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盗窃盗窃他人财物的犯罪日益突出,其犯罪特点主要表现为法律意识淡薄化、犯罪对象特殊化、犯罪目的多元化、犯罪方法隐秘化和智能化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大学生个人不良心态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松散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等方面。因而从强化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人格;强化家庭教育,塑造完美人格;加强校园管理,杜绝管理漏洞以及净化校园环境,防范不良风气的侵蚀等方面着手,开展防范措施,无疑对于高校教育和预防大学生盗窃犯罪,保护学生的财产和身心健康十分有效。
关键词:大学生;盗窃犯罪;预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36-0264-02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盗窃盗窃他人财物的犯罪日益突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思考。不言而喻,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高发具有十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一方面,在校大学生所实施的盗窃他人财物的犯罪行为不仅给受害人带来大量的财产损失,另一方面,也会有害于高校的纯洁风气及在校大学生的天子骄子形象,同时也给涉案大学生的家庭带来了严重阴影。因而,深刻分析高校学生盗窃犯罪的特点和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对于高校教育大学生保持良好心态,预防违法犯罪和实现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主要特点
从近年来新闻媒体和网络转载的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典型案例来看,在校大学生所积极实施的盗窃犯罪行为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意识淡薄化
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和良好的法律意识是大学生走出校园、立足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衡量人才素质的一个重要指标。结合近年来新闻媒体和网络转载的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典型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盗窃犯罪的大学生,法律知识缺乏,法律意识淡薄,对于其盗窃行为的严重性以及即将承担的法律后果缺乏基本的认识和概念,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和错误理解。以至于在此错误观念下走上了犯罪道路而后悔莫及。
(二)犯罪对象特殊化
与财产性犯罪的其他普通犯罪主体相比较而言,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主要犯罪对象具有特殊化的典型特征。其主要犯罪对象所针对的是本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用品及个人财物,主要表现为笔记本电脑、手机、贵重首饰、名牌挎包和高档化妆品等物品以及其他师生的钱财。近年来,电子货币、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也成为了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犯罪对象。在部分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典型案例中,其主要犯罪对象为其所熟悉的同学和老师的财物。由于犯罪行为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和其他同学朝夕相处,十分熟悉和掌握身边相熟同学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和财物,具有犯罪的便利条件,犯罪成功率更高,且犯罪后更能借助于其特殊身份来掩护其犯罪行为以防东窗事发,身陷囹圄。因而,其主要在寝室、教室、图书馆和食堂等日常生活、学习场所等地实施盗窃犯罪行为。
(三)犯罪目的多元化
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犯罪目的多种多样,具有犯罪目的多元化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爱慕虚荣的攀比心理、嫉妒心理、报复心理。由于多方面原因,部分在校大学生的家庭生活贫困,其家庭所提供的生活和学习费用不能有效满足其在日常中的开销。在此情形下,有的在校大学生就通过盗窃同学的财物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以获得自我的心理平衡。在部分典型案例中,也有犯罪行为人因爱生恨,或和同学有矛盾,出于报复泄愤和嫉妒的犯罪动机来盗窃同学的财物,以达到心理安慰。相对于其他犯罪主体的盗窃行为而言,大学生盗窃犯罪大多是临时起意顺手牵羊,主观恶性不深。
(四)犯罪手段智能化
由于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一定的科学知识,具有较高的反侦察意识和优良的心态,其盗窃犯罪也更加隐秘化和智能化。在部分新闻媒体和网络转载的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典型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犯罪方法和手段越来越呈现出隐秘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如个别网络财产犯罪的典型案例中,个别犯罪大学生为利用所学的专业黑客知识,通过在同学电脑和手机中植入木马软件来收集受害同学的个人微信、电子银行以及游戏账号与密码,秘密窃取窃取受害同学网络财产和游戏装备,以满足自己的不法目的。
二、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原因分析
从媒体报道的典型案例来看,在校大学生盗窃犯罪的主要成因在于个人不良心态的影响、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松散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等。
(一)个人不良心态的影响
犯罪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任何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都是违法犯罪行为人特定的心理活动的具体体现①,违法犯罪心理是生成违法犯罪行为的基础和前提②。从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的在校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的在校大学生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其父母、亲友所提供生活费用远不能满足其生活需要。与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相比,经济上存在巨大的反差。在巨大心理反差的长期刺激下,为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出于嫉妒和报复心理,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和实现心理平衡,盗窃犯罪的方式在不知不觉中便成为了的首选方法之一。(二)家庭教育的缺失
盗窃犯罪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导致其犯罪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一方面,家长把学生送入高校后,完全依靠學校进行教育,对子女在校情况及学生思想缺乏了解和沟通。另一方面,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束缚,不少在校大学生家长仍然把其当作“孩子”对待,问寒问暖,代其处理一切事务。久而久之,在家长的溺爱下,使学生了养成严重的依赖心理和不良心态③。长此以往,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生活困难的情形,盗窃他人财物也就成了这部分学生的首选。
(三)学校管理上的松散
