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再生稻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2018-01-21 07:40陈基旺帅泽宇屠乃美易镇邪
中国稻米 2018年5期
关键词:季稻再生稻种粮

陈基旺 帅泽宇 屠乃美 易镇邪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南方粮油作物协同创新中心,长沙410128;*通讯作者:yizhenxie@126.com)

再生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早在汉末《广志》、《养身要术》中便有记载。再生稻是一种利用水稻收割后的稻桩,通过科学的田间管理,使稻桩上休眠芽迅速萌发成苗、抽穗结实并再次收获的稻作模式,具有省工省力、稻米品质优良、经济高效等优点。

湖南省位于我国长江中游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多雨,秋冬干旱。大部分地区10℃以上积温为5 000~5 840℃,无霜期 253~311 d,水资源相对较丰富,可以一年两熟至三熟,是全国有名的稻米之乡。湖南省每年水稻种植面积与总产量均居全国第1位。近年来,湖南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而传统的稻作方式劳动强度大,用工多、用工难、用工贵,比较效益低下,导致稻田“双改单”与抛荒面积迅速增加,不仅浪费了土地资源和温光水热资源,而且对我国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此种社会背景给省工省力且经济高效的再生稻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

长期以来,我国再生稻单产水平不是很高,农民对再生稻的态度是“有就收无就丢”,政府也因国家粮食供给压力大而将再生稻置于次要地位,因此,我国再生稻发展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高产杂交稻、超级稻的问世与再生稻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谢华安院士团队在福建尤溪县创造了再生季产量超7.20 t/hm2(1999-2004年)[1]以及在2005年创下再生季8.81 t/hm2的历史纪录[2]以后,再生稻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

1 湖南省再生稻发展现状

近几年,湖南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逐渐认识到再生稻投入少、收益高、米质优的优势,进而开始高度重视并大力引导再生稻的发展,因此,最近3年来湖南省再生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据中国农业新闻网报道,2015年湖南省再生稻种植面积仅1.3万hm2,2017年即发展到了14.0万hm2,示范推广区域发展到93个县(市、区),预计至2018年将发展到26.7万hm2[3]。

湖南省不断加强再生稻推广力度并取得良好成效,示范力度不断加大,推广面积迅速增加,主导品种初步形成,并根据再生稻生长特性总结出“四防一增”技术[3],大大提高了再生稻产量。2017年湖南再生稻产量喜人,溆浦县再生稻示范区测产结果表明,Y两优9918、甬优4149这2个品种机收产量均超270 kg/667 m2,人工收获产量超310 kg/667 m2[4]。再生稻顺应了稻田增效需求、“双改单”需求和轻简化要求,同时也满足了大众对优质米的需求,发展前景广阔。

2 再生稻的优势

2.1 降低种植风险,协调争地抢工矛盾

研究表明,“早稻+再生稻”模式比双季稻早成熟7~10 d,“中稻+再生稻”模式比双季稻早成熟 3~5 d[5-8]。再生稻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有较明显的并进生长现象[9],全生育期较短,一般在60 d左右[5]。再生稻收获后还可种植冬季作物,如“再生稻+油菜”三熟制模式可有效规避水灾和“三寒”[10],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再生稻省去了播种、育秧、整地、移栽等农作环节,头季稻收获与再生季收获均与双季稻收获期错开,有利于调节劳畜机械的忙闲与季节之间的矛盾[11]。

2.2 促进增产增效,满足“双改单”需求

湖南地区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导致稻田“双改单”现象普遍,在一季早稻或中稻的基础上蓄留再生稻,无需过多人力、物力投入即可实现提高复种指数和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益的目的,顺应了当前的水稻生产形势。

研究表明,“一季稻+再生稻”收益比“早稻+晚稻”高 4 080 元/hm2,比“一季稻+油菜”高 4 275 元/hm2,比一季稻高5 265元/hm2[12]。据媒体报道,2017年湖南全省中晚稻常规品种稻谷总体价格区间在133~136元/50 kg,优质中晚稻稻谷市场价格一般达到140~150元/50 kg,高档优质稻如玉针香达到174元/50 kg[13],而某些粮食企业定购再生稻稻谷价格达到了180元/50 kg,再生稻大米价格达到了500元/50 kg[14]。另据湖南日报报道,再生稻加工出的稻米市场价可高达20元/kg[15]。由此可见,再生稻稻谷的价格优势明显。目前,杂交水稻种子价格居高不下,各种农资价格上涨,人工费用高,种粮效益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蓄留再生稻,无需二次播种、整田、育秧、移栽,且再生季病虫害少,一般年份不需要喷施农药[16],再生季生产成本显著低于一季晚稻。随着越来越多的再生稻研究的开展,其科研成果不断应用于实际生产,再生稻的节本增效效果将会进一步提高。

