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摘要:本文以中日同形词“意见—意見(いけん)”为研究对象,以词典以及北京日本學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中的实例为基础,根据施健军、洪洁(2013)提出的汉日同形词意义用法的对比方法为参考,对“意见”进行了细致的考察。本文明确了“意见”和「意見」在语义方面呈交集关系,「意見」具有“意见”不具有的动词属性,并得出词性的不同是造成共起用法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中日同形词 意见 语义 词性 共起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2-0049-02
在中日两国两千多年友好往来的过程中,汉语和日语长期互相接触,彼此影响。因此,日语中存在许多从中国传入的单词。比如:颜色——顔色(かおいろ),妻子——妻子(さいし)等。明治维新以后,也有很多单词从日语逆输入到汉语中。比如:政治——政治(せいじ),哲学——哲学(てつがく)等。大河内康宪( 1992 )对中日同形词做了定义:不论是汉语借用了日语,还是日语借用了汉语,只要双方是使用相同的汉字进行标记的,就可以称为中日同形词。
一、相关研究综述
有关中日同形词的研究早已硕果累累。施健军、洪洁(2013)提出了按照“意义→词性→句法功能→搭配关系”的顺序全面、系统地对中日同形词进行考察的对比方法。
有许多学者分别提出了自己对中日同形词的定义,但没有一个定义被学界所广泛的认可接受。因此,施建军、谯燕(2016)提出了能够将意义用法的距离数值化的公式f-measure,由此来定义中日同形词。根据公式f-measure计算得出,采取——採取(さいしゅ)的f -measure值为0,然而根据字典,“采取”含有「採取」中所不具备的意义。因此根据f -measure来定义中日同形词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从“共时”的角度出发,从意义、词性、搭配关系等方面对“意见”进行分析。以期理清中日同形词“意见”的异同。
二、“意见”和「意見」的意义、词性对比考察
本文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学习词典》以及《新明解国语词典》《新世纪日汉双解大辞典》中对“意见”和「意見」的释义的考察,了解到两者在语义方面呈交集关系。
(1)相同的义项:关于某事的想法。根据词典和对中日对译语料库相关例句分析的结果,在此义项中,两者都只有名词的用法。
(2)日语中单独含有的意义:阐述自己的想法规劝他人。在此义项中,「意見」既有名词的属性,也有动词的属性。且动词的用法最为常见。
(3)汉语中单独含有的意义:对人或事物的不满或异议。在此义项中,“意见”具有典型的名词属性。
三、“意见”和「意見」的使用实态
(一)“意见”的使用实态
本文利用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开发的中日对译语料库并随机抽取300条有效例句,在对这些例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以下表格信息。
我们可以了解到“意见”前接N+(的)+~的用法最多,占全体的51.3%。前接副词的用法最少。
(二)「意見」的使用实态
同样利用中日对译语料库对「意見」进行了考察,语料库中出现的有效例句为138个。
我们可以了解到日语中「意見」前接连体修饰语的情况最多,占74.6%。后接を+V的使用频率排第二。
四、共起方面的对照考察
“意见”和「意見」前接连体修饰语的用法都是最多的。与“意见”的使用实态相比,「意見」没有前接副词的用法。而“意见”没有后接动词的用法。“意见”前接副词的共起用法占0.3%。而日语中后接动词的用法占的比例为42%。这与中日语法结构的不同有关。汉语中的基础语法结构为主谓宾,而基础日语语法结构是主宾谓,这是形成共起差异的一个主要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意見」具有“意见”不具备的动词属性,「意見」通过与「する」、「した」等连用,完全具有动词的用法。
五、结语
本研究明确了“意见”和「意見」在语义方面呈交集关系。在词性方面“意见”为名词,「意見」在共同义项的词性为名词,在其独有的语义上既有名词又有动词的属性。除语法结构不同之外,词性不同是导致在共起层面日语中「意見」的后面可接动词的一个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大河内康憲.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同形語[J].日本語と中国語の対照研究論文集[M].くろしお出版,1997.
[2]何龍.日中同形語の品詞の違いによる誤用について―中国人の日本語学習者を対象として―[J].第8回コーパス日本語学ワークショップ予稿集,2015:1-10.
[3]毛峰林.中日同形词教学研究[J].西安外国语学报,1999,7(4):45-48
[4]施建军,洪洁.汉日同形词意义用法的对比方法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4):531-542.
[5]施建军,许雪华.再论中日两国语言中的同形词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37(6):132-139.
[6]施建军,谯燕.中日同形词意义用法距离的计量研究——以对译比构建的F-measure为尺度[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6,39(4):76-84.
责任编辑: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