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鹏,王海娇,通信作者:何 泽
(1.长春中医药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7; 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汗证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腠理不固引起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笔者有幸师从于何泽教授,见其对本病的治疗有独特见解,且疗效显著,现整理如下。
患者,女,48岁,2017年2月4日初诊。主诉:汗多,醒后(卯时)易汗出1年半。患者于1年半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汗多,醒后(卯时)易汗出,未予系统治疗。刻下症:白日易汗出,晨起前(每日5—7时)较为明显,轰然汗出。自述曾口服玉屏风颗粒,疗效不显。伴见心烦,易感冒,纳可,寐可,小便可,大便干,1~2日一行。舌红苔白腻,中部有裂纹,脉弦滑数。近3年月经不规律。查体:血压114/80 mm Hg(1 kPa=7.5 mm Hg),心率82次/min。中医诊断:汗证,肺肾两虚证。处方:炒白术15 g,炙黄芪40 g,防风10 g,当归20 g,肉苁蓉片30 g,女贞子12 g,墨旱莲20 g,煅牡蛎50 g(先煎),麻黄根8 g,浮小麦50 g ,党参片15 g,茯苓20 g,薏苡仁50 g。上药水煎取汁,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7年2月19日二诊:服药10剂后,诸症好转(40%),白日偶汗出,晨起汗出量减少,甚至无汗,纳可,寐可,二便可,舌质红,少苔,有裂纹,脉弦滑。查体:血压98/68 mm Hg,心率74次/min。上方炙黄芪加至60 g,
党参片20 g,加麦冬20 g,五味子20 g,白芍15 g,桂枝10 g,去防风。上药水煎取汁,每日1剂,早晚分服。
2017年3月5日三诊:服药10剂后,诸症好转(80%),白日偶汗出,晨起汗出明显减少,甚至无汗,纳可,寐可,二便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查体:血压110/64 mm Hg,心率80次/min。继服上方, 7剂而愈。随访1个月,患者诸症好转,无自汗出。
按语:《素问·阴阳别论篇》载:“阳加于阴谓之汗。”说明汗是由于阳气蒸化阴津,自腠理出于体表而成。玄府中医也称为腠理,是人体皮毛的重要组成部分,肺主皮毛,肺通过卫阳调控其开阖。因而汗证病位在腠理,与肺脏关系密切。本案患者常年大便干燥,影响肺气的宣发功能,从而导致肺卫不固;其为48岁中年女性,经期不规律,《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任脉和太冲脉气血虚弱衰少,天癸枯竭,月经即将断绝,肾精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肺,终致肺肾两虚之汗证。问诊时患者自述曾口服玉屏风颗粒,但获效不显,乃因内有湿邪不化所致。玉屏风颗粒虽可固护卫表,但不可运化内湿,致闭门留寇,故而疗效不显。所以对于汗证的治疗,一定要深入探索病因,万不可见汗止汗。
中医时辰学认为,十二经脉之气血循行流注,随着时间的节律而变动。随着阴阳的消长,经脉的气血运行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因此适时根据中医“子午升降思想”与人体脏腑经脉之气的盛衰,进行有针对性的脏腑补泻,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营气昼夜运行的规律是于每日清晨寅时由手太阴肺经开旺,以后每隔2 h依序转换到下一经脉脏腑开旺,至次晨丑时一周期结束,此为一昼夜的循环周次。不在开旺期间的经脉脏腑则处于气血功能相对衰减之时,且在一日之中也有其最衰的时辰,通常在功能最旺盛时辰后的第6个时辰。经脉脏腑最衰弱的次序亦如开旺顺序[1]。本案患者每日晨起前(5~7时)定时出汗,而此时段正属于卯时,在脏腑中属于大肠经,大肠经开旺于卯时,肺脏与大肠相表里,故通过择时辨证治疗。
在选方用药上,重用黄芪为君药,入肺经固护肺气。臣药选用白术、防风益气固表止汗。煅牡蛎益阴潜阳,牡蛎咸,微寒,归肝、胆、肾经,生用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煅用收敛固涩[2]。麻黄根与浮小麦相配伍固涩止汗,历代本草认为麻黄根行于表分,功专敛汗,常用于治疗自汗、盗汗等证[3],《本草蒙筌》中记载:“浮小麦,先枯未实,敛虚汗功效如神。”[4]汗出为卯时,而卯时肾经最衰,卫阳根于肾阳,肾阳不足则卫阳不固,故加入肉苁蓉
温肾助阳,女贞子与墨旱莲配伍乃二至丸之组方,清·汪昂《医方集解》曰女贞子“补腰膝,壮筋骨,强阴肾,乌髭发”。女贞子性味甘平,乃属少阴之精,其颜色青黑,有补益肝肾之力。墨旱莲性味甘寒,色黑入肾而补肾精。女贞子采于冬至,墨旱莲采于夏至,两药得四季初生之阴阳,共为足少阴肾经之药,且俱色黑而入肾经,对于补益“先天之本”肾脏,有独特功用。茯苓与生薏苡仁共用利水渗湿健脾,共为佐药。汗为心液,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液不藏易致汗液外泄,故使药选用当归,取其养血气之意,同时润肠通便。全方共奏补益肺肾、益气养血、固表止汗之功。二诊去防风,加用党参,加大黄芪用量加强固护肺气之功,同时加入桂枝与白芍调和营卫,麦冬与五味子增强敛阴益气固表之功。因而获效明显。
[1]何泽,单国辉.择时辨证治疗糖尿病定时汗出验案举隅[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9(4):163-164.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86-398.
[3]吴和珍,陆毅,艾伦强,等.麻黄根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8,4(11):144-147.
[4]裴妙荣,孟霜,李慧峰.浮小麦与小麦的止汗作用及5-二十一烷基间苯二酚等化合物含量比较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3,31(9):2030-2032,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