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效亮
(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皇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菏泽 274000)
大豆为豆科大豆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喜温,需水量较大,对于土壤种植条件没有较大要求。大豆中含有较多异黄酮与卵磷脂,是人体需要的重要营养元素,目前种植范围较大,市场需求量大。从大豆实际种植现状来看,大豆产业发展处于低速发展阶段,需要结合种植区域实际情况,在因地制宜基本原则下开展种植活动,拟定相应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大豆优质高产。
现阶段在大豆高产种植过程中科学化选地对提升大豆实际产量与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拟定科学化的轮作制度,在大豆种植中可以结合实际种植现状与小麦、玉米、油菜等作物进行轮作。在整地过程中需要以深松为主,然后使用旋耕机整地,这样能够全面提升土壤基本通透性和保墒能力,确保整地深度能够保持在20 cm范围内。
在整地过程中需要做好施肥管理工作。给大豆施肥最好使用有机肥,在正常种植情况下需要在每亩种植田地中添加农家肥1500-2000 kg肥料,在较为贫瘠的种植土壤中需要添加适量肥料。在化肥选用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磷酸二铵,化肥在施加过程中需要深施,这样能够避免种子接触之后烧苗。正常情况下有机肥能够在整地过程中施入[1]。
在大豆优质高产过程中需要选取良种,在正常种植情况下每年无霜期前一周成熟的大豆品种较为适应。对种植地区基本生产条件进行分析,比如基本种植条件、气候要素、肥力水平、播种生产方式,综合各项要素选取最佳的大豆种植品种。在实际播种之前需要对种子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分别进行筛选与晾晒,在选种过程中需要执行规范化的操作,选出纯度较高、无病虫害的种子。在拌种过程中需要添加药剂,可以选取50%浓度多菌灵根据种子重量拌种,防止出现根腐病等问题[2]。
大豆在播种过程中根据实际播种量可以选取人工或是机械操作方式进行精选,确保种子中的各类杂物能够有效清除,保持种子大小均匀,保证较高的发芽率。在大豆高产种植过程中合理密植是重要环节,目前可以采取三垄种植或是条播方式,不同种照方式需要对种植数量进行控制。在实际播种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选择。采取机械化播种过程中,前茬作物收拾之后需要抢墒播种,控制播种深度。在实际播种之前需要对机械设备应用性进行调整,确保播种生产质量能够有效提升[3]。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需要做好深松处理措施,需要对种植区域地表温度以及田间墒情进行分析,这样能够确保幼苗在种植过程中稳定生长。在大豆初步拱土时期,需要组织技术人员开展铲前垄沟深松作业,将深松度控制在22-25 cm范围内。如果种植区域土壤自身不具有深松条件可以通过划锄方式进行深松。
目前针对机械播种的大豆种植田间需要合理做好间苗措施。大豆全苗之后需要根据实际留苗量进行间苗,在间苗过程中完善除草与基本深松操作。间苗需要坚持去小留大原则。
及时追肥。在追肥过程中需要对大豆基本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在正常情况下,每亩种植地需要施加尿素7.5-10.0 kg。然后结合第二次中耕操作,在垄侧开沟,不能将肥料添加在地表。此外,需要对做好大豆叶面肥基本施加工作。大豆开花结荚时间段,可以在每亩种植地区添加适量尿素、钼酸铵、磷酸二氢钾等,兑水之后对叶面进行喷施,这样能全面提升大豆整体产量。
在大豆种植田间管理工作中需要对大豆基本生长情况做好监管工作,及时补种和间苗。等到幼苗生长出土之后需要及时补苗查苗,确保幼苗具有良好生长形态。如果种植区域苗期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可以适度晚定苗。
在水分管理中,根据大豆种植不同生长阶段,需要补充相应水分。苗期阶段需求量较低,随着植株快速生长,需水量开始逐步增加,此时如果种植区域较干旱,需要及时补充水源。在鼓粒到完熟期,实际蓄水量较少,此时容易受旱,如果大豆生长中出现萎蔫问题之后需要及时灌水。水源条件相对紧缺的区域,可以选取清粪水灌溉。大豆幼苗期和成熟期怕涝,生长阶段不能进行长期淹水,所以需要做好开沟排水操作。
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摘心打叶控制徙长,通过摘心操作能够确保大豆生长早熟,提升颗粒重量。在大豆开花生长旺期或是末期,需要及时摘除1-3 cm最佳。如果生长郁闭问题较为突出时,需要适度将叶片重叠部分进行稀疏,这样能够确保大豆生长过程中基本通风透光条件得到有效改善,种植田间基本温度得到有效控制,避免植株在生长过程中出现倒伏问题,促使生长质量有效提升。
从大豆实际生产种植具体现状来看,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锈病、灰斑病、豆天蛾、大豆食心虫等病虫害。针对此类病虫害需要做好基本农业防治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药物防治措施。大豆锈病在发病初期阶段需要喷施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是甲基硫菌灵悬浮剂倍液,间隔10天施加一次,可以连续防治2-3次。如果上述杀菌剂不能起到良好应用价值,可以喷施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硫磺悬浮剂、福兴乳油倍液等。
大豆灰斑病在发病初期阶段可以选取40%多菌灵胶悬剂进行防治,或是选取适量多菌灵可湿性分以及甲基托布津倍液进行防治,或是根据大豆实际种植面积,每亩40 mL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每亩100 g进行混合应用,能够对多种虫害进行有效兼防。
在使用药剂防治措施中需要对防治时机进行分析。对于大豆豆天蛾采取相应防治措施需要对防治时间进行控制,目前针对豆天蛾可以将防治时间控制在3龄之前,在每亩种植区域选取氯氰菊酯倍液,或是辛硫磷乳油进行喷雾防治。此类幼虫在活动中具有昼伏夜出习性,所以需要选择适合的喷药防治基本时间,正常情况下是在下午5时之后。如果幼虫达到4龄之上,可以通过人工捕捉等方式进行补救。
从大豆实际种现状来看,大豆食心虫危害性较高。在不同发病时间段需要采取相应措施,在发病初期阶段可以选取相应浓度矿物油用水稀释,然后与苏云金杆菌混合搭配。或是将99%矿物油用水稀释,与高效氯氰菊酯混合,在正常防治情况下,可以7天防治一次,连续性使用药物,能够获取良好的防治成效。
大豆在生长阶段还会受到红蜘蛛侵害。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做好中耕保墒、水旱轮作等措施,能够对虫害进行有效控制。在采取药剂防治措施时需要及早防治,发现虫害之后及时喷药,将虫害控制在初期发生阶段。如果耽误了防治时间,会对药效产生较大影响。可以通过相应浓度灭扫利、天王星乳液等进行喷雾防治,能够有效提升防治成效。
大豆菌核病在防治过程中需要做好筛选工作,选取无菌核、抗病性较高的良种进行播种。此外,还需要对原有的耕作制度进行完善,实行3年以上轮作,这样能够对菌核病实际传播进行有效控制。病田收获之后需要及时将病残体集中收集烧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用种需要从无病田中留种。在大豆开花过程中,在发病初期阶段,需要喷施相应浓度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农利灵可湿性粉。然后做好种植区域基本排水工作,在秋季进行深度翻耕,使得病株残体能够腐烂死亡。
总而言之,大豆是重要的粮油兼农作物,目前市场销售前景较高。目前在大豆生产过程中仍旧存在较多问题,所以当前需要对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探析,确保大豆能够实现优质高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