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六经辨证治验浅析

2018-01-21 01:48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3期
关键词:杂病论方证病位

云南省中医医院皮肤科,云南 昆明 650021

张仲景秉承“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思想,倾心而著《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有效指导中医临床各科的诊疗实践,备受历代医家推崇。

1 浅析六经辨证

六经,即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总领十二经及其所属脏腑的生理功能。六经辨证是以六经来划分疾病证治,是一个包括阴阳、邪正、气血、脏腑、经络、气化发展阶段等理论以及治法、方药、调护在内的综合性临床辨证论治体系[1]。

仲景六经辨证,根据阴、阳之气的多少,把疾病病位一分为三,即阴病、阳病及半表半里病,其三阴三阳分别代表了六气、脏腑和经络。三阳以阳气盛者为主,故疾病多正盛邪实,以腑病为主。太阳病为阴阳俱盛,以阳盛为主,主要病位在膀胱,治之以泻阳泻阴,以泻阳为主,以汗法及利小便为法。阳明病,两阴合明,阴阳俱盛,以阴盛为主,主要病位在胃肠,治之泻阴泻阳,以泻阴为主,以下为法。少阳病则阴阳俱少,阴少于阳,阳相对盛,病以阴虚为主,以益阴为法。三阴以阴气盛者为主,其病多正衰邪盛,以脏病为主。太阴病,阴阳俱盛,以阴盛为主,主要病位在脾,治法为泻阴而护阳,少阴病,阴阳俱虚,阴多于阳,以阳虚为主,主要病位在心、肾,治以温法为主。厥阴病见阴阳俱虚,阳相对多于阴,以阴虚为主,部位多在肝,治以通法为主,使内热散通,温养外寒。半表半里则介于阴阳、表里之间,即表之内,里之外,胸腹两大腔内为诸脏器所在之地[1],若病邪集中的反应于此部位时,便称为半表半里证,无论是半表半里阳还是半表半里阴,治之以和法为主,去太过、不及存中间之道。

《素问·天元纪大论篇》云:“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故以六经辨病,亦能定疾病的病位病性。当然,只辨六经,不辨方证仍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病证与方相应,即是方证对应,历代医家对方证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如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说:“今以方证同条,比类相附,需有检讨,仓卒易知”。如:都是太阳病证有麻黄类方及桂枝类方,若只看六经不看方证则无法选取,第二步则要从经中辨证,若有汗出,恶风,脉浮缓或浮弱者,则为太阳中风之桂枝汤证。由此可见,有方有证,方证对应,一目了然,不仅便于学习讨论,也便于备急应用。

2 皮肤病与六经

《伤寒杂病论》中对皮肤病的治疗虽寥寥数言,但中医之道,在于融会贯通,在于举一反三,“寻余所集,思过半矣”,在临床实际中,皮肤病有不同于内科疾病的特殊性,“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直观的望诊在皮肤病的诊疗中举足轻重,局部的皮损及自觉症状往往是患者求诊之主诉,有时局部皮损的辨证常能决定治疗效果。如皮疹色红,多辨证为热或阴虚;色白,辨证为寒或阳虚;肿胀渗液,多辨为湿或肺脾肾失衡;皮疹瘙痒者,可辨证为风邪作祟;根据皮损的发生部位,可循经络走行、脏腑所主辨之。当然,人为一整体,除重视皮损外,更不可忽视整体证侯,特别是舌脉象,反映人体升降出入的气化,必须统筹兼顾,诊疗才能有效。但无论如何辨证皆未超出六经之范畴,正如清代伤寒大家柯韵伯说:“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2]”。

3 医案举例

3.1 病例1 患者陈某,男,75岁,昆明人,因“右上肢疼痛6天,起皮疹2天”于2016年6月6日至云南省中医院皮肤科欧阳晓勇主任处就诊,刻下症见:自觉右上肢及右侧头部疼痛剧烈,右上肢散在片状红斑,上被簇集粟粒大小丘疹及水疱,皮损过腕达掌,疱群间间隔正常皮肤,体温在38.5℃左右波动,无汗,口干喜饮,口苦,偶感头晕胸闷,纳可,寐不安,大便干,小便调,舌暗红,苔薄白,脉弦细。诊断为蛇串疮(带状疱疹),予小柴胡汤合活络效灵丹加减:柴胡30 g,黄芩15 g,潞党参30 g,干姜15 g,大枣15 g,炙甘草10 g,当归15 g,丹参30 g,制乳香10 g,制没药10 g,桑枝30 g,姜黄15 g,川芎30 g,怀牛膝60 g,全虫5 g。3剂,每剂两日,每日两次,冷水煎服,每次服250 mL。2016年6月13日二诊时皮损大部分消退结痂,头痛缓解,体温正常,口干口苦减,但右臂疼痛仍明显,以手腕及手掌部为重,因手腕部活动受限,导致局部皮肤轻度萎缩。遂更方为柴胡桂枝汤加减:柴胡15 g,黄芩15 g,潞党参30 g,干姜15 g,大枣15 g,桂枝15 g,炙甘草30 g,白芍60 g,制乳香10 g,制没药10 g,桑枝30 g,姜黄15 g,全虫10 g,蜈蚣2条。3剂,每剂两日,每日两次,冷水煎服,每次服250 mL。2016年6月20日三诊时皮损基本消退留,局部留有色沉,疼痛明显缓解,余症无特殊。继续予3剂巩固疗效。

