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蓉蓉 倪晓红
浙江省绍兴市中医院 浙江 绍兴 312000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儿科临床常见病。有关小儿泄泻的早期记载,见于《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记有“赤利候”“冷利候”“久利候”等,脾虚不胜是泄泻的重要因素。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其病理变化主要在于脾胃功能失调,而致病的基本因素是湿。《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病》:“脾病,困睡,泄泻,不思饮食。”指出泄泻病位在脾。《医宗必读·泄泻》:“统而论之,脾土强者,自能胜湿,无湿则不泄,故曰:湿多成五泄。”阐明了泄泻的病因病机关键为脾虚湿盛。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运化功能尚未完善,而小儿饮食不知自节,或调护失宜,喂养不当,则易损伤脾胃,致其运化失常,水谷不化精微,湿浊内生,混杂而下,发生泄泻。因此,临床上以脾虚泄泻较为常见,症见:大便稀溏,色淡不臭,多于食后作泻,时轻时重,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缓弱,指纹淡[1]。此病病程长,易复发,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
脐敷法是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属外治法的一种,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红外线波段可穿过皮肤,直接使肌肉、皮下组织等产生热效应,活化细胞组织,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在脐敷基础上加以红外线治疗,可促进患儿经络疏通,促进药物吸收,调整脏腑功能,调畅气血。
具体操作要求:①病例选择:诊断为脾虚泄泻,年龄6个月~6周岁,施治处皮肤无破损及过敏患儿。②操作步骤:选用医用透气胶带将药饼贴敷于神阙穴后,患儿取平卧位,2岁以下患儿可由家长怀抱,尽量使患儿舒服,或在患儿睡眠中进行治疗。用3cm×5cm大小洞巾铺在患儿腹部,暴露已贴敷药饼的脐部,红外线垂直距离神阙穴30cm,功率为250VA,每次治疗时间20分钟,每日1次。连续7天为1个疗程,根据病情,治疗1~2个疗程。③注意事项:合理选择患儿舒适的体位,也可在患儿睡眠中进行;治疗区域应温度合适,空气流通,环境安静;治疗结束后,注意脐部卫生及护理。
患儿,3岁。2016年10月1日就诊。患儿1月前因饮食不节,出现腹泻,每日3~4次,食后易作,水样便,纳呆,小便量可。曾服“益生菌”与“蒙脱石散”,效欠佳。查体:精神稍弱,面色稍黄,皮肤弹性尚可,无明显脱水征,舌淡红、苔薄白,指纹淡滞。诊断为脾虚泄泻,治以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予脐敷联合红外线治疗,每日1次,治疗1周后,患儿大便次数正常,性状稍软,食欲增加。嘱其节制饮食,避风寒。
按:本病小儿素体脾虚,又过食伤脾,致使脾胃虚弱,运纳无权,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故见食后作泻,久而不愈。小儿“脾常不足”,常易为饮食所伤。治宜健脾益气,助运化湿,予脐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脐敷方用党参健脾益气;白术、茯苓、薏苡仁健脾渗湿;砂仁和胃醒脾;五倍子酸敛固涩;患儿久泻,易致脾肾阳虚,故加肉桂温阳之品。联合红外线治疗,促进患儿经络疏通,促进药物吸收,调整脏腑功能,调畅气血。
泄泻是小儿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类常见病、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小儿泄泻病因复杂,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不调、禀赋不足、久病迁延均可引起泄泻。由于小儿稚阴稚阳,患泄泻后较成人更易损伤阴阳发生变证。因此,积极防治小儿泄泻病尤为重要。临床实践表明,脐敷贴药味精简,功在健脾益气,助运化湿,红外线促进药物吸收,加快新陈代谢,两者合用对小儿脾虚泄泻有较好疗效,简便易于操作,价格低廉,患儿及家长依从性较好,是一项能有效发挥中医学特色且简单、有效、经济、安全的适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