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均
2017年,美剧《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别称美剧版《我的前半生》,提供了一个女人的成长样本。在麦瑟尔身上,我们看到了女人的精致与自我要求,更看到了追逐梦想的意识觉醒与反叛“中产”的标签。
好女孩不见得上天堂,“精致”是必须的
女人应该怎样活着?很多女性在婚后都放弃了自我的要求,尤其是在生完孩子后变得邋遢、发胖、黄脸婆,而且张嘴闭嘴都是家长里短。不妨去看看“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是如何精致“装扮”自己的。
这是一本女主人公麦琪的时尚穿搭教科书:麦琪是一位中产家庭的大小姐,一套套香奈儿的时装,甜美得体,不断变换的帽子,处处流露着作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优雅与知性。
读俄罗斯文学念大学,毕业后麦琪如愿嫁给了爱情,一位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男人——JOSEL,服装商的儿子,身高一米九,长相英俊,在外在条件上与麦琪可谓“门当户对”,并生下一对儿女。
婚后的麦琪并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为了维持最棒的身体比例,一直上形体课,坚持出门走路,十年间不间断记录身体三围包括手腕脚腕的数据,就算怀孕也从未停止。甚至每天晚上等丈夫入睡后,偷偷爬起来卸妆,又在丈夫醒之前起床化好妆,再装作一副刚睡醒的样子。
丈夫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喜剧演员,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他几乎每周都会到咖啡馆表演,经常被分到深夜时间段。为了让丈夫得到更好的表演时段,麦琪特地制作了拿手的牛腩让老板更换时间。
麦琪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经营家庭和丈夫上,狗血的是,丈夫出轨办公室秘书,离家出走了。她穿上漂亮的红裙子想要再次吸引丈夫,却没有留住丈夫。在跑入喜剧咖啡馆歇斯底里的表演后,她发觉自己内心深处是最爱喜剧的,于是她开始走出家门到百货公司上班,夜里去学习喜剧,最终成为一名喜剧明星。
故事大概如此,第一季也在2017年底完结,至于麦琪在成为喜剧演员的道路上,将要经历哪些故事,第二季也已经续订。
一位好女孩为什么会被丈夫抛弃?丈夫在复合的时候内心独白表明,在好女孩麦琪面前,他总是想做到最好,然而被麦琪指出抄袭别人的喜剧时,他感觉到自尊大大受辱,并且他也已经在另外一个乖乖女那里寻找到一个男人的尊严。或许,被抛弃真的不是麦琪的错,只是她努力生活和美好的样子,才是他最大的压力吧。
被出走的“娜拉”:婚姻不是保护伞,成长才是一个人的“独立宣言”
《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被称为美剧版《我的前半生》,但是从观感上,20世纪的麦琪比21世纪的罗子君更符合中产阶级太太的定位。对门卫亲切问好与攀谈的麦琪,比在商场里试鞋子还要颐指气使的罗子君要有教养得多;听说丈夫出轨后,麦琪的镇静,也比罗子君大闹、罗子君妈妈的大骂小三,要体面有分寸得多。
该剧被称为高分剧集不是没有道理的,麦琪的“中产阶级”女孩的标签相当准确。读了俄罗斯文学的麦琪肯定对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并不陌生,在她的身上,看到了另一个“娜拉”的影子。由此说来,后来的麦琪开始追逐内心所爱——喜剧,与社会舆论抵抗,走上单口相声演员的路途,她的“女性觉醒”意识就有了根基。
毕竟,喜剧文化隶属于美国主流文化之外,且与上流社会格格不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乃至今天的美国,喜剧仍然是俚俗文化。不过喜剧的滋生是美国移民文化的结果,在当时,美国大量的非美移民入境定居,造就了多种文化的融合,也带动了美国的女权运动的崛起,受过高等教育的麦琪比一般的女性更加懂得“自由”的意味,尽管,当时,就连当大学教授的父亲也把她看成是男性的附属品,在他得知女婿离家出走后对女儿说:穿上他最喜欢的裙子,出去把他找回来。
