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红,通信作者:冉青珍
(1.广东省东莞市东莞东华医院,广东 东莞 523110;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
痛经是指经期或月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晕厥,严重者可影响生活和工作。西医将痛经分为功能性痛经和器质性痛经。功能性痛经对症止痛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思路,然而远期治疗效果不佳。中医药治疗痛经效果较好,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笔者在临床中借鉴《傅青主女科》中方药治疗痛经,并结合临床经验,灵活变通,疗效显著,现介绍验案2例如下。
患者,女,28岁,已婚,2014年9月24日初诊。主诉:经行腹痛数年余。患者数年前曾泛舟游玩,不慎跌入水中,当晚适逢月经来潮,小腹剧痛,其后痛经不断。月经周期为30 d。末次月经9月5日,量少不畅,经色紫暗,夹血块,经行腹痛,以脐周为甚,喜温,纳眠尚可,二便调。舌暗,苔薄白,脉沉细。结合四诊及病史,此乃经前感受寒湿之邪,寒湿凝滞,与冲任相争而作痛。西医诊断:痛经。中医诊断:经行腹痛,证属寒湿凝滞。治当温经散寒、利湿止痛为法。方拟温脐化湿汤加减。处方:土炒白术30 g,茯苓15 g,山药15 g,巴戟天15 g,白扁豆10 g,莲子15 g,芡实10 g,枸杞子15 g,山萸肉15 g,北沙参15 g,石斛15 g,延胡索15 g,炙甘草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5年4月16日二诊:患者诉服上述中药后痛经半年未发作,近期受凉后痛经再次发作。末次月经3月25日,经色暗红,经行腹痛,怕冷,喜温,手足发凉,纳眠可,大便溏,小便清。舌淡,苔薄白,脉沉迟。上方去枸杞子、山萸肉、北沙参、石斛、延胡索、炙甘草,加香附10 g行气止痛,小茴香10 g、干姜10 g温中止痛,炒薏苡仁15 g 健脾化湿,7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患者因经前涉水受寒,寒湿之邪客于冲任胞脉,胞脉气血壅滞,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经量少不畅,寒为阴邪,腹痛喜温。《傅青主女科》载:“治法利其湿而温其寒,使冲任无邪气之乱,脐下自无疼痛之疚矣。”[1]方选温脐化湿汤以温经化湿止痛,加芡实加强化湿之力,延胡索活血化瘀,助胞脉气血运行。时值夏末初秋,岭南地区尚酷热干燥,以北沙参、石斛养阴,防诸药温燥太过伤阴。此正值经前期,加枸杞子、山萸肉温补肝肾,冲任二脉得以温煦,气血自能流通而无痛经之疾。二诊初春之际,患者有手足肤凉、大便溏、小便清之症状,为里虚寒之证,加小茴香、干姜温中散寒止痛,冲任得温,经水自调,疼痛自止。
患者,女,20岁,未婚,2014年11月15日初诊。主诉:经行腹痛1年。月经周期30 d,经行第1日持续腰腹疼痛,胀坠而痛,伴头痛,经色暗红,夹血块,量正常,经前乳房胀痛。末次月经10月24日,痛经明显。平素抑郁,怕冷,纳眠可,大便偏硬,小便调。诊其舌脉见舌红,苔薄白,脉弦。此属肝气拂郁,气机郁滞,郁火内生。西医诊断:痛经。中医诊断:经行腹痛,证属肝郁化热。治当疏肝泻火,理气调经。方拟宣郁通经汤合金铃子散加减。处方:郁金10 g,牡丹皮10 g,炒栀子5 g,当归15 g,赤芍10 g,芥子5 g,柴胡5 g,香附10 g,黄芩片10 g,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太子参15 g,甘草片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4年12月13日二诊:末次月经11月20日,本次经行疼痛明显减轻,但胀甚于痛,经前乳房胀痛明显,怕冷,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考虑其郁火已大去,气拂于内,正值经前期,当调和气血,协调子宫藏泻。治以理气为主兼养血,调经止痛为法。方拟加味乌药散合金铃子散加减,佐以活血通经止痛之品。处方:乌药10 g,香附15 g,砂仁5 g(后下),木香5 g(后下),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沉香5 g,酒白芍15 g,当归15 g,鸡血藤15 g,通草5 g,7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5年1月13日三诊:末次月经2014年12月24日,经行腹痛、腰痛持续仅1 h,时间较先缩短,头痛较前减轻,伴心胸胀闷,心烦,小腹凉,怕冷。此为气郁作痛兼下焦寒象,方拟正气天香散行气止痛,金铃子散疏肝泄热,制附片温肾,佐以活血化瘀之品。处方:香附15 g,乌药5 g,紫苏叶5 g,橘红5 g,干姜 5 g,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制附片5 g(先煎),当归10 g,炒栀子5 g,牡丹皮10 g,炙甘草5 g,10剂。水煎服,每日1剂。
2015年2月5日四诊:末次月经1月19日,经色鲜红,有少许血块,本次经行无腹痛、腰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正值月经间期,宜顺应阴阳转化之势,治当疏肝行气养血,方拟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15 g,酒白芍15 g,土炒白术15 g,柴胡10 g,干姜5 g,薄荷5 g(后下),炙甘草5 g,郁金10 g,桑叶10 g,炒六神曲10 g。外加经前服正气天香散巩固疗效。处方:香附15 g,乌药5 g,紫苏叶5 g,橘红5 g,干姜5 g,炙甘草5 g,延胡索10 g,川楝子10 g,制附片5 g(先煎),当归10 g,赤芍10 g,茺蔚子15 g,5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语:患者平素性情抑郁,肝气舒则畅,郁则不行,郁火内生。《傅青主女科》载:“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1]宣郁通经汤能补肝之阴血,解肝之郁气,且能清肝之郁火,合金铃子散加强疏肝泄热之力,太子参制约诸药耗气之弊。二诊、三诊肝火大去,治法当随之变通,不宜一味清泄以防苦寒伤阴,以疏肝行气活血为大法,少佐泻肝之品。四诊肝火已清,治以逍遥散疏肝行气。
傅山是明末清初的医学家,对中医妇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后世医家总结其学术思想,认为傅山对痛经的病机分析主要涉及肝、肾两脏,寒、湿、火邪。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症状以及与经水的关系将痛经分为“经水忽来忽断,时疼时止,寒热往来者”之肝气不舒证;“经前腹疼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之热极而火不化证;“少腹疼于行经之后”之肾气之涸证;“经未行之前一二日忽然腹疼而吐血”之肝气之逆证;“经水将来三五日前而脐下作疼,状如刀刺者,或寒热交作,所下如黑豆汁”之下焦寒湿相争证5大类[4]。本文所用温脐化湿汤、宣郁调经汤均来自《傅青主女科》。笔者在学习傅山学术思想及方药的同时,灵活辨证,不拘泥于理论。根据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消长变化的规律,在不同阶段分期治疗,调整脏腑、阴阳、气血,以达调经止痛之效。在行经期酌加活血通经之品,经后注重补血益气,充盛冲任、胞脉,经前以调和气血为主,少佐通经之品通达胞脉。结合时令及岭南地域气候用药,如秋燥之时用温燥之品时酌加北沙参、石斛等养阴之品防阴液耗伤,岭南冬季寒湿,少佐肉桂、制附片激发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