从司法实践中的部分典型案例来看,部分高校对学生宿舍楼、计算机机房、实验室和学生寝室等重点场所上的管理松散和缺失在客观上也给实施盗窃犯罪创造了一定条件,犯罪成本的较低进一步促其产生盗窃动机。另外,部分高校对已经发生的盗窃犯罪行为处理力度较轻,使其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不能使其深刻反省,及时悔悟,导致连续盗窃。再加之部分受害大学生防范意识淡薄,很多学生缺乏警惕性,对自己的财产疏于管理,给犯罪人以可乘之机,且在遭窃后不汲取教训,致使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被盗。在发生盗窃事件后,很多大学生不及时寻求报警,自认倒霉,这也在客观上纵容了盗窃犯罪行为的发生。endprint
(四)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
现有的研究表明,近年来,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的传播和侵蚀也是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④。部分案例中发现,部分实施盗窃犯罪行为的大学生整天网络游戏之中,在经济缺乏无法上网时,往往会通过实施盗窃犯罪来满足自己上网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大吃大喝及盲目攀比的不良风气也给涉盗窃犯罪的大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不仅侵蚀了大学生的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盗窃犯罪的发生。
三、预防对策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⑤。预防在校大学生实施盗窃犯罪行为,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校园安宁和促其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具体如下。
(一)强化法律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研究表明,高校就读期间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期,其身心尚未成熟,尚具有较强的可朔性⑥。因而,高校在针对学生强化智力教育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学生摒弃“金钱至上”等社会不良思想的腐蚀。通过组织集体活动和进行集体心理辅导等渠道,在学生中营造平等、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强化法律教育,提高在校大学生法律意识与法律水平,使在校大学生懂法、知法,守法。
(二)强化家庭教育,塑造完美人格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组织。更重要的是家庭对大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预防大学生盗窃犯罪的第一道防线。首先,家长应主动进行法律常识和德育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不断提高家教水平,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用律己正己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大学生。其次,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监管,家长应做到既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又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最后,定期和学校沟通,全面了解在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动态,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疏导,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加强校园管理,杜绝管理漏洞
首先,严肃法纪、校纪,对于学校内部已经发生的盗窃事件,学校保卫或者公安部门要认真查处,绝不姑息;其次,严格宿舍楼进出登记制度,完善对机房、实验室等重点要害部位的监管,消除安全隐患;再次,对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整治,积极配合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游戏机室、网吧等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经营性场所坚决取缔,堵截校园周边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侵蚀。另外,教育学生加强防范,提高防盗意识。实践表明,受害大学生麻痹大意、虚荣、露富、轻信等主观心理特征,是其屡遭盗窃行为侵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高校要教育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做到谨慎防范、防止大意、克制虚荣、避免露富,妥善管理自己财物,养成良好的个性
(四)净化校园环境,防范不良风气的侵蚀
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促进在校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消极的社会风气则会给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首先,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切实防范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其次,采取有力举措,积极主动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积极引导和帮助困难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切实困难。再次,社会各界应进一步与高等院校加强联系与沟通,多措并举,整合优良资源,帮助学校进一步强化法律宣传和教育,以达到优化社会环境、杜绝不良风气入侵校园之目的。最后,高校要着力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教育管理,为学生营造优良學习和生活环境,从源头上杜绝大学生盗窃犯罪的发生。
注释:
①李瑞平.违法犯罪大学生的犯罪心理分析及矫治法制与社会[J],2015:6.
②张保平,李世虎.犯罪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02).
③梁静.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分析与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
④石晓华,薛荣金.在校大学生财产犯罪原因与预防对策分析[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05).
⑤李瑞平.违法犯罪大学生的犯罪心理分析及矫治法制与社会[J].法制与社会,2015:6.
⑥李瑞平.违法犯罪大学生的犯罪心理分析及矫治法制与社会[J],法制与社会,2015:6.
参考文献:
[1]曲长海,汪志君.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控对策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2]康树华,张小虎.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3]石胜勇,鲁森,李竹钦.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
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06).
[4]张保平,李世虎.犯罪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贾红英.从学校因素分析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对策[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6]梁静: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原因分析与研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