经历了“失婚”的挫折后,麦琪歇斯底里地在喜剧酒吧里来了一场“吐槽大会”,她不懂为什么丈夫会选择看上去愚蠢且像木偶一样的女秘书,而不看一下她这个尤物。她甚至脱掉外衣发泄郁闷,这在当时被看成是“公众场所作乱”,麦琪被警察带走了。
走出警察局的麦琪,第一次萌生了表演喜剧的想法,她发现,之前所有教科书式的成长,都像是照本宣科的“木偶”,真正的女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即使进了警察局出来,也没有什么丢人的,不过是一次与规则反叛的结果。
当时的美国,处处是“规矩”,中产阶级自我捆绑的规矩更多,对于麦琪来说,喜剧是释放自己的一个路途。在酒吧被一位男性权威喜剧演员质疑时,麦琪挑衅地说:“我完全有能力代表自己来抄袭你,我偷走之后,我还能用得更好更灵活,而且是穿着高跟鞋说。”
实际上,婚姻并不是任何人的保护伞,反而是一块残酷的试金石。如果你从来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真实的人,婚姻会让你出局。在婚姻里,其实被抛弃的不是麦琪,麦琪因此而获得成长,摔得最痛的应该是麦琪的丈夫。当丈夫与朋友无意间听到了麦琪的单口相声后,他愤怒地跑进了咖啡馆冲着酒保大吼大叫,而酒保的话相当犀利,“你就是那个在豪宅里被宠坏的小孩,麦琪如今又一次失业了,她会成为明星,而你只会成为每晚坐在酒吧里指着电视的表演说,我曾經娶了她,但被我搞砸了。”
麦琪的丈夫明显就是一个巨婴,出身优渥的家庭,父亲帮他安排的工作,家里由妻子打理,连换表演时间都是妻子出马。当看到女儿走出家门时,麦琪的父亲说,“你要选择一个可以为你去死,而不是指着阁楼说,他们在那儿的男人。”相信在第二季中,麦琪的丈夫,也能迎来自我的成长,明白什么是一个男人的责任,以及一个男人如何经营婚姻。
一场对“主流”的反叛:从“中产”上东区到“反文化阵地”格林威治村
有一日,麦琪穿过上东区到了格林威治村,其实这也是剧中的一次文化穿越,从纽约的上流街区抵达艺术家、摇滚乐、爵士、话剧丛生的格林威治村。
说起格林威治村,它是纽约文化的发源地,纽约人戏称其为“the villige”,它代表着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是美国的反文化阵地“巴黎左岸”的翻版。村里聚集着各种各样的艺术工作者、理想主义者甚至工联分子,他们大多行为乖张、与世俗格格不入,汇聚成美国现代思想的发源地。
在那里,有各式各样的咖啡、茶、饮料,也有简单的饭菜和各式蛋糕,供那些想长坐的顾客享用。看看他们的名字,就会知道他们与文化生活的关系:亨利·詹姆斯、艾伦·波、马克·吐温、尤金·奥尼尔……都在这里写下他们的名著;摇滚民歌手鲍伯·迪伦在这里唱出60年代的反叛之声:“像一块滚石”;先后表演《教父》的影坛实力派明星罗伯特·德尼罗和艾尔·帕西诺也是在这里的小剧场卧薪尝胆,初试啼声。在社会思想上,格林威治村也无时不反映着美国社会的发展变革。从上个世纪的妇女争取选举权,到本世纪60年代的反战、70年代的性解放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同性恋争取权益运动,格林威治村都是波涛汹涌。
剧中麦琪经常表演喜剧的酒吧叫Gasligh咖啡吧,在剧外的格林威治村,到处散落着这样的地下咖啡吧,一家Comedy Cellar喜剧地下室,简直就是现实版的Gaslight,这是一家专门提供喜剧专场演出的酒吧,因为表演太赞,观众爆满。
剧中的音乐大都是爵士乐,爵士乐其实就是美国的民间音乐,是以非洲黑人文化和欧洲拜仁文化的“混血儿”,以英美音乐为基础,混合了布鲁斯、拉格泰姆及其他音乐类型,最初发源于新奥尔良,19世纪30年代后流行至纽约。也就是说,在该剧的时间设定年代——20世纪50年代,应该是移民文化交织融汇的时期,爵士乐就是一种文化移民的信号。
有一次,麦琪与几个爵士乐手站在酒吧门口抽了一支烟,并一起讨论孩子,这也像是一场对主流文化与主流价值观的反叛。热爱艺术在中产阶级看来就像是疯子,但是爵士乐手却在对麦琪谈起孩子时,流露出所有人类共有的“温馨感”,麦琪深深感受到,比起中产阶级假模假样的桌球,在一个酒吧里活着的人更有生活气息与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