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青年党员党性意识的生成与发展

2018-01-20 07:39仇伟伟
魅力中国 2017年52期
关键词:党性修养新时期

仇伟伟

摘要:党性修养问题既是党建工作中的重大命题,也是伴随党员干部终身的课题。青年党员有着特定的成长背景,加强党性修养对他们来说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要求。基于分析新时期加强青年党员党性修养的必要性,进而探索提出加强青年党员党性修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时期;青年党员;党性修养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党性修养问题既是一个党建工作中的重大命题,也是一个伴随党员干部终身的课题。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党员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党性修养如何直接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

一、新时期加强青年党员党性修养的意义

作为一项常抓常新的工作,加强党性修养对于青年党员,尤其是“80后”的年轻党员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党性修养是青年党员的责任担当。加强党性修养是我党的一项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非常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就共产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刘少奇同志在1939年发表了文章《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更是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党性修养的任务、目的、方法和基本要求等一系列的问题,对我们党的建设工作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在我党取得执政地位之后,党的历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党员的党性修养问题,要求共产党员不断加强党性修养、不断锤炼党性,成为“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古语有云:“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修养历来就是圣贤安身立命、治国安邦之本。对于今天的青年党员来说,依然需要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担负起为国家和人民谋发展的重任。

加强党性修养赋予青年党员新的时代意义。党性修养是具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的,其党性表现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现有的文史资料来看,党性一词被广泛使用是在1941年,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给中共以沉重的一击,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我党看到了党员必须要服从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指挥的重要性。而自延安整风开始,毛泽东同志又再三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一个共产党员讲党性的最基本要求。而在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讲党性指明了方向: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理论修养、加强政治修养、加强道德修养、加强纪律修养、加强作风修养。党性原则包含着广泛的内容,理解的角度也有所不同,但有一条从未改变,就是要与党同心同德,以党的整体利益为最高利益。牢记这一点,青年党员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按照新时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加强党性修养是培育青年党员的必然要求。加强青年党员的党性修养能够更好地解决党建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今天的青年党员已经日益发展成为党员队伍中的中坚力量,但是在现实情况中,许多青年党员的党性修为与党的要求和党的事业的要求还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利己思想、享乐思想、功利化思想和自由思想比较严重。在思想观念上许多党员没有树立起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缺乏对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关心党和国家的重大政策、决策,缺乏对国家、对民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行为作风上则表现为典型的“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理念,缺乏踏实的工作作风,对工作领域的业务知识研究甚少,工作中缺乏耐心、急于求成。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入党的认识存在偏差。不同于老一辈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的忠诚与信仰,许多青年党员对于加入共产党究竟是为了什么,究竟是要做什么认识很模糊。中国共产党早已从革命党转变为了执政党,今天的共产党员不再需要抛头颅洒热血,更多是在用自身的才能和奉献的精神来践行一个共产党员的理想和价值。生长在和平年代使得许多青年党员容易忽视掉新时期对共产党员的要求而一味地认为入党就是带来荣誉或是带来工作便利的,导致入党动机不纯。不断强调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加强青年党员的党性修养,都是为了使青年党员能够更多地了解中国共产党、端正入党动,牢记青年党员该担负起的责任。

二、新时期加强青年党员的党性修养的途径

党员的党性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可能自发形成,只有经过长期的党性教育、自覺的党性修养、不断地党性锤炼才能形成。对于青年党员来说,更是如此。

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学习型的政党,青年党员要加强党性修养,勤学善思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今不断地学习充电已经成为大多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作为青年党员,要认真研读党的经典理论著述,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党的基本知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系统学习和深入研究,要静下心来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深入学习、系统学习真正掌握其中的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今天的青年党员,大多数是属于文化素质比较高的群体,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党员在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变得不再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近些年来,西化思潮的涌入使得许多青年党员缺乏足够辨别是非的能力,对中国共产党还行不行、社会主义道路还走不走等问题产生了疑问;而随着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国人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开始有了多元化的发展,不少青年党员甚至认为理想信念远没有物质富足来的实在,进而产生了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

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党性修养既表现为价值观的意识形态,表现为党员的思想觉悟和水平,也表现为党性践行者的行动能力,表现为一种现实的实践精神。作为青年党员,要以实践为课堂、以群众为老师、以基层为舞台,在不断地干事创业中践行党性修养的要求。广大青年党员要不怕吃苦,自觉到条件艰苦、工作困难的地方去,自觉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将复杂的环境当作党性锤炼的熔炉,将困难的工作当作增长才干的良方,为自己汲取养分。羡子年少正得路,有如扶桑初日升。青年党员是党和国家的未来,要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担当,把党性修养看作是终身的必修课,从点滴入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思想上、政治上、实践上迅速成熟起来,最终成长为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中共中央宣传部,2014.

[2]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人民出版社,刘少奇著,1962.endprint

猜你喜欢
党性修养新时期
延安精神在大学生党员党性修养中的时代意蕴及现实启示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论党性修养
提高党性修养,打造共产党人精神高地
习近平领导干部党性修养思想论要
1980—1983年电影中的审美体验
新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思路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