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洪波(辽宁省建平县八家农场动物卫生监督所)周慧强(辽宁省建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些年,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畜禽养殖行业不断培育新品种,外引优良品种数量不断增多,兽用生物制品的不规范使用等新问题出现,动物疫情防控的风险也在加大。如何有效做好县乡两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工作,笔者现浅谈见解。
1.明确部门职责。县政府负责统一领导和指挥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建立县乡两级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的责任制。县级疫情防控相关部门主要有畜牧兽医部门、卫生部门、公安部门、交通部门、环保部门、宣传部门、工商部门。疫情应急处理工作要实行属地管理制度,在县级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乡镇政府是扑灭疫情的主要工作力量,负责组织本乡人员扑灭辖区内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相关部门按照各自的应急职责,配合乡镇政府做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2.及时有效应对。县政府和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完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体系、应急反应机制和应急处置制度,提高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发生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县级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整合工作资源、共享疫情防控信息、快速形成应急反应能力,迅速采取隔离、封锁、消毒、检疫、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及时控制和扑灭辖区内的重大动物疫情。
3.疫情及时上报。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乡镇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基层畜牧兽医部门发现可疑动物疫情时,必须立即向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报告。县级业务部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报告指挥部,同时派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认定为疑似突发重大动物疫病的,应在2小时内逐级报到省动物卫生监督机构。
1.按照任务分组,合理配置人员。县级畜牧兽医部门可组建县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备队,人员配置80人,分8个组,每组10人。小组名称具体设置为:专家组、紧急免疫注射组、无害化处理组、紧急扑杀组、采血送样组、消毒组、封锁组、疫情信息管理组。这些小组在统一指挥下,相互配合,可有效应对疫情。
2.合理制定应急预案。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应由县畜牧兽医局负责管理和更新,并负责组织专家对预案进行评估。应急预案的制定要符合当地历年疫情防控工作的实际,原则上每3年修订一次,最长不超过5年。必要时应根据疫情的发展变化或针对组织演习、演练中发现的问题,适时对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预案内容主要涉及:编制目的、编制依据、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分级、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适用范围、工作原则、应急指挥机构、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预警监测、工作机构及职责、疫情报告与认定、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响应和终止、善后处理、应急资源与装备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
1.加强学习,不断加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宣传教育力度。使辖区内的养殖户及时了解疫病的发生情况、发展规律和防控手段,消除养殖户的恐慌心理,让其树立战胜疫情的信心。县乡两级畜牧兽医部门可通过电台、报刊等官方媒体普及防控知识,基层部门也可在农村举行科普大集、发放宣传单、入户讲解等活动。
2.县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指挥部每年要定期进行培训,以提高应急处理预备队员的业务素质。具体培训内容可包括: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知识;免疫、流行病学调查、诊断;病料采集与送检;消毒、隔离、封锁、检疫;病死动物扑杀及无害化处理;个人防护知识。
1.县级应急物资的足额储备对重大动物疫情防控起着重要的作用,县级畜牧兽医部门要按照实际要求及时足额储存必备物资。
2.县级畜牧兽医管理部门要做好应急物资的日常维护工作。按照当地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动态调整物资配备,及时对过期、失效物资进行清点整理,并引进新物资,尤其是氢氧化钠、消毒药剂等易风化、过期的消毒类物资,更要确保其有效性;个人防护类物资如防护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可以长时间保存,要避免浪费、节省资金;发电机、消毒机等大型机械设备要定期维护,防止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