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2018-01-21 11:58:55宋丽波吕高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0期
关键词:艾司西羟色胺普兰

宋丽波 吕高明

(1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2 吉林省脑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0)

艾司西酞普兰作为新一代的抗抑郁药品,是重度抑郁症患者临床治疗一线药物,对于焦虑症也有良好疗效,但因报道不多,需做进一步研究。本研究为明确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对37例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并以米氮平片作为参考方案,现将两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共74例,均在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就诊,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汉米尔的抑郁量表(HAMD)[2]检测发现患者HAMA评分与HAMD评分均在17分及以上,与《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相关诊断标准[3]相符合。排除合并严重躯体疾病、滥用药物者以及哺乳期或妊娠期女性,患者家属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对上述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抽签原则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均37例。其中,治疗组中男18例,女19例;年龄为19~66岁,平均年龄为(41.87±6.28)岁;平均病程是(16.57±2.48)个月;对照组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为19~68岁,平均年龄为(41.89±6.25)岁;平均病程是(16.55±2.43)个月;两组患者平均年龄、性别、病程等基线资料的统计学对比结果提示其无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即口服艾司西酞普兰(通用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生产企业:丹麦灵北药厂;规格:10 mg×7片;生产批号:20140127)治疗,起始剂量是每日5 mg,用药7 d后将用药剂量增加到每日10 mg。往后根据患者病情、个体反应等增加用药剂量,但最大用药剂量不可超过每日20 mg。

对照组患者口服米氮平片(通用名称:米氮平片;规格:15 mg×20片;生产批号:20140625)治疗,起始剂量是每日15 mg,用药1周,用药剂量增加至每日30 mg,依据患者病情、个体反应可适当增加用药剂量,最大用药剂量是每日45 mg。两组患者均在用药4周后不再更改用药剂量,总疗程是8周。

1.3 观察指标:①在患者用药前、用药8周后应用HAMA量表与HAMD量表检测其治疗前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其中,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越高,表示其焦虑和抑郁程度越深,反之越浅,并计算其减分率,据此评估其临床疗效;其中,减分率公式如下:治疗前后评分差值/治疗前评分ı100%;②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疗效判定标准[4]:①痊愈:HAMA评分、HAMD评分的减分率均超过75%;②明显进步:HAMA评分、HAMD评分的减分率在50%~75%;③进步:HAMA评分、HAMD评分的减分率在25%~50%;④无效:HAMA评分、HAMD评分的减分率不足25%。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明显进步+进步)/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在SPSS19.0统计学软件输入本组研究所得数据:对计数资料使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对比使用χ2检验;对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对比则实行t检验;P<0.05,即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共37例,无效者1例,有效者7例,显效者29例,其治疗总有效率是97.30%;对照组患者共37例,无效者6例,有效者20例,显效者11例,其治疗总有效率是83.78%;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3.945,P=0.047)。

2.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共37例,头晕者1例,恶心者1例,嗜睡者1例,便秘者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0.81%;对照组患者共37例,头晕者2例,恶心者1例,嗜睡者1例,便秘者1例,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3.51%;两组指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0.126,P=0.722)。

3 讨 论

抑郁症、焦虑症均为精神科常见病,二者互相独立,但抑郁症患者多伴发焦虑症。近几年来,抑郁症伴发焦虑症病例明显增多,本病患者的治愈率较低,病程迁延,容易复发,且多存在自杀行为和意念,可对患者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目前,临床上对于焦虑症、抑郁症以及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常见药品如米氮平片等,安全性较高。据报道[5],米氮平片属于去甲肾上腺素能和5-羟色胺抗抑郁药物,分子结构不同于三环类抗抑郁药物中抗胆碱能作用相关侧链,因而药物不良反应相较于传统抗抑郁药物少,对于肝肾血液等基本无损伤。

然而,米氮平片在抑郁症、焦虑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十分有限,建议采取其他有效性较高的抗抑郁、抗焦虑药品。艾司西酞普兰是当前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抗焦虑、抗抑郁药物,可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能够抑制人体血小板对于5-羟色胺即血清素的摄入,而5-羟色胺可在不同刺激因素下自颗粒细胞内释放,并弥散至血液中。正常人体内的5-羟色胺含量大约为8%,而精神病患者体内的5-羟色胺含量同正常人不同,临床医师可通过检测个体5-羟色胺含量作为抑郁症、焦虑症的诊断依据之一。有研究显示[6],抑郁症、焦虑症之间共病关系是由于不同区域内发生了5-羟色胺的神经细胞失衡情况所致,而艾司西酞普兰可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次摄取,提升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中5-羟色胺含量,从而改善其神经传导作用,最终达到抗焦虑。抗抑郁效果。

结果提示,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远高于对照组的83.78%,并存在统计学差异,充分证明了艾司西酞普兰在抗焦虑、抗抑郁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治疗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可见艾司西酞普兰用于抑郁症伴发焦虑症患者治疗中的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艾司西羟色胺普兰
5-羟色胺对肠道疾病的影响
米氮平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躯体形式障碍的对照研究
5-羟色胺:肝癌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丙戊酸镁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共病的对照研究
西酞普兰在紧张性头痛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产后抑郁症与雌二醇、催乳素、孕酮、五羟色胺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5年6期)2015-12-01 03:58:18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四季在大脑中的物质转换
百科知识(2008年23期)2008-12-29 06: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