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凤艳
(沈阳市铁西区牙病防治所治疗科,辽宁 沈阳 110021)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以及牙科技术改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牙齿修复,进而美化牙齿,提高生活自信心。现阶段,牙齿修复的技术较多,如树脂贴面、烤瓷全冠、烤瓷贴面等。多种牙科修复材料和技术被应用在临床,不仅修复口腔功能,还能恢复口腔牙部美观[1]。研究发现流动树脂具有弹性好,低黏稠度等特点,在牙Ⅱ类洞修补中使用较广,本文主要分析流动树脂衬垫在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中的作用。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防治所治疗科需要进行Ⅱ类洞修复的患者32例作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对比,现将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报道如下文。
1.1 一般资料:抽取在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期间在我防治所治疗科需要进行Ⅱ类洞修复的患者32例作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每组患者16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10例和6例;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21岁和55岁,平均为(35.54±1.20)岁。12颗发生在下颌磨牙,7颗为下颌前牙,6颗为上颌磨牙,5颗为上颌双尖牙,3颗为下颌双尖牙。实验组患者男性与女性分别为8例和8例;最小年龄与最大年龄分别为23岁和51岁,平均为(34.55±1.25)岁。10颗发生在下颌磨牙,9颗为下颌前牙,7颗为上颌磨牙,5颗为上颌双尖牙,4颗为下颌双尖牙。经对比,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下一步对比。
1.2 方法:对32例患者均进行局部麻醉措施,同时对患牙与周边牙齿进行隔离处理。对患牙缺损部位进行全面清洁,为了保障修复体牢固,调整偏斜牙体及牙面突起部位。随后去除患牙龋损以及无牙本质支撑的颌面无基釉。待去除全部的变色牙体组织后,对患牙进行探查,如果存在牙体组织较硬,则需采用金刚砂车针预备洞缘,随后固定,并使用酒精对窝洞进行消毒。消毒工作完成后,选择黏接剂黏接,随后吹干、光固化。
对照组患者33颗患牙予以直接树脂充填修复,选择合适的树脂材料,对患牙相邻的跟壁予以洞衬处理,洞衬厚度保持在1~1.5 mm,待完全贴合后给予光固化,修整堆塑后,将缺损部位的外形给予修复,多方位观察并调改牙体的突度、形态、边角,当树脂实现润泽后,对其光照固化直至成形,拍X线。
实验组患者35颗患牙予以流动树脂衬垫修复,同样对患牙与周边牙齿进行隔离处理。对患牙缺损部位进行全面清洁,为了保障修复体牢固,调整偏斜牙体及牙面突起部位。随后去除患牙龋损以及无牙本质支撑的颌面无基釉。待去除全部的变色牙体组织后,对患牙进行探查、消毒以及黏接。对釉质较多情况使用全酸蚀技术黏接,对牙本质较多的情况使用自酸蚀技术黏接。选择FiltekTMZ350XT流体树脂材料置入需要修复的位置,洞衬厚度保持在1~1.5 mm,修整堆塑给予光固化,时间为20 s,树脂顺延到唇面和舌腭侧边的正常牙面部位,实现自然过渡。多方位观察并调改牙体的突度、形态、边角,当树脂实现润泽后,对其光照固化直至成形,并拍X线。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1年后患牙修复成功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软件SPSS22.0对本次研究的全部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分别通过(x-±s)、例数、%表示,而且分别通过t、卡方检验;P<0.05表示两组处理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无效异。
经过修复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的患牙均得到有效改善,其中对照组患者修复失败2例,修复成功率为87.5%,实验组患者修复失败1例,修复成功率为93.7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修复成功率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明显,P<0.05。
流动树脂属于高分子有机体的一种,是组成光固化复合树脂的主体,对生物材料的最终性能起到直接决定作用,它能够与多个部分的复合树脂形成黏附,使材料的强度显著增强,具有可塑性以及可固化性。对在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中采用流动树脂衬垫修复,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被修复患牙不仅密合性好,原牙和修复体之间的咬功能好,还可以避免或者减少牙髓炎、牙龈炎、尖周炎、继发龋等症状的产生。采用流动树脂修补Ⅱ类洞患牙,除了修补效果较好外,其材料的特异性也具有缓解收缩应力的作用。相关文献表明,与直接树脂充填修复患牙相比,流动树脂衬垫的应用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渗漏情况,色泽也较为逼真[2-3]。
本次研究显示,与予以直接树脂充填修复相比,实验组患者予以流动树脂衬垫修复效果较佳,且在1年后修复成功率93.75%明显较高。
综上所述,流动树脂衬垫在树脂充填后牙Ⅱ类洞中修复成功率较高,在临床上有值得推广的价值。
[1] 孙岩.流动树脂衬垫对树脂充填Ⅱ类洞临床效果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58-159.
[2] 杜晶晶.流动树脂衬垫充填后牙Ⅱ类洞的临床疗效[J].饮食保健,2016,3(12):67.
[3] 边喜梅,彭伟,王丹,等.流动树脂不同衬洞方法对树脂充填Ⅱ类洞的微渗漏影响[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3,23(6):39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