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顺利
(山西省阳泉市第四人民医院,山西 阳泉 045000)
习惯性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笔者有幸拜师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主任张声生教授,亲聆教诲,获益匪浅,学习其临床经验,并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自拟温润通便汤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并联合穴位按摩手法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阳泉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65例门诊患者,其中男36例,女29例;65~70岁19例,70岁以上46例;病程3~12年,平均6.7年。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史,曾用多种中西医药物治疗,疗效欠佳,或靠泻下药维持通便。临床症状以排便困难、粪便干结或不甚干结,但大便不爽,大便数日一行,腹胀满,饮食尚可,口不干,或口干不欲饮,或喜饮热水,饮水量亦不多,平素畏寒喜暖,怕冷明显,四肢逆冷,小便清长,夜尿频多,或小便不利,舌质多青暗或暗淡,舌苔多白厚水滑或薄白而润,多见脉沉无力。全部病例均经西医常规检查,除外胃肠系统器质性病变,无其他严重全身性疾病。
①温润通便汤:肉苁蓉片20~30 g,锁阳20~30 g,生黄芪20~30 g,生白术15~30 g,炒苦杏仁10 g,紫菀10~20 g,炒紫苏子10~15 g,炒莱菔子10~15 g,当归15~30 g,桃仁5~15 g,酒大黄5~10 g,神曲10~15 g,木香5~10 g,柴胡5~10 g。初诊选用大剂量,复诊用较小剂量。每日1剂,水煎两次共取汁400 mL,分早晚两次温服,连续服用5 d再诊,共服30 d。服中药期间暂时停服其他通便药物。②穴位按摩:嘱患者每日先后按摩天枢、足三里、三阴交,以穴位有轻度酸、胀、痛感为度,至少按摩两遍,每穴每次5~10 min。随访 3个月以上观察疗效。
3.1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便秘、腹部不适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无需借助任何药物即能自主规律地排便,便质成形无干结,随访期间无复发;显效:便秘、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随访期间复发2次以下,但经过调理膳食结构,或揉按腹部后短期内即能无需药物协助而正常排便;无效:达不到上述标准或便秘症状无改善者[1]。
3.2 结果 痊愈48例,显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8%。
患者,男,76岁,2016年4月28日初诊。主诉:反复大便干结、排便困难7年余,加重半个月。自诉平素大便干结,排便困难,伴有轻微腹胀,时有隐痛,排便后胀痛可减轻,间断服用中西泻药或外用开塞露可勉强通便,停药后大便又不通,虽经多方医治,仍未治愈。曾做过多次消化道系统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刻诊:6 d未排大便,腹部轻微胀满,偶有疼痛,食欲不振,口淡乏味,夜尿较多,怕冷,下肢尤为明显,现仍穿保暖裤、棉鞋,精神稍差,倦怠乏力较明显,对事物不感兴趣,自觉心烦,舌质紫暗,舌体胖大,齿痕明显,舌苔白厚润,脉沉弦。诊断为便秘。证属脾肾阳虚型。治以温肾健脾,调肺理气。方用温润通便汤(大剂量):肉苁蓉片30 g,锁阳30 g,生黄芪30 g,生白术30 g,炒苦杏仁10 g,紫菀20 g,炒紫苏子15 g,炒莱菔子15 g,当归30 g,桃仁15 g,酒大黄10 g,神曲15 g,木香10 g,柴胡10 g,5剂。辅以穴位按摩手法。2016年5月9日复诊,自述服2剂药后大便通畅,便质稍稀,腹部鸣响明显,并有轻微温热感,腹胀、腹痛消失。服5剂药后,大便每日1~2次,有时成形,有时偏稀,腹部症状消失,畏寒怕冷减轻,食量增加,自觉较前有精神,舌质暗红,舌苔变薄,脉沉。服基本方小剂量15剂,如法服用。2016年5月17日三诊,自述大便每日1次,时常有饥饿感,腹部有热气窜动,乏力已不明显,舌质暗红较前有所改善,舌苔薄白,脉沉。仍服本方小剂量10剂,如法服用,然后停药观察。嘱穴位按摩作为日常保健继续坚持,3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排便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证。老年人便秘的发病率为15%~30%或以上。人到老年,脾气渐衰,天癸渐竭,而出现气虚“无力行舟”,津血亏虚则“无水行舟”。老年便秘患者十之八九多因虚致闭,常伴有各种虚证的表现,其中以气虚、血虚较多[2]。五脏六腑随年龄增长而衰弱是人的生理规律使然,老年人习惯性便秘的产生,正是在机体脏腑衰弱、气血阴阳亏虚的基础上产生的气滞、痰阻、瘀血等病理产物相互作用,致使大肠传导失职,糟粕不能下行排出体外所致。其中脾肾阳气亏虚,阴血津液不足,温煦、输布、推动、气化等功能失常,致使气虚推动乏力,津血虚少,滋润不足,遂形成以虚证为本、实证为标的虚实夹杂证。其病位虽在大肠,实则与脾、胃、肾、肝、肺等脏腑有密切关系。在治疗上,张声生教授强调在补虚的基础上,应注重肺与肝在便秘病机中的作用。肺与大肠相表里,肝主疏泄,条达全身气机,因此,在用药时以补益脏腑虚损为主,同时配伍肃降肺气、疏调肝气之品,以增强疗效。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谨遵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木郁达之、塞者通之等原则。同时受《医学心悟》中“冷闭者,唇淡,口和,舌苔白,小便清,喜热,恶寒,此名阴结,宜用温药而兼润燥之法”[3]之论的启发,在补虚泻实、诸脏同调的总体思路下,以温阳健脾、调肺理气为法,采用自拟温润通便汤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方中选用肉苁蓉、锁阳温阳益肾,润肠通便;生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助运通便;《本草正义》:“白术最富脂膏,故虽苦温能燥,而亦滋津液……万无伤阴之虑。”生白术大剂量应用,对治疗气虚便秘有良好的通便作用,使干燥坚硬的大便变软易排出,但无致泻之虞。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术有促进肠胃分泌的作用,可使肠胃蠕动增快,大便通畅[4]。黄芪不但能补气,用之得当,又能滋阴[5]。苦杏仁、紫菀肃降肺气;紫苏子、莱菔子、神曲降气润肠,消食助运化;当归、桃仁、大黄养血活血通下,《神农本草经》谓“大黄……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癥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柴胡、木香疏肝理脾,升降气机,斡旋中枢,《神农本草经》谓“柴胡……主心腹肠胃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诸药相配,既补益了先后天之本脾肾的不足,填补了机体气血阴阳之虚,又协调了脾、肺、肝之气机,同时缓通大肠之燥实积滞,将塞因塞用、通补兼施、寒温同调、燮理气机等法融为一体,使体虚得补,邪实得泻,气滞得顺,血虚得养,血瘀得化,大肠传导之职恢复正常。穴位按摩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畅血脉,促进脾胃健运,符合习惯性便秘的病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