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晓华
摘 要: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合理设计与运用能够决定一节课的高效。教学方法的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要有创新,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要设计符合他们的教法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已经不完全适合当前的体育教学了,不能只是老师教,学生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起到一个良好的引导作用,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才是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改进;教学方法;提高
下面是我在正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有的时候教学方法的一点点改变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体育课挺身式跳远课中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练习时,按照比较常规的方法给学生制定了练习内容。组织学生练习的时候,有连续蛙跳练习、跨步跳练习、腾空步练习。由我发令,学生一组组完成跳的练习,多数学生还是比较认真的,但是几组练习下来有的学生开始不耐烦了,练习时也是应付了事。虽然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练习,但是感觉很被动,都是勉强做下来的。一节课下来学生练得很累,老师喊得也很累,整个课堂枯燥乏味,效果也一般。课后跟其他老师交流的时候,大多数老师都反映碰到了类似的情况,总结出来还是练习太枯燥乏味,学生处于被动练习状态。于是在给另一个班上的时候,我把练习方法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自由选择练习顺序,并且将一些跳的练习结合游戏,让学生进行游戏,同时让他们分组进行比赛,并提出了奖惩办法。这次效果明显就不一样了,虽然练习内容还是那几个,但是学生在分组练习的时候明显没有上一节课那样的不耐烦了,他们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力以后,练习积极性都高了。尤其是在比赛环节中,虽然奖惩方法只是象征性的,但是学生出于好胜心理,各组之间斗志昂扬,竞争激烈,学生都很认真努力地参与进来,使得比赛精彩激烈,练习效果相当明显。同样的两节课,练习的手段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教师在实施的过程中,稍微地改变了一下,却得到了显著的练习效果。前一节课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教师教,学生学,规规矩矩,但是只有部分学生达到了练习的效果,而且效果也不明显。而后一节课,在各种方法的灵活应用下,无疑提起了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由被动练习变成了主动练习,而且是在相当欢快的氛围中完成了练习,效果显而易见。通过分组的比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练习的同时也磨炼了学生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可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兴趣是决定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相同的教材和相同的练习方法,有的学生能够很好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有的学生则表现出不太情愿的样子,最多也是敷衍应付一下。这种现象的出现,其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对各项运动的兴趣是不同的,部分学生对这项活动感兴趣,不一定其他学生也感兴趣。学生因为对内容不感兴趣,所以注意力不够集中,身体也没有完全进入运动状态,学生的兴奋度不够高,这时候人的神经系统都处于一种放松状态,同时也增加了出现意外伤害事故的几率,从而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教师要想办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尤其是一部分对体育不太感兴趣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一些学生不太感兴趣的教材内容,我们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加入一些学生喜爱的元素,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当中,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与目标。
在准备制定教学方法手段时,教师要考虑充分一点,以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为出发点,能够更好地控制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更有效地避免意外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从而提高课堂效果。严肃而活泼的气氛,使学生的自我能力得到充分表现。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出相应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针对不同的班级和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手段,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不是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适用同一种方法。所以需要我们适当改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课堂。
体育课不能一成不变,尝试寻找更加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让课堂既充满了紧张,又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使学生在运动能力得到充分锻炼的前提下,又能够享受到体育课的乐趣,所以体育课的练习手段要多样化,让学生从“让我学”变成“我要学”。
我们平时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法,依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这样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对于那些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鼓励他们的每一个微小的成绩和进步,对于优秀的学生教师要进一步激励他们,使其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促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运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誗編辑 李博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