诸病源候论》强调“腕折伤皮肉”后的保养,“慎不可当风及自扇”。针对妇人“产后痉病”,《千金》云“凡产后满百日,乃可会合。不尔,至使虚羸,百疾滋长。慎之”。

综上所述,痉病辨治经历代医家继承发展,逐步形成完善体系,不仅确立了中医药防治痉病的理论基础,至今仍影响我们对于痉病的诊治及研究,对临床起着重要启迪与指导作用,具有一定意义。

猜你喜欢
外邪津液病因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伤寒杂病论》“阳气”实质探析
基于计算机仿真探讨外邪袭表的影响因素
干眼环境病因及中医外邪属性的理论探讨
补津液不等于多喝水
老年眩晕患者的病因分析及治疗
浅谈从气血津液理论辨治干燥综合征
嚼服枸杞子缓解口干
从“外邪”探析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防治
视疲劳病因及中医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