按语:本案辨证属太阳、阳明、少阳三阳合病。发热、无汗此太阳表实未解;口苦、脉弦细、头痛为邪入少阳;口干欲饮、大便干乃兼入阳明。《伤寒论》中曰“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此案即以少阳为主,故以小柴胡汤和解为法,据原文“若渴,去半夏,加人参,合前成四两半,栝楼根四两”,故去半夏,加天花粉;合活络效灵丹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桑枝、姜黄引药达经走上肢;川芎30 g、怀牛膝60 g为治疗头痛经验药对,临床中应用如鼓应桴;全虫通络止痛。二诊时患者以手腕及手掌部疼痛为剧,故合桂枝汤,以达指节末端,加芍药甘草汤调和气血,解痉止痛,黄芪益气生肌,加蜈蚣2条取其“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之。性有微毒而专善解毒,凡一切疮疡诸毒皆能消之”之功。

3.2 病例2 患者周某,男,71岁,昆明人,因“膀胱血尿、全身风团伴痒3月”2016年6月14日至云南省中医院皮肤科欧阳晓勇主任处就诊。患者:3月来全身泛发红色风团,瘙痒,速起速消,服依巴斯汀等抗过敏西药及犀角地黄汤、消风散、当归饮子 、温清饮等多方无效。形体偏瘦,轻度贫血貌,呃逆,口干不苦,尿血,大便调,舌红苔薄白,六脉沉细。诊断为隐疹(慢性荨麻疹),予栝楼瞿麦丸加减:瓜蒌皮30 g,瞿麦15 g,山药30 g,茯苓30 g,制附子30 g(另包,开水先煎),大蓟15 g,小蓟15 g,白茅根30 g,益母草15 g,马鞭草15 g,蒺藜30 g,乌梢蛇15 g ,玉米须一握(自加)。3剂,每剂两日,每日两次,水煎服,每次服250 mL 。2016年6月20日二诊患者诉服药第7次,疹消痒止 ,三剂后血尿止,呃逆愈,但感胃隐痛。效不更方加焦栀子15 g,枳实30 g,后电话随访,诸症皆缓解。

按语:本案患者年逾古稀,真阳虚衰,前医用凉血清解之品而尿血依旧, 现全身风团隐现而脉沉细,辨之为少阴表证。《伤寒论》第39条“少阴病,八九日,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故便血也”。虽表里同病者常法宜先解表后治里,今反其道而行之,方选《金匮要略》中栝楼瞿麦丸,原文为“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楼瞿麦丸主之。”今以此方清水之上源则风疹自散,补中焦之虚而呃逆自除,行下焦之气则血尿自愈。 佐以凉血止血,祛风止痒之药则药半功倍。

4 小结

“一分为三”学习《伤寒杂病论》可以分三步走,即熟读、精思、活用。第一步要读熟和熟读原文,兼看后世注家,因伤寒注家600余,相关书籍 1000多种,先以方证对应的思路,初步把经方验于临床,尽量不加减,体会和甄别各家学说,确立《伤寒杂病论》规范、实用、高效、自信的

经典思维。第二步重在精思。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通过自身思考,把 《伤寒杂病论》的辨证辨病思维变成自己所得,结合后世医家经验,去粗取精,再次验之于临床,反思得失,提高中医思辨能力和临床水平,真正使经典为己所用。第三步,实现仲景“思过半矣”的活用阶段。在病例1中,重在辨六经病太阳少阳阳明合病,兼辨太阳挟瘀,方证对应,柴桂剂效。病例2则重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汇通,用《伤寒》法和《金匮》方。该患者屡用清解方药三月无效,刻证见脉沉细,膀胱尿血,风团瘙痒,辨证少阴表证,表里同病,受《伤寒论》“下利,腹胀满,身疼痛者,先温里,乃攻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的启示,师其意而弃其方;思考患者三个月病史,尿血较隐疹急重,未受“表里同病,宜先治表后治里”拘束,方选栝蒌瞿麦丸合凉血止血药,重里轻表,治血淋而隐疹愈。

在学习经典《伤寒杂病论》治疗皮肤病中,运用“一分为三”的思路,还可拓展到切诊的浮、中、沉,病性的轻、重、急,病势的进、退、愈,选方用药剂量的轻、中、重,治疗疾病中间状态的转化、向、背,学习经典三步法的熟读、精思、活用,辨治皮肤病三法的皮损、兼证、舌脉,以及看待健病模式的天、地、人等等,都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羽翼。

猜你喜欢
杂病论方证病位
《伤寒杂病论》理法方药定量思想初探*
基于胡希恕教授下利治验探溃疡性结肠炎六经方证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涪陵古本伤寒杂病论》影印本首发式
探讨《伤寒杂病论》中“伤寒”之义
《伤寒论》“方证辨证”思想探讨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论《伤寒杂病论》研究及应用应重视的若干问题※
以方证相对论指导二陈汤类方运用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