2.3 满足优质稻米需求

再生稻的稻米品质一般要优于头季稻[17-19],若头季稻稻米品质优良,再生稻稻米品质则会更优[20,21]。多数研究结果表明,再生稻稻米垩白度、垩白粒率、直链淀粉含量低于头季稻,再生稻稻米透明度高,食味好,但其糙米率、整精米率、蛋白质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可能由于环境因素和品种不同而表现有差异[22],从整体来评价,再生稻米质要优于头季稻。头季稻收割时,其秸秆全部还田,增加了田间有机质含量,而有机质的提高对进一步提高稻米食味品质有利[23-24];同时,再生稻米基本杜绝了农药残留,因此更符合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

2.4 适应轻简化生产需求

劳动力短缺、种粮效益低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实行轻简化农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措施。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可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减少资源投入[25]。国内对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如直播、抛秧、机插等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果,为再生稻轻简化栽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实现我国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目标,就必须实现农业全程机械化[26]。水稻机插和机播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工厂化育秧也有了较大的发展[27],为再生稻的机械化生产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再生季省去了翻耕、播种、育秧、移栽等农作环节,且生育期较短,省去了较长的田间管理耗时,再加上一般不需要喷施农药,因此,再生稻更适应水稻生产轻简化的需求。

3 湖南再生稻发展面临的问题

3.1 农户种粮效益低,政策扶持未准确到位

据中国农机网报道,2016年湖南省夏、秋粮全部减产,种粮面积同比减少1.1%,但蔬菜、水果和茶叶的产量有所上升[28]。种粮面积和产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种粮效益低,如何提高种粮效益,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是再生稻发展的一大障碍因素。为应对水稻生产效益低下、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湖南多地直播稻发展迅速。水稻直播虽省去部分工时,但直播用种量大,而杂交水稻种子及其他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因此直播稻效益也难以提高。作为粮食生产大省,湖南省历来重视水稻生产,但是目前来看,在再生稻的发展方面,政府扶持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政府虽对种粮农户发放一定的补贴,但是补贴发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种植一季稻、双季稻和再生稻的补贴未能区别发放;二是再生稻推广示范力度还有待提高,部分地区对再生稻的了解还极为有限,更遑论高产高效栽培;三是在引导再生稻产业化方面力度不够,尚未形成湖南再生稻的主打品牌。

3.2 适宜蓄留再生稻的品种少

品种的选择对于再生稻的成败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周奥等[22]对湖南地区7个水稻品种的再生稻产量和米质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水稻品种间再生稻产量和稻米品质差异显著,其中Y两优1号再生能力最弱,再生季产量仅534.2 kg/hm2,而Y两优9918再生季产量最高,达3 846.6 kg/hm2;准两优608与Y两优9918头季和再生季产量无显著差异,但其再生稻米质口感差。湖南省结合前期大量的示范种植结果,在2017年发布了Y两优9918、准两优608等10个再生稻主推品种,但无论是产量还是稻米品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总的来看,再生稻适宜品种筛选需要从生育期、产量、米质等多个角度考虑,必须因地制宜开展研究,要保证其有较高产量和良好的米质,还需满足各地温光条件。

3.3 灌溉条件制约

再生稻一般采用间歇灌溉方式,干湿交替有利于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并获得高产[14]。湖南地区再生稻的头季稻收获一般在8月上旬,此时湖南大部分地区高温少雨,再生芽的萌发对水分较为敏感,如再生稻稻田不能及时灌水,会导致再生芽萌发率低,成苗数少,再生稻有效穗数降低,从而难以获得高产。大量研究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是制约再生稻产量的关键因素[29-31]。因此,确保良好的灌溉条件是获得再生稻大面积高产的重要保障。湖南部分地区水利条件不发达或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不能有效保障农田用水,这是再生稻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一大障碍因素。

