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摘 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不仅需要学会观察实验,从实验中探究化学规律,还要运用语言来准确地描述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这不仅是新课改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要求,更是中考化学实验考试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基于此,主要就如何准确描述化学实验现象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现象;现象描述;技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教师在组织化学教学的时候,利用实验可以直观、形象地将抽象的化学规律等呈现在学生面前。纵观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探究兴趣,他们可以动手操作实验,但是却无法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实验现象。加之,中考化学试卷上实验现象描述问题占据了一定的分值,这就为化学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要求,即在注重实验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由于学生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是以所观察的化学反应现象为基础的,所以在本文中我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实验现象观察和实验现象描述这两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观察实验现象主要是指学生在实验活动开展中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睛、鼻子、耳朵、手等得到实验现象。学会观察实验是描述实验现象的基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观察实验:首先,在实验活动开展之中,需要观察反应物的物理状态,如形状、颜色、形态、质量、气味等。接着要明确本次实验反应所需要的条件。然后在实验反应过程中则需要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以燃烧为例,在物质燃烧的时候需要观察反应物在燃烧的时候是否会放光发热、产生的火焰的颜色、是否有气味产生、有什么气味等。最后则需要在实验结束的時候观察生成物的物理性质,诸如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二、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方法
描述实验现象就是指将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用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时候需要以所观察到的实验想象为基础,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烟”和“雾”的区别
在实验反应过程中,尤其是燃烧实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有雾状物质产生,此雾状物质可主要有两种:烟和雾。烟主要是指固体小颗粒,而雾则是液体小颗粒。两种物质形态是不同的,所以在描述实验现象的时候需要准确分清产生的到底是烟还是雾。以镁条在氧气重燃烧试验为例,该实验现象可以描述为“产生大量的白烟”;而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的时候会发现“产生了白雾”。
2.注意“光”和“焰”的区别
在描述固体颗粒燃烧现象的时候我们一般要使用“光”,而在描述液体或者气体燃烧现象的时候我们一般会使用“焰”。比如,描述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的时候,其现象为“发出红色的光”,而在描述点燃纯净的氢气该实验现象的时候,会描述为“发出蓝色的火焰”。
3.注意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不可混淆
学生在刚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时候,常常会将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混为一谈,翻阅学生的中考化学试卷,我们可以发现不少学生将这一错误的描述方式带到了考试之中,这需要老师在日常的实验教学中明确指出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以硫在氧气中燃烧这一实验为例,其实验现象是“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实验结论是“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气体”。实验结论是实验现象观察中我们是无法通过直观的感知来获知到底生成了何种物质,此时只需要简单地描述现象即可,无须说出生成物的名称。
4.实验现象描述用词术语化
无论是化学实验操作还是化学实验描述都要求精、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描述的时候尽量使用化学术语,保证其语言的精准性,如果用口语化的语言来描述,则无法准确地描述出化学实验现象。以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的实验现象为例,需要将其描述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非我们口语化的石灰水变白了,或者有白色的沉淀物产生了。
5.实验描述以实验为基础
在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时候,一些学生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或对实验不了解,常常会自己臆造一些实验现象来进行描述,脱离了客观实际,这就使其描述毫无科学性可言。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指导学生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时候需要秉承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而且,在同一实验中,生成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往往不能全部都表现出来,针对这一问题,学生也不可以随意想象,只需要将已发生的实验现象描述出来即可,不需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认为会出现何种现象,就将其描述出来,如此是有违实验现象实际的。还有一些实验,在反应的过程中是没有现象产生的,此时没有现象产生就是一种实验现象,学生不能将没有发生实验反应和无实验现象混淆。
总之,在描述化学实验现象的时候,需要以实验观察为基础,将所观察的现象用精准的语言一一描述出来,如此才能保证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秀梅,李庆友.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3(12).
[2]程波.描述化学实验现象“八注意”[J].中学教学参考,2010(20).
?誗编辑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