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产小麦新品种—太412

2018-01-21 12:02:56任永康牛瑜琦赵兴华王长彪逯成芳唐朝晖
麦类作物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中感水地中麦

任永康,牛瑜琦,崔 磊,赵兴华,王长彪,刘 江,韩 斌,逯成芳,郭 庆,唐朝晖

(1.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遗传与分子改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山西太原 030031;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山西太原 030031)

太412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017年12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70010。

1 品种来源

2000年以96-248为母本、冀94-5473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进行选育,在F2、F3代对其抗病性、株高、早熟性、子粒颜色等性状进行选择;在高代对其产量潜力、抗热性、株型、籽粒品质性状等进行选择,确定综合性状好的株系类型,2009年后代品系稳定出圃,参加本单位品比鉴定试验,现命名为太412。

2 特征特性

太412为强冬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255 d,比对照中麦175晚熟1 d。幼苗半匍匐,叶片宽长,叶色灰绿色,分蘖力较强,抗倒春寒能力强。株高90 cm,株型半紧凑,茎秆弹性好,抗倒性中等。茎叶无蜡质,旗叶直立,穗层整齐,熟相好。穗型长方型,穗长10 cm,穗色(成熟期)白色,长芒,白壳。护颖卵形,颖肩方肩,颖嘴中弯,小穗密度适中。籽粒椭圆型,白粒,粒质中,饱满度高。一般每公顷穗数630万,穗粒数36粒,千粒重42 g。适宜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3 产量表现

2015-2016年度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域试验中,6试点均增产,平均产量7 879.5 kg·hm-2,比对照中麦175(7 158.0 kg·hm-2)增产10.1%。2016-2017年度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域试验中,6试点均增产,平均产量7 683.0 kg·hm-2,比对照中麦175(7 081.5 kg·hm-2)增产8.5%。两年平均产量7 782.0 kg·hm-2,比对照中麦175(7 120.5 kg·hm-2)增产9.3%,增产点率100%。

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组生产试验,6试点均增产,平均产量7 552.5 kg·hm-2,比对照中麦175(7 011.0 kg·hm-2)增产7.7%。

4 抗性及品质

经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人工接菌鉴定,2015-2016年度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轻感白粉病;2016-2017年度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2016年品质分析结果为,容重797 g·L-1,粗蛋白含量13.74%,湿面筋含量28.1%,吸水量52.7 mL·100 g-1,面团形成时间2.5 min,稳定时间3.0 min,弱化度195 F.U,粉质质量指数35 mm,评价值为34。

5 适宜地区

适合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水地种植。

6 栽培技术要点

精耕细耙、培肥土壤,精量匀播,创造优质群体。适宜播种期为9月25日-10月5日;适宜播种量225 kg·hm-2。优化投肥结构,重施底肥,施好追肥。科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浇好越冬水、起身水、孕穗水和灌浆水,在丰水年注意群体过大,防止倒伏。做好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

猜你喜欢
中感水地中麦
亚热带地区蚕种低温冷藏保护免浸酸技术研究
广西蚕业(2021年1期)2021-04-19 08:46:58
中麦安全鞋 更多世界500强的选择
劳动保护(2020年11期)2020-12-23 06:32:26
施氮水平对水地覆膜马铃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青海省冬小麦品种区域试验①
中麦175 助力甘肃旱年增收
中国种业(2019年8期)2019-01-05 16:24:40
会宁水地春小麦新品种引进试验
家蚕新品种川山×蜀水的越年冷藏保护试验
四川蚕业(2017年2期)2017-07-18 10:58:20
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药剂防治赤霉病效果的影响
中麦通信用户数超50万聚焦公交平台 寻求商业模式
通信世界(2016年2期)2016-04-07 09:24:55
第四节水地源热泵机组市场分析
机电信息(2015年4期)2015-12-19 08: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