3.4 蓄留再生稻与头季稻机械收获矛盾突出

蓄留再生稻与头季稻机械收获的矛盾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为防止稻田土壤过湿导致收割机下陷,水稻机械收割前7~10 d必须放水晒田,而再生稻要获得较高的再生苗数就得保持稻田土壤湿润;二是机械收割会碾压大量的稻桩,造成再生季显著减产。钱太平等[32]研究表明,头季稻机械收割处理再生稻比人工收割处理的再生稻平均减产20.52%,机收碾压区比非碾压区平均减产56.22%;三是湖南省现有收割机一般都偏大且偏重,加重了稻田的碾压破坏。

3.5 未形成可大面积推广的配套栽培技术

湖南省在再生稻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现有的研究成果包括对某些品种进行了栽培试验以及对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探讨[33-36]、播种期与留桩高度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37]、不同种植方式对再生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38]、再生稻最适栽插密度探究[39]、最佳直播播种量探究[40]、不同留桩高度产量及产量潜力的探究[22,41-43]、留桩高度对米质的影响[44]、施肥与化控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45-48]等,以及包括品种筛选、育苗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在内的再生稻栽培技术体系研究[22,49-50]。近年来,湖南省也结合再生稻生长特性提出了“四防一增”技术。但是,整体来看,湖南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仍需不断研究和完善。

4 湖南再生稻发展的对策

4.1 以政策为引导

政府形成强有力的政策引导是实现再生稻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要实现湖南省再生稻栽培面积持续扩大并获得良好的效益,政府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优化种粮补贴政策,对一季稻、双季稻和再生稻进行区别式补贴,并确保补贴落实到各个农户;二是要采取措施控制农资价格上涨,促使杂交水稻种子在现有价格水平上降价约50%;三是对农户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农户农机驾驶水平,减少稻桩碾压,逐步实现再生稻规范化生产;四是要对大型的稻米加工企业进行必要的政策扶持,促进再生稻产业化发展,加快湖南再生稻主打品牌的形成;五是要优先在水利设施发达的地区发展再生稻,同时对水利条件不发达地区进行水利设施改造升级,促进再生稻的推广应用。

4.2 以科学技术为基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政府大力支持下,各科研单位应积极开展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攻关。虽然国内外对再生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进行攻关:一是蓄留再生稻与稻田土壤养分之间的矛盾。研究表明,再生稻稻田土壤氮相对盈余但磷钾相对短缺[33],如何调节稻田土壤氮磷钾之间的平衡和进行土壤培肥是以后的研究重点之一。二是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三是优良品种的选育。要不断发掘和创新优异的种质资源,选育出适宜湖南地区大面积推广的优势再生稻品种,为实现2018年湖南省再生稻种植面积超26.7万hm2的目标提供科学技术支撑[3]。易镇邪等[51]总结前人研究,认为再生稻的品种选育应该以低节位再生型、千粒重高且着粒数中等的杂交中稻、头季成熟后期茎鞘储藏物丰富、地上部低节位密集的品种为目标。同时,其对6个两系杂交组合和2个三系杂交组合的研究发现,头季成熟期有较大的LAI和较小的粒叶比,较高的茎鞘物质干物质量和输出率,对再生稻的高产有利[52]。

4.3 以配套机械为驱动

再生稻的发展离不开配套机械的研发与应用。头季机械收获会碾压稻桩导致再生季大幅度减产,针对该问题,雷志强等[53]根据收割机行走特征设计出收割机最佳行走路线;张国忠等[54]设计制造了一种采用轻型井关插秧机底盘和窄型水田行走胶轮的再生稻割穗机,对再生稻碾压率极小,但不适用于湿软泥脚深的田块;卢康等[55]设计出双割台双滚筒全履带式再生稻收割机,可相对减少稻桩碾压率,并提出再生稻收割机应向轻量化宽割幅的方向发展;孙潇鹏等[56]认为再生稻头季收获机械的发展将趋于轻量化、小型化、便携化。目前,再生稻配套机械的研发还需加大力度,早日实现再生稻专用机械的量产,为再生稻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4.4 以品牌发展为支撑

再生稻米质优、食味佳、绿色健康的优点已为大众所接受。目前,四川、福建、湖北等地再生稻已成功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湖南再生稻种植面积虽大幅度上升,但其知名度还有所欠缺,如何打响湖南再生稻米品牌是促进再生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政府应对再生稻米加工企业进行相应的政策扶持,大力促进湖南再生稻米特色品牌的形成。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民产不愁销、销多利大,实现再生稻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季稻再生稻种粮
再生稻促芽追肥机研制
川南杂交中稻-再生稻高产品种产量形成特点
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再生稻自适应仿形割台性能试验与分析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研究
画画就如种粮
湖南今年推广再生稻